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6B07)

作品数:31 被引量:180H指数:9
相关作者:陈晓鸣陈又清郑华王绍云张弘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西南林学院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生物学
  • 16篇农业科学
  • 4篇理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紫胶
  • 6篇紫胶虫
  • 5篇昆虫
  • 5篇白蜡虫
  • 4篇云南紫胶虫
  • 4篇植物
  • 4篇挥发物
  • 4篇寄主
  • 4篇寄主植物
  • 3篇种群
  • 3篇半翅目
  • 2篇优势种
  • 2篇直翅目
  • 2篇群落
  • 2篇染色
  • 2篇染色体
  • 2篇自然种群
  • 2篇蚱科
  • 2篇蚱属
  • 2篇香气

机构

  • 31篇中国林业科学...
  • 5篇西南林学院
  • 5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国际竹藤网络...

作者

  • 13篇陈晓鸣
  • 10篇陈又清
  • 9篇王绍云
  • 8篇郑华
  • 7篇冯颖
  • 7篇张弘
  • 6篇王自力
  • 6篇赵杰军
  • 5篇陈彦林
  • 5篇陈勇
  • 4篇李巧
  • 4篇张汝国
  • 3篇王有琼
  • 3篇于连松
  • 3篇冀焕红
  • 3篇杨子祥
  • 3篇陈航
  • 3篇甘瑾
  • 3篇叶寿德
  • 3篇赵敏

