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08KJB610006) 作品数:5 被引量:55 H指数:3 相关作者: 方华 赵晓莉 徐德福 李映雪 万震 更多>> 相关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东南大学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建筑科学 生物学 更多>>
3种湿地植物对锌的吸收分配及其与根表铁氧化物胶膜的关系 被引量:23 2009年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以灯心草、茭白和美人蕉3种湿地植物为材料,研究了湿地植物对锌的吸收分配能力与根表铁氧化物胶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3种湿地植物积累锌的总量大小顺序为:茭白>美人蕉>灯心草,茭白积累锌的总量是灯心草的1.79倍;它们根表铁氧化物胶膜含量表现为灯心草>茭白>美人蕉,且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2)锌在湿地植物中分配比例表现为:根中锌量>地上部分锌量>根表铁氧化物胶膜上吸附锌量;锌主要积累在湿地植物根中,地上部分和根表铁氧化物胶膜上吸附的锌量无显著差异。(3)湿地植物根表铁氧化物胶膜上吸附锌的数量与湿地植物地下部分锌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83 5**),增加根表铁氧化物胶膜上锌的数量就能明显提高地下部分锌含量;每千克土壤加入1 g FeSO4后,3种湿地植物积累锌的总量平均增加了21%。可见,湿地植物根表铁氧化物胶膜对锌的吸附也是湿地植物固定或积累锌的重要途径之一。 徐德福 李映雪 赵晓莉 方华关键词:湿地植物 锌 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在水厂净水工艺中的变化 被引量:1 2009年 以上海市两座不同水源的典型水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可生物降解有机物(BOM)和总有机物(以DOC表征)在水厂常规净水工艺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厂常规工艺对AOC、BDOC与DOC的去除能力均不高,且受水温影响明显,两水厂出水均为生物不稳定性饮用水;DOC主要在沉淀单元被去除,BDOC在沉淀、砂滤单元都有去除,AOC则主要在砂滤单元被去除;加氯可造成DOC(或BDOC)向AOC的转化,使出厂水AOC浓度增加,要确保出厂水的生物稳定性,必须同步削减水中BOM与总有机物的浓度。 方华 吕锡武 陆继来 王小平 杨振亚关键词:给水厂 可生物降解有机物 生物可同化有机碳 溶解性有机碳 营养元素对饮用水中细菌再生长的限制作用 2010年 [目的]比较各种营养元素对饮用水中细菌再生长的限制作用。[方法]在碳、磷、氮及各类无机盐投加条件下,测定各水样的细菌再生长潜力。[结果]添加不同营养元素后,水样的BRP均有增加,饮用水中细菌再生长受到多种营养元素限制作用的影响;各种营养元素对细菌生长限制作用的强弱,将由各营养元素含量间的相对关系决定,并随着净水工艺的变化而变化。[结论]碳元素(有机物)对各水样细菌生长均表现出明显的限制作用,说明有机碳是太湖流域地区饮用水系统中细菌再生长的主要营养限制因子。 方华 付晓茹 赵晓莉 徐德福关键词:营养元素 净水工艺 饮用水 4种湿地植物的生理性状对人工湿地床设计的影响 被引量:27 2009年 野外调查分析了4种常见湿地植物的最长根长,根系体积,植物密度,植株的氮、磷和锌含量等对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人工湿地设计和人工湿地使用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长根长以美人蕉为最长(43.73cm),芦苇其次(32.50cm),黄花鸢尾最短(12.57cm);根系体积以美人蕉最大(66.72cm3),芦苇其次(17.42cm3),黄花鸢尾最低(4.70cm3);密度以芦苇最高(257株·m-2),美人蕉其次(61株·m-2),茭白最低(54株·m-2);单位面积上芦苇、美人蕉、茭白和黄花鸢尾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是4.27、2.12、0.94和0.78kg·m-2。相应地,单位面积上植物地上部分对氮、磷和锌的吸收量以芦苇最高,美人蕉其次,黄花鸢尾最低。不同植物对人工湿地的使用寿命没有显著影响,但植物的最长根长和密度可作为人工湿地基质深度设计和植物数量配置的依据。 徐德福 李映雪 方华 赵晓莉关键词:湿地植物 二级生化出水化学法深度除磷实验 被引量:4 2013年 以二级生化出水为对象,采用4种常规除磷剂开展了化学法深度除磷和投药量经验系数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FeCl3在pH为7.5、投加量为6.5 mg/L条件下,Al2(SO4)3在pH为6、投加量为3.75 mg/L条件下,可使出水总磷小于0.5 mg/L,且处理费用低廉,是生化出水深度除磷的适宜药剂.FeCl3在除磷的同时,对COD也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可作为总磷和COD均超标的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的有效途径.投药量经验系数法可根据原水和出水的磷质量浓度,估算出除磷剂投加量,在工程实践中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方华 万震 江玒 冯锡杰关键词:二级生化出水 化学除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