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65001)

作品数:17 被引量:194H指数:9
相关作者:牛生杰岳平沈建国张强郭瑞清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沙尘
  • 6篇沙尘暴
  • 6篇尘暴
  • 3篇特强沙尘暴
  • 3篇强沙尘暴
  • 3篇干旱
  • 3篇草原
  • 3篇春季
  • 2篇气候
  • 2篇气溶胶
  • 2篇急流
  • 2篇高空
  • 2篇半干旱
  • 1篇低空
  • 1篇低空急流
  • 1篇对流层
  • 1篇汛期
  • 1篇一级站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预报准确率

机构

  • 9篇南京信息工程...
  • 7篇中国气象局兰...
  • 3篇山东省气象局
  • 3篇内蒙古自治区...
  • 3篇张掖国家气候...
  • 2篇内蒙古自治区...
  • 2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内蒙古生态与...

作者

  • 9篇牛生杰
  • 6篇岳平
  • 3篇沈建国
  • 3篇张强
  • 2篇邱玉珺
  • 1篇胡隐樵
  • 1篇汤莉莉
  • 1篇章秋英
  • 1篇郝志毅
  • 1篇闫伟兄
  • 1篇顾润源
  • 1篇王存忠
  • 1篇马清霞
  • 1篇邱金桓
  • 1篇邸瑞琦
  • 1篇王巍巍
  • 1篇郭瑞清
  • 1篇孙照渤
  • 1篇杨晶
  • 1篇田庆明

传媒

  • 6篇中国沙漠
  • 2篇高原气象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气象科技
  • 1篇Scienc...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第27届中国...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勤一次沙尘暴的观测分析被引量:22
2008年
给出了2004年5月23~24日民勤站爆发沙尘暴前后以及沙尘暴内部的温度、比湿和风速垂直廓线,分析了沙尘暴发生前后及沙尘暴期间高空气象要素的演变特征,同时对大气的热力、动力稳定度参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沙尘暴来临前边界层内具有深厚的混合层,大气层结处于不稳定状态,温、湿结构及风的垂直分布有利于沙尘暴的发生、发展;沙尘暴发生期,出现了稳定与不稳定层相间的情形,对流减弱,抑制了沙尘暴的发展;沙尘暴天气结束后中低层大气湿度增加显著;沙尘暴的强度与相对风暴螺旋度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岳平牛生杰张强
关键词:沙