传媒

  • 4篇林业科学研究
  • 3篇湖北农业科学
  • 3篇Entomo...
  • 2篇林业科学
  • 2篇Zoolog...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昆虫学报
  • 1篇动物分类学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林产化学与工...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广西植物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福建林学院学...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0篇2009
  • 7篇2008
  • 6篇2007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紫胶虫生境蜘蛛群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2006年采用样地调查法研究了紫胶虫生境的蜘蛛群落多样性。据初步分析,共采获蜘蛛标本725头,计65种,数量以猫蛛最多,而种类则以园蛛最为丰富。在群落多样性方面,放养紫胶虫时间较长的人工林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大于另3块样地,群落相似性系数为0.322-0.642。除放养紫胶虫时间最长的天然次生林和放养紫胶虫1 a的人工林之间的相似性为中等不相似水平外,其它两生境之间相似性都为中等相似或接近中等相似水平,反映了紫胶虫生境的蜘蛛群落不因紫胶虫放养干扰而减少。
陈彦林陈又清李巧章彦周兴银
关键词:蜘蛛群落
喙尾琵甲(鞘翅目:拟步甲科)形态记述及生物学特性观察被引量:7
2009年
记述了喙尾琵甲Blaps rhynchopetera Fairmaire各虫态特征,观察了其生物学特性。实验种群1月下旬至12月上旬产卵,卵期为8~15 d;幼虫期141~213 d,共9~13龄,第9龄以后,龄期较长;蛹前期8~14 d;蛹期12~24 d。成虫羽化24~92 d后性成熟,开始交配产卵活动,成虫期超过18个月。自然种群在昆明和曲靖1年发生1~1.5代,世代重叠严重;以不同龄期幼虫和成虫越冬,越冬幼虫于次年4月上旬开始化蛹,新羽化成虫于4月下旬至12月上旬交配产卵,成虫全年都能活动、产卵。该虫为夜出型、暂栖性土壤昆虫,喜潮湿阴暗的环境。成虫具有夜出习性、防御性和群聚性。
赵敏冯颖陈晓鸣冀焕红
关键词:生活史生物学特性
虫白蜡制备高级烷醇混合物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通过虫白蜡皂化法制备高级烷醇混合物探索研究,得到虫白蜡制备高级烷醇混合物的工艺优化条件:10 g虫白蜡皂化加碱4 g,皂化温度90℃,皂化时间10 h,氯化钙加入量为碱物质的量的一半,在80℃条件下,保温搅拌2 h后,抽滤,滤饼烘干,用乙醇为抽提剂,然后再用乙醇-丙酮混合溶剂将高级烷醇粗品重结晶3次,结晶体在70℃左右干燥,可得到纯度为93%的高级烷醇混合物。
马李一王有琼张重权郑华甘瑾段琼芬
关键词:虫白蜡皂化反应
不同寄主植物对云南紫胶虫自然种群的影响被引量:14
2007年
研究了云南紫胶虫(Kerria yunnanensis)在聚果榕、南岭黄檀、钝叶黄檀和偏叶榕上的发育、存活和繁殖情况.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云南紫胶虫在钝叶黄檀上的种群初始密度最高,为181.17头.cm-2,聚果榕上最低,为145.27头.cm-2;雄虫占的比例以在南岭黄檀上最少,为0.19,偏叶榕和聚果榕上最多,为0.24;从幼虫到成虫的累积死亡率,南岭黄檀上最高,为90.03%,偏叶榕上最低,为87.05%;完成世代时间以在南岭黄檀上最长,为156d,聚果榕上最短,为140d;平均怀卵量以在南岭黄檀上最高,为536粒,聚果榕上最低,为345.86粒;虫体质量以在南岭黄檀上最大,为12.62mg,偏叶榕上最小,为9.03mg;世代净增值率以在南岭黄檀上最高,为48.51,聚果榕上最小,为32.79.综合比较4种不同寄主植物,南岭黄檀是云南紫胶虫夏季世代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最适宜的寄主.
陈又清王绍云
关键词:云南紫胶虫发育繁殖寄主植物
胭脂虫红色素的微波萃取条件优化被引量:4
2009年
研究了微波萃取胭脂虫红色素的影响因素,利用正交试验对微波萃取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为微波功率为560W,微波作用时间为40s,料液比为1∶4,合适的提取次数为10次。经过10次浸提色素的得率可达42.11%。
卢艳民郑华周梅村张弘
关键词:胭脂虫微波萃取红色素
白蜡虫7种寄主植物叶片解剖结构与寄主选择性的关系被引量:4
2012年
用石蜡切片法在显微镜下观察白蜡虫[Ericerus pela(Chavannes)]7种寄主植物叶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寄主植物的叶脉、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维管束解剖结构及数量性状特征在属、种间存在显著差异。7种寄主植物中,华南小蜡(Ligustrum calleryanum Decne.)和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 Roxb.)表皮被毛,华南小蜡表皮毛浓密,白蜡树表皮毛稀疏,其它寄主植物表皮无毛;女贞树(Ligustrum lucidum Ait.)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叶脉的厚度最厚、维管束直径最大,其它寄主植物相对较小。因此,叶片表面光滑、叶脉发达、叶片肥厚是白蜡虫优良寄主植物的重要解剖学特征。7种寄主植物中脉和侧脉发达,近轴面凹陷,远轴面突起,肉脉包埋在叶肉中,推测叶脉突起和凹槽可能是白蜡虫固定位点选择的关键线索。
赵杰军陈晓鸣王自力
关键词:白蜡虫寄主植物寄主选择性
云南紫胶虫栖境蝽类昆虫多样性被引量:6
2009年
在云南绿春县,采用网扫法调查了培育云南紫胶虫5年的天然次生林(样地Ⅰ)和培育3年(样地Ⅱ)、1年(样地Ⅲ)及未培育紫胶虫(样地Ⅳ)的人工林中的蝽类昆虫群落。共采集蝽类昆虫423头,隶属于7科,47种。4个样地蝽类昆虫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各不相同。天然次生林蝽类物种组成丰富,条棘缘蝽占有较突出优势而导致多样性不高;人工林中,样地IV蝽类物种最丰富,优势度最低,均匀度和多样性最高;样地III次之;样地II物种最贫乏,优势度最高,均匀度和多样性最低。可见,紫胶虫与其栖境内蝽类的竞争将导致蝽类昆虫群落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下降。
陈彦林陈又清李巧舒哲俊杨栖
关键词:半翅目异翅亚目物种丰富度
五倍子蚜虫的数值分类(半翅目:瘿绵蚜科)被引量:4
2008年
以来自五倍子蚜虫5个属的10个分类单元为材料,选取有翅孤雌蚜头部、胸部、腹部和附肢的直接测量特征23个,比例特征23个,性状转换为数值的特征16个共62个特征进行数值分析。基于欧氏距离和Pearson相关系数的聚类结果:10个分类单元聚集为3个组群,其中铁倍蚜属Kaburagia+小铁枣蚜属Meitanaphis、圆角倍蚜属Nurudea+铁倍花蚜属Floraphis分别聚集成2个组群;倍蚜属Schlechtendalia为1个组群;3个组群分别与传统分类中的肚倍类、倍花类和角倍类相一致,来自同一属的分类单元大多聚集在一起。主成分分析结果:有翅孤雌蚜的形态特征及各部位的比例、虫瘿着生部位和次生开口位置等是倍蚜分类的主要特征,这对倍蚜分类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杨子祥陈晓鸣冯颖陈航
关键词:半翅目瘿绵蚜科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云南产皱皮木瓜挥发物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CT—GC/MS)联用技术,对动态顶空密闭循环吸附捕集绿熟期及完熟期的皱皮木瓜果皮和果肉挥发物分别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皱皮木瓜果皮与果肉香气中富含酯类化合物,丁酸乙酯在果皮或果肉、绿熟或完熟期的含量达12%~15%,是含量最高的挥发成分之一。含量较高的酯还有2-甲基丁酸乙酯和己酸乙酯等。绿熟期果皮及果肉挥发物中均明显检出芳樟醇及其氧化物,而完熟期仅在果肉挥发物中检出少量芳樟醇。萜烯总体含量不高,除完熟期果皮挥发物中金合欢烯含量高于5%外,各部位及各成熟阶段的柠檬烯挥发成分含量均低于1%。挥发物中富含鸡蛋果素,其在绿熟期及完熟期、果皮及果肉挥发物中总含量约10%-17%,并均以鸡蛋果素异构体Ⅰ为主,而绿熟期果肉挥发物中未检测到其异构体Ⅱ。
郑华孔永强张汝国于连松张弘甘瑾王有琼
关键词:皱皮木瓜挥发物
七种紫胶虫染色体核型分析与亲缘关系探讨被引量:2
2007年
对7种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紫胶虫染色体数量、形态及核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7种紫胶虫的染色体形状有棒状、卵圆形、肾形、椭圆形、长圆形以及哑铃形,染色体数目均为2n=18。从核型分析上看,7种紫胶虫的染色体均由中部(或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与端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有K=10m+8T,K=8m+10T,K=6m+12T,K=4m+14T四种不同的组成方式。采用Levenetal(1964)、Stebbins(1971)以及Guoetal(1972)核型分类标准对7种紫胶虫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显示:信德紫胶虫与紫胶蚧在着丝粒类型、核型对称性和相对长度组成上相一致,因此两者亲缘关系最近;尼泊尔紫胶虫与普萨紫胶虫在核型不对称系数与染色体类型上相近似,两者的关系较为紧密;田紫胶虫与云南紫胶虫的染色体均是由8条中部(或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与10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亲缘关系也较紧密;而中华紫胶虫的核型较为特殊,与其他6种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远。研究结果澄清了紫胶生产虫种在分类上的混淆,证实了中国紫胶生产虫种为云南紫胶虫。
陈航陈晓鸣冯颖杨子祥石雷
关键词:同翅目紫胶虫染色体核型模式图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