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1059)

作品数:8 被引量:206H指数:7
相关作者:吕斌阚俊杰祁磊姚争冯长春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校园
  • 2篇城市
  • 1篇大学校园
  • 1篇低碳
  • 1篇低碳城市
  • 1篇低碳视角
  • 1篇低碳校园
  • 1篇哲学
  • 1篇哲学观
  • 1篇生态
  • 1篇生态足迹
  • 1篇生态足迹理论
  • 1篇现代主义
  • 1篇紧凑城市
  • 1篇紧凑度
  • 1篇可持续发展
  • 1篇辩证
  • 1篇城市规划
  • 1篇城市空间形态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
  • 1篇上海市规划和...

作者

  • 4篇吕斌
  • 2篇阚俊杰
  • 1篇向岚麟
  • 1篇冯长春
  • 1篇姚争
  • 1篇孙婷

传媒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人文地理
  • 1篇当代教育科学
  • 1篇国际城市规划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光明城与广亩城的哲学观对照被引量:11
2010年
本文采用诠释学文本解读的方法,通过对20世纪两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赖特和柯布各自提出理想城的语境与文本进行分析,解释了光明城与广亩城的城市形态结构与建筑师各自的世界观与思维方式的内在关系。光明城反映了柯布的二元辩证思维观。广亩城反映了赖特的有机整体观。文章最后对二者的乌托邦式规划理论进行了哲学批判,分析了其中的矛盾性主要在于对城市、市民及二者关系的认识论缺陷。
向岚麟吕斌
关键词:城市规划现代主义辩证
低碳视角下城市空间形态紧凑度研究被引量:46
2013年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构建功能紧凑的低碳城市空间形态已成为世界各地城市实现低碳化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目前的城市形态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外部空间,缺乏对城市内部功能空间紧凑度的量化。从实现低碳城市的视角,提出了城市内部功能空间形态紧凑度的量化指标,用以探讨实现低碳城市的城市空间形态特征;以商业、医疗、教育和文化娱乐等4种重要服务设施布局为基础,构建了城市功能空间紧凑度指数,对不同规模、不同地理条件类型的8个案例城市进行定量研究,实证了城市内部"功能空间紧凑度"指标较城市外部"形态紧凑度"指标能够更好的反映城市形态的紧凑性内涵,适用于评价各类城市空间形态的低碳发展模式。
吕斌孙婷
关键词:低碳城市紧凑城市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低碳校园研究——以北京大学生态足迹为例被引量:50
2011年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国际社会的认可度逐渐提高,以低碳校园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可持续校园发展已经成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种趋势。如何测度、评价和建设低碳校园是当前高校规划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生态足迹模型是测度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对可持续和低碳校园研究具有一定理论和方法的借鉴意义。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以北京大学为例测算了其交通、能源及师生日常生活生态足迹,结果表明北京大学生态足迹存在总量显著,人均生态足迹较小,能源生态足迹份额高,交通和日常生活生态足迹低的特点。文章进一步将测算结果与国内外高校进行对比分析,从生态足迹的角度分析了低碳校园的特点和问题。文章最后基于测算结果有指向性地设计了生态足迹消减方案,并提出了基于生态足迹视角的低碳校园发展建议。
姚争冯长春阚俊杰
关键词:生态足迹低碳校园可持续发展
西方可持续校园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8
2012年
21世纪以来,高等学府身处可持续发展的浪潮之中,传统的高校排名体系因忽视对校园可持续性的度量,已不能满足时代要求。在此背景下,相当多的国外学者涉足可持续校园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领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学术成果,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则近乎于空白。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外学者的相关成果,以AISHE、CASF、Penn State Indicator Report等有代表性的成熟指标体系为参照,积极探索了将国外构建可持续校园指标体系经验本土化的路径,最终从教育教学可持续、科学研究可持续、社会服务可持续及支撑体系可持续四个维度构建了适用于我国高校的可持续校园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本研究结论可作为新的高校排名体系的重要参考,为其他高校的可持续校园评价、规划、建设等提供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理论和实践框架。
吕斌阚俊杰
大学校园可持续性测度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本文以构建中国大学校园可持续性测度评价指标体系为目的,以CASF、Penn State Indicator Report、2010UOCSA等综合性强、成熟度高的指标体系为参照,通过对比分析,积极探索了将国外构建可持续校园指标体系经验本土化的路径,从而构建了适用于我国高校的可持续校园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北京大学为案例,验证了该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并提出建设可持续大学校园的政策建议。
吕斌阚俊杰姚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