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3006-001-003)

作品数:9 被引量:42H指数:4
相关作者:刘凯王广学张晚生张玉鹏曾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联通中国民用航空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网络
  • 5篇无线
  • 3篇无线网
  • 3篇无线网络
  • 3篇路由
  • 2篇预约
  • 2篇通信
  • 2篇无线传感
  • 2篇无线传感器
  • 2篇无线传感器网
  • 2篇无线传感器网...
  • 2篇协作路由
  • 2篇协作通信
  • 2篇媒质接入
  • 2篇媒质接入控制
  • 2篇接入
  • 2篇接入控制
  • 2篇跨层
  • 2篇感器
  • 2篇MAC协议

机构

  • 8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中国民用航空...
  • 1篇中国联通

作者

  • 7篇刘凯
  • 2篇王广学
  • 2篇张晚生
  • 1篇刘云
  • 1篇张军
  • 1篇李亚燕
  • 1篇袁永琼
  • 1篇张玉鹏
  • 1篇张多英
  • 1篇王力
  • 1篇肖林
  • 1篇曾峰
  • 1篇张文强
  • 1篇王赟

传媒

  • 2篇西安电子科技...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电子与信息学...
  • 1篇通信学报
  • 1篇电子学报
  • 1篇航空学报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无线多跳网络中网络编码感知的机会转发机制被引量:3
2012年
提出一种适用于无线多跳网络的网络编码感知的机会转发机制(NCAOF,Network Coding-Aware Opportunistic Forwarding).NCAOF利用无线信道的广播特性,结合机会转发和网络编码,动态确定有编码机会的节点进行编码后机会转发,从而比传统的采用预定节点的转发机制获得更多编码机会.分组转发过程中,中间节点考虑局部拓扑信息及自身负载情况,通过定义的编码收益函数评估节点的机会转发效能,动态选择能获取编码性能更好的分组进行机会编码,并基于编码收益赋以编码分组动态的转发优先级,有效利用编码机会同时避免冗余转发.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基于网络编码的转发机制,NCAOF能获得更好的编码机会,并有效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和分组送达率.
袁永琼张军王赟
关键词:无线多跳网络网络编码
无线网络中基于优先级竞争的协作媒质接入控制协议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提出了一种适于无线网络的基于优先级竞争的协作媒质接入控制(PBC-CMAC)协议。该协议首先由源节点根据本地中继信息表选择2个最佳候选中继节点,以反映缩短传输时间程度的中继效率值区分优先级,并在CRTS分组中宣布。被选择的候选节点通过侦听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交换的控制分组,可得到即时的相关速率信息,并结合自身优先级无冲突竞争成为最终的中继节点。该协议可以从所有可能的中继节点中快速、无冲突地选择出适于当前信道质量状态的最佳中继节点进行协作传输,提高了中继节点选择的成功率和协作效率,改善了网络接入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IEEE 802.11 RTS/CTS和CoopMAC协议相比,PBC-CMAC协议有效提高了无线网络的多址性能。
刘云刘凯曾峰
关键词:无线网络协作通信多速率
适于长传播时延无线网络的快速预约按需发送MAC协议
2011年
为解决无线网络中长传播时延所带来的信道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快速预约按需发送(FRODT)的媒质接入控制(MAC)协议。该协议利用中心控制节点(CCN),在两个信道上安排各节点的分组预约和发送,保证了各节点可以在一帧中无碰撞地发送一个或多个业务分组,并且各节点通过一次握手预约即可完成整个通信会晤的业务分组发送,从而减少了由于握手而产生的过多传播时延,大大提高了多址性能。仿真结果表明:FRODT协议比基于集中调度的MAC(CSMAC)协议的信道吞吐量高,平均分组接入时延小,平均分组丢弃率低,尤其适用于长传播时延环境,具有较好的多址性能。
李亚燕刘凯
关键词:无线网络媒质接入控制预约
无线网络中基于位置的能量高效协作路由算法被引量:9
2012年
为了降低无线网络中路由的整体发射功率,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的能量高效协作路由(LBCR)算法。首先分析了协作链路在一定中断概率要求下的发射功率性能,理论分析表明,合适的协作节点可以降低协作链路的发射功率。在自适应转发分群路由(AFCR)算法的基础上,LBCR算法利用节点位置信息为每跳选择合适的中继节点,然后结合多跳协作策略,建立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协作路由。仿真结果表明,与无协作的AFCR算法和基于一跳协作的MPCR算法相比,LBCR算法可以明显改善路由的整体发射功率。
