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3E101)

作品数:10 被引量:43H指数:5
相关作者:严文范新会陈建王雪艳李炳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工业学院西安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7篇单晶铜
  • 7篇单晶铜线材
  • 3篇塑性
  • 3篇塑性变形
  • 3篇线材
  • 2篇单晶
  • 2篇区域熔化
  • 2篇热型连铸
  • 2篇小直径
  • 2篇金属
  • 2篇金属线材
  • 2篇晶界
  • 1篇导电性
  • 1篇电子背散射衍...
  • 1篇电阻率
  • 1篇形变
  • 1篇形变织构
  • 1篇元胞自动机法
  • 1篇织构
  • 1篇铜单晶

机构

  • 6篇西安工业学院
  • 4篇西安工业大学
  • 2篇西北工业大学

作者

  • 10篇范新会
  • 10篇严文
  • 8篇陈建
  • 5篇李炳
  • 5篇王雪艳
  • 4篇王鑫
  • 3篇李红英
  • 2篇刘振亭
  • 1篇张战英
  • 1篇张亚宁
  • 1篇李巍

传媒

  • 4篇西安工业学院...
  • 3篇西安工业大学...
  • 1篇铸造技术
  • 1篇材料导报
  • 1篇中国科学(E...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直径金属线材单晶化技术原理及工艺被引量:9
2004年
在系统研究单晶连铸的基础上 ,提出小直径线材单晶化技术 ,该技术结合区域熔化技术和连续铸造技术 ,实现了“三个连续” ,即送料连续、加热熔化连续、引锭连续 .他能克服单晶连铸对所制备的单晶线材长度和直径的限制 .理论和工艺实验结果表明 ,小直径线材单晶化技术满足制备单晶线材对固液界面的要求 ,可将直径较粗的多晶金属线材直接拉制成长度不受限制、直径较细的单晶金属线材 ,功率和连铸速度适当配合时 。
陈建严文范新会王鑫李炳
关键词:区域熔化工艺参数
塑性变形对单晶铜线材导电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为了研究塑性变形对单晶铜线材导电性的影响,以及电阻率与塑性变形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将Φ8mm的工业单晶铜线材冷拔后,得到塑性变形量不同的试样,用四端引线法精确测量其电阻率.结果表明,单晶铜线材的电阻率随塑性变形量的增加而上升,其原因是由于单晶铜线材的微观组织畸变程度随塑性变形量的增加而加剧.
张亚宁严文陈建范新会李红英王雪艳
关键词:单晶铜线材塑性变形电阻率
晶界对信号传输影响的研究及小直径金属线材单晶化技术被引量:5
2004年
晶界对传输信号影响规律的研究表明,晶界的电阻率大于晶界两侧晶粒的电阻率是晶界影响传输信号的本质,晶界的三元特性——电阻、电容以及电感特性是晶界对传输信号影响的具体表现形式。提出了金属线材的单晶化技术可将直径较粗的多晶金属线材直接拉制成无限长、直径较细的单晶金属线材。此外,对单晶连铸技术凝固组织的演化进行了初步的模拟,根据模拟结果,探讨和分析了工艺参数对单晶化过程中凝固组织演化的影响规律。
严文陈建范新会王鑫李炳
关键词:晶界凝固组织金属线材晶化过程小直径拉制
塑性变形单晶铜线材织构的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将单晶连铸技术制备的直径Φ8 mm工业单晶铜线材,在C733-4/ZF型工业拉丝机上按同一方向冷拔至直径分别为Φ4 mm、Φ2 mm和Φ1 mm的铜线材,应用极图分析和织构定量计算的方法研究了变形量与织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变形单晶铜线材中的形变织构主要为<100>丝织构,也有少量<110>丝织构;随着变形量的增加,<100>丝织构的体积百分数先减小后增加,而<110>丝织构先增加后减小.
李红英严文陈建范新会王雪艳
关键词:单晶铜塑性变形形变织构连铸
单晶铜线材在制备过程中的晶粒演化被引量:3
2006年
采用了热型连续铸造方法,选用相同的工艺参数制备出不同直径的铜线材,用光学显微镜分析了线材晶粒形成及生长过程.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牵引速度下,纯铜线材晶粒生长的特征是从引晶开始阶段的等轴多晶体渐渐演化为柱状多晶体,最终形成单晶体;随着线材直径的增大,起始晶粒个数在增加;生长成单晶的时间也在增加,经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分析能够确定,单晶铜线材晶体择优生长方向为<100>.
