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2005Z3-E0121)
- 作品数:2 被引量:33H指数:2
- 相关作者:梁馨苓叶智明史伟何朝生马建超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况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8
- 2008年
-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与心血管事件及存活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78例,以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作为微炎症标志物,按观察开始时血清超敏CRP水平分为2组:超敏CRP正常组87例,超敏CRP升高组91例。定期监测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超敏CRP、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脂、血尿素氮(BUN)、肌酐(Scr),计算尿素清除指数(Kt/V),B超测定心脏左心房前后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前后径(LVD)、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回顾性分析60个月,观察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血管疾病致死率和总死亡率的情况。利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CRP与心室结构功能的关系,两组生存曲线及评价微炎症与死亡危险度的关系。结果存在微炎症的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组心室结构指标LAD、IVST、LVD、LVMI均大于正常组(P<0.05);而LVEF低于正常组(P<0.05),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LAD、IVST、LVD、LVIM呈正相关(r=0.298,r=0.331,r=0.321,r=0.342,P均<0.05),而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343,P<0.01)。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60个月存活率升高组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生存分析显示,血清超敏CRP独立于性别、年龄、维持透析时间、血浆白蛋白、血脂、平均动脉压等因素之外,与死亡危险度显著相关(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存在微炎症时超敏-CRP持续增高,持续增高的超敏-CRP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判断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
- 何朝生史伟梁馨苓章斌叶智明刘双信马建超冯仲林
- 关键词:尿毒症心血管并发症微炎症超敏CRP
-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C与急性肾衰竭预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急性肾衰竭(ARF)时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本院重症监护室215例危重病人,每天采血检测血肌酐(Scr)和CysC水平,应用Cockroft-Gault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FR),ARF按ADQI的RIFLE标准进行分层诊断。结果:41例病人发生不同程度ARF,R标准7例、I标准13例,F、L和E标准共21例;死亡21例,存活20例;174例非ARF病人作为对照组。ARF病人血清Cys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P<0.01);在ARF的不同RIFLE分层标准中,血清CysC与Scr、[CysC]-1与GFR呈显著线性相关(P<0.01);当以Scr升高≥150%作为ARF的诊断标准时,ROC分析显示血清CysC在ARF的诊断上准确性高,曲线下面积为(AUC):0.983(95%可信区间0.960-1.006)(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ysC和Scr与ARF病人死亡率无关(P>0.05);ROC分析表明CysC和Scr不能预测ARF病人的死亡和存活情况(P>0.05)。结论:血CysC在ARF时明显升高并与ARF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CysC可以作为ARF的检测手段之一,但与病人的预后无关不能作为病人预后的预测指标。
- 梁馨苓史伟叶智明曾红科彭炎强何朝生胡湘明王文健
- 关键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预后血肌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