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5JA630014)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相关作者:罗丽英游战武马超群肖伟潘胜强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公共
  • 2篇公共物品
  • 1篇地方公共物品
  • 1篇用脚投票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公共物品
  • 1篇消费者
  • 1篇消费者视角
  • 1篇基础设施
  • 1篇绩效
  • 1篇绩效评价
  • 1篇公共物品供给
  • 1篇PANEL
  • 1篇FDI
  • 1篇FDI影响
  • 1篇城市
  • 1篇城市基础设施...

机构

  • 3篇湖南大学

作者

  • 2篇罗丽英
  • 1篇潘胜强
  • 1篇游战武
  • 1篇肖伟
  • 1篇马超群
  • 1篇刘慧琳

传媒

  • 1篇系统工程
  • 1篇求索
  • 1篇国际经贸探索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地方公共物品供给对FDI影响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以蒂布特模型的"用脚投票"理论为基础,利用中国30个省市1997~2005年的Panel Data建立Panel Data模型,实证分析各地区的地方公共物品供给对吸引FDI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与FDI的吸引呈显著正相关,各地区公共物品供给差异是FDI区域分布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罗丽英刘慧琳
关键词:用脚投票地方公共物品FDIPANEL
基于消费者视角的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分析被引量:11
2006年
长期以来,在“二元结构”的支配下,我国城乡之间实行着两套迥然不同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重城市,轻农村。造成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严重缺位和错位。我国农村消费者不能像城市消费者一样在公共物品上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落后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本文从消费者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缺位和错位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罗丽英游战武
关键词:消费者农村公共物品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宏观效应与绩效评价被引量:8
2006年
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研究对象,分析提出城市基础设施具有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准公共物品等经济特性,分析并总结了城市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宏观效应,研究了经济指标选择和重要性确定等方法,建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纵向和横向两类绩效评价模型,结合中国目前城市基础设施的实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一些可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的建议。
潘胜强马超群肖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