张战英李炳王鑫范新会严文
关键词:热型连铸单晶铜线材
单晶铜线材晶粒演化过程的元胞自动机法模拟被引量:2
2008年
对单晶连铸生产单晶铜线材的生产过程中晶粒演化过程进行模拟.可跟踪显示晶体转变过程,定量预测晶粒形貌和晶粒度,得到工艺参数之间的合理匹配,进而通过改变工艺参数,获得理想的显微组织.通过分析单晶连铸的生产工艺过程建立数学物理模型,使用CA法模拟出了单晶铜组织演变过程和各个工艺因素对演变结果的影响.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模拟结果显示:各个晶粒在生长时由于不同晶面上的择优生长,最后形成取向为〈100〉的单晶组织;连铸速度对固液界面的形状、位置和晶粒淘汰过程的影响较大,其他条件对演变影响不显著.
刘振亭范新会李炳严文
关键词:单晶铜线材
工业铜单晶线材浸蚀蚀坑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对工业铜单晶线材用不同浸蚀剂,浸蚀时间,材料晶体取向等方面进行了浸蚀试验.结果表明,在氯化铁盐酸溶液中仅当配比为20 g(FeCl3)∶5 ml(HCl)∶100 ml(H2O)时会有蚀坑产生;蚀坑密度(EPD)随试样浸蚀时间和试样的变形量的增加而增大,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趋于饱和;铜单晶线材中(111)面EDP值高于(100)面;经过扫描电镜观察,判定该蚀坑为位错蚀坑.铜单晶线材中位错蚀坑密度与材料浸蚀时间,变形量以及晶体学取向有关.
严文王雪艳陈建李巍范新会
关键词:铜单晶晶体取向塑性变形
晶界对工业单晶铜线材传输性能影响的微观机制被引量:5
2005年
通过分析晶界对铜线材电阻率、电容值以及信号失真度的影响规律,研究晶界对线材传输信号影响的机制。结果表明,随晶界数的增加,线材的电阻率呈非线性增加,线材的电容值呈线性减少。晶界的电阻率大于晶界两侧晶粒的电阻率是晶界影响线材传输性能的本质,晶界的电阻、电容以及电感特性是晶界对线材传输性能影响的具体表现形式。
陈建严文李红英王雪艳范新会
关键词:线材晶界传输性能
区熔连铸法制备单晶铜的铸型温度场分布被引量:3
2009年
利用区域熔化-热型连铸法制备单晶铜线材这项新技术中,能否通过控制不同的加热功率和牵引速度来控制铸型温度场的合理分布是成功生产单晶线材的关键.本实验在加热功率为7 kW、8 kW和9 kW,牵引速度为40 r/min6、0 r/min、80 r/min和100 r/min,对金属钼丝牵引的铸型温度和型口温度进行了测量,并对每组线材的组织演化过程及单晶的生长方向进行观察、分析和标定.结果显示,铸型温度主要受加热功率控制,而型口温度主要受牵引速度的影响;当加热功率与牵引速度在一定范围内匹配时,铸型温度场分布合理,可在一个较大的工艺控制范围内生产出无限长小直径单晶铜线材.
刘振亭李炳范新会王鑫严文陈建
关键词:单晶铜线材区域熔化热型连铸
单晶铜线材在冷拉拔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化被引量:8
2007年
采用光学金相、电子背散射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单晶铜线材拉拔变形的组织演化进行了分析.发现单晶铜线材除了有少量的晶界之外,还有枝晶和少量生长孪晶,但凝固过程中所产生的枝晶在变形组织中却很难观察到.在室温下拉拔变形过程中,单晶铜线材的组织演化可分为3个阶段,当真应变小于0.94时,宏观尺度上晶粒没有发生明显的分裂,从微观尺度上讲,组织的演化为位错胞形成以及沿拉丝方向拉长的变形阶段;真应变为0.94~1.96时,宏观上出现晶粒分裂,微观上胞块和沿{111}的MBs开始增多;真应变大于1.96时,宏观上晶粒分裂加剧,形成纤维状组织,微观上出现剪切变形的S带.随变形量的增加,由晶粒竞争生长形成的〈100〉丝织构转变为〈100〉,〈111〉以及比较弱的〈112〉丝织构,剪切变形是织构组分转变的原因.变形形成的界面,其角度随变形量增加而增大.真应变为0.94时,界面属于小角度界面;真应变为1.96时,界面角度超过50°,并在25°~30°高角度范围出现了由织构演化所形成的第2个峰.
陈建严文王雪艳范新会
关键词:单晶铜线材电子背散射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光学金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