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50335009)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3
相关作者:鲁兴萌费晨万淼张海燕钱永华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孢子
  • 3篇孢子虫
  • 3篇微孢子
  • 3篇微孢子虫
  • 3篇家蚕
  • 3篇家蚕微孢子虫
  • 1篇多菌灵
  • 1篇真菌
  • 1篇片段
  • 1篇微粒子
  • 1篇微粒子病
  • 1篇系统发育
  • 1篇系统发育分析
  • 1篇系统发育树
  • 1篇进化关系
  • 1篇克隆
  • 1篇家蚕微粒子
  • 1篇家蚕微粒子病
  • 1篇发育分析
  • 1篇防控技术

机构

  • 3篇浙江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3篇鲁兴萌
  • 1篇钱永华
  • 1篇张海燕
  • 1篇万淼
  • 1篇费晨

传媒

  • 3篇蚕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与其它微孢子虫及真菌的进化关系被引量:5
2007年
综述了应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对家蚕微孢子虫系统发育的研究进展,以及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真菌剂对微孢子虫和真菌的抑制作用,认为研究家蚕微孢子虫和真菌的进化关系对家蚕微粒子病的控制技术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鲁兴萌周华初
关键词:微孢子虫家蚕微孢子虫真菌多菌灵
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技术研究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被引量:13
2016年
家蚕微粒子病是养蚕业的毁灭性病害之一。对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进入饲养家蚕群体的路径、在家蚕个体内繁殖扩散和在饲养家蚕群体中的扩散规律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与此相关的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概述。提出在防止家蚕微孢子虫进入饲养家蚕群体方面,必须根据生产实际并掌握病害流行规律构建因地制宜的防控技术体系;在家蚕个体抗病能力提升方面,家蚕微孢子虫与家蚕的互作机制解明,新型育种技术和微生态技术的应用等非常值得期待;在控制微粒子病在家蚕群体中扩散方面,解明感染个体在蚕座内传播的基本规律,构建新型检疫体系与研发检测技术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鲁兴萌邵勇奇
关键词:家蚕家蚕微孢子虫微粒子病防控技术
家蚕微孢子虫(浙江株)α-微管蛋白基因部分片段的克隆及系统发育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基于微孢子虫分类学地位的争议,通过克隆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的α-Tubulin基因,利用BioEditor将核苷酸序列翻译成氨基酸序列,并从NCBI中收集不同物种的α-Tubulin基因,用CLUSTALX(1.81)、Mega2以及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CLUSTALW(1.83)分析序列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家蚕微孢子虫及其它微孢子虫与真菌聚为一类,且微孢子虫以一个独立群与接合菌(zygomycetes)的噬虫霉属(Entomophaga)、耳霉属(Conidiobolus)关系最近,与子囊菌(ascomycetes)、担子菌(basidiomycetes)、壶菌(chytrids)及其它接合菌互为姐妹群。
张海燕万淼费晨钱永华鲁兴萌
关键词:家蚕微孢子虫系统发育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