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市属高校科技计划项目(1002)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雷毅雄王敏魏莲周志衡王彩霞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属高校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7篇氯化镉
  • 6篇支气管
  • 6篇气管
  • 5篇支气管上皮
  • 5篇人支气管上皮
  • 5篇上皮
  • 5篇上皮细胞
  • 5篇气管上皮
  • 5篇恶性
  • 5篇恶性转化
  • 4篇支气管上皮细...
  • 4篇人支气管上皮...
  • 4篇气管上皮细胞
  • 3篇细胞恶性转化
  • 3篇基因
  • 1篇修复基因
  • 1篇致癌
  • 1篇中核
  • 1篇人支气管上皮...

机构

  • 7篇广州医学院

作者

  • 7篇王敏
  • 7篇雷毅雄
  • 6篇王彩霞
  • 6篇周志衡
  • 6篇魏莲
  • 4篇纪卫东

传媒

  • 2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氯化镉诱发16HBE细胞恶性转化中hOGG1基因表达和序列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氯化镉诱发人支气管上皮(16HBE)细胞系恶性转化过程中hOGG1基因mRNA和蛋白动态变化的规律及其序列变化情况。方法: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6HBE细胞、氯化镉恶性转化16HBE细胞系不同阶段(第5、15和35代细胞及成瘤细胞)hOGG1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用直接测序法分析hOGG1基因第7外显子的序列情况。结果:随着转化代数的增加,hOGG1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逐渐降低,到第15代细胞后表达明显下降(P<0.05);hOGG1基因第7外显子第162位点插入一个腺嘌呤A,为移码突变。结论:hOGG1基因水平的下调和突变可能是氯化镉分子致癌的重要机制。
周志衡雷毅雄王彩霞王敏魏莲纪卫东
关键词:氯化镉突变
氯化镉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恶性转化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氯化镉诱发SV40 LargeT抗原永生化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恶性转化作用。方法体外用不同浓度氯化镉多次处理16HBE细胞,软琼脂集落形成和裸鼠成瘤试验鉴定转化细胞的恶性度。结果细胞培养至35代,发现氯化镉可诱导16HBE恶性转化。转化细胞排列紊乱、重叠生长,在软琼脂中的集落形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转化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组织学证实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结论氯化镉有较强的诱导16HBE恶性转化能力;该转化模型为镉致癌机制的分子水平提供了理想的研究系统。
王敏魏莲雷毅雄
关键词:氯化镉恶性转化
氯化镉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中hMSH2基因表达和序列的变化
2008年
目的观察氯化镉(CdCl2)诱发人支气管上皮(16HBE)细胞系恶性转化过程中human MutS homologue 2(hMSH2)基因mRNA和蛋白动态变化的规律及其序列突变情况,进一步探讨CdCl2的致癌机制。方法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6HBE细胞、CdCl2恶性转化16HBE细胞系不同阶段(第5、15、35代细胞及成瘤细胞)hMSH2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测序分析hMSH2基因第6、7、8、9、12外显子的序列情况。结果随着转化代数的增加,hMSH2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到第35代细胞后表达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MSH2基因第8外显子在第1、2、7位点上均出现胸腺嘧啶T缺失,第9外显子在第20、182位点出现腺嘌呤A缺失,第12外显子在241位点上出现腺嘌呤A插入,所有的突变均为移码突变。结论CdCl2的分子致癌机制可能与hMSH2基因的下调和突变有关。
周志衡雷毅雄王彩霞王敏魏莲纪卫东
关键词:氯化镉基因表达上皮细胞
氯化镉恶性转化16HBE细胞过程中DNA损伤的研究
2007年
目的探讨氯化镉恶性转化人支气管上皮(16HBE)细胞中DNA断裂损伤情况,进一步揭示氯化镉的致癌机制。方法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彗星试验)检测氯化镉恶性转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中非转化16HBE细胞、氯化镉恶性转化第15代、第35代细胞及成瘤细胞的DNA链断裂情况。结果与非转化16HBE对照细胞比较,氯化镉恶性转化16HBE第15代、第35代细胞和氯化镉诱发16HBE恶性转化细胞接种裸鼠成瘤细胞的DNA损伤率分别达22.00%、46.75.00%和49.00%,明显高于非转化16HBE细胞的4.75%损伤率(P<0.001),三种细胞彗星尾长也显著大于非转化16HBE细胞(P<0.001)。结论细胞DNA损伤可能是镉化物分子致癌的重要机制。
周志衡雷毅雄王彩霞王敏
关键词:氯化镉DNA损伤肿瘤
氯化镉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中hMSH2基因mRNA表达变化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氯化镉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恶性转化过程中hMSH2基因mRNA动态变化的规律。方法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T-PCR)技术检测16HBE、氯化镉恶性转化16HBE系不同阶段(第5、15、32代细胞及成瘤细胞)hMSH2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转化代数的增加,hMSH2基因mRNA的表达逐渐降低,到第32代细胞后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氯化镉诱发16HBE系恶性转化过程中hMSH2基因表达逐渐下降,hMSH2基因水平的改变可能是氯化镉的致癌机制之一。
周志衡雷毅雄王彩霞王敏魏莲
关键词:氯化镉HMSH2基因
镉恶化转化16HBE细胞中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的表达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氯化镉恶性转化人支气管上皮(16HBE)细胞过程中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ERCC1和ERCC2基因的mRNA和蛋白动态变化规律。方法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6HBE细胞、氯化镉恶性转化16HBE细胞不同阶段(第5、15、35代细胞及成瘤细胞)ERCC1和ERCC2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转化代数的增加,ERCC1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逐渐降低,到第35代细胞后表达明显下降(P<0.01);而ERCC2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氯化镉恶性转化16HBE细胞过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镉化物的致癌机制可能与ERCC1基因表达水平下调有关。
周志衡雷毅雄王彩霞王敏魏莲纪卫东
关键词:氯化镉
错配修复基因在氯化镉致16HBE细胞转化中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氯化镉诱发人支气管上皮(16HBE)细胞系恶性转化过程中错配修复基因hMSH2和hMLH1的mRNA和蛋白动态变化情况。方法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P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6HBE细胞、氯化镉恶性转化16HBE细胞系不同阶段(第5,15,35代细胞及成瘤细胞)hMSH2基因和hMLH1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转化代数的增加,hMSH2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逐渐降低,至第35代细胞后表达明显下降(P<0.01);而hMLHl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氯化镉恶性转化16HBE细胞过程中无明显变化差异(P>0.05)。结论错配修复基因hMSH2表达水平的下调可能是镉化物分子致癌的重要机制。
周志衡雷毅雄王彩霞王敏魏莲纪卫东
关键词:氯化镉错配修复基因致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