张晚生刘凯
关键词:无线网络协作路由位置信息
移动Ad Hoc网络中的分布式协作路由算法被引量:3
2011年
为了提高移动Ad Hoc网络的吞吐量,提出了一种分布式、面向吞吐量优化的协作路由(TOCR)算法.首先分析了协作链路的吞吐量性能,理论分析表明,协作节点可以提高接收信噪比(SNR),从而提高分组的成功接收概率和链路吞吐量;然后在自适应转发分群路由(AFCR)算法的基础上,逐跳选择使得链路吞吐量最大的协作节点来建立协作链路;最终建立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具有最大网络吞吐量的协作路由.仿真结果表明,与无协作的路由算法相比,该算法明显改善了网络的吞吐量,尤其是在较低发送功率和大量节点的情况下.
张晚生刘凯王力
关键词:移动ADHOC网络协作路由协作通信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最佳可信度频谱检测算法被引量:7
2011年
由于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典型硬决策协作频谱检测在数据融合时未考虑各认知用户检测结果的差异性,不能很好地提高检测性能,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检测可信度的协作频谱检测算法.首先,利用各认知用户的平均接收信噪比来获得它们的检测可信度;然后,综合各认知用户的检测结果以及检测可信度来判断授权用户是否使用频带,从而提高了检测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情况下,相比典型硬决策协作频谱检测,该算法具有较优的接收特性曲线,并在合理选取认知用户检测阈值的条件下,具有较低的检测错误概率.
肖林刘凯
关键词:认知无线电网络频谱检测协作频谱检测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跨层拥塞控制协议被引量:12
2011年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由拥塞引起的大量分组重传以及重传多次失败后的分组丢弃会导致较长的时延、较高的分组丢失率和较多的能量消耗.为了准确探测和控制网络拥塞,提出了一种基于跨层设计的拥塞控制协议,即上行拥塞控制(UCC)协议.该协议利用节点在媒质接入控制(MAC)层中未占用的缓冲器区间大小和所预测的通信流量作为该节点的拥塞等级指示,并结合节点优先权分配上一跳节点的业务传输速率.基于这种拥塞探测和考虑优先权的速率调节方法,UCC协议实现了跨层优化,并通过逐跳调节业务传输速率减轻了网络拥塞.仿真结果表明,与CCF和PCCP协议相比,该协议提高了吞吐量,具有更好的基于优先权的公平性,并且降低了分组丢失率.
张玉鹏刘凯王广学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拥塞控制跨层优化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跨层路由协议被引量:1
2010年
为了减少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干扰产生,降低由此引起多次重传后的分组丢弃从而导致的额外重传时延和能量消耗,改善网络的传输效率和能量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跨层设计的干扰感知路由(IAR,Interference-Aware Routing)协议.与现有的基于竞争的路由协议不同,IAR协议引入节点干扰度和能量度作为选路代价,通过干扰和能量感知的路由选择机制实现路由建立.利用节点收到的发送请求、清除发送和应答分组的计数作为干扰度的计算依据,从而在路由选择中避开了干扰易发生区域;利用下一跳候选节点的初始和剩余能量作为能量度的计算依据,从而均衡了各节点的能量消耗,延长了整个网络的寿命.仿真结果表明,与动态码字路由和ad-hoc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相比,IAR协议提高了能量效率、改善了网络的吞吐量、分组投递率和时延等性能.
王广学刘凯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跨层设计
基于时分多址网络中的双信道预约MAC协议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解决多跳移动网络中的隐藏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提高并行数据分组发送机会,本文基于时分多址(TDMA)提出了双信道预约(DCR)媒质接入控制协议(MAC).它通过合理调节预约信道(RCH)和业务信道(TCH)的数据速率、保证RCH的预约时隙与TCH的数据分组传输时隙的长度相等,实现了竞争预约接入与数据分组传输并行进行、互不干扰的目的.同时,还使RCH和TCH上的分组发送达到最佳业务平衡,避免了信道资源浪费.另外,所提出的预约时隙和竞争微时隙双重预约机制也极大地提高了信道的接入和利用效率.仿真结果表明,在总数据速率相同条件下,DCR协议的网络多址性能都明显优于IEEE 802.11分布式协调功能(DCF)协议.
张文强张多英
关键词:时分多址双信道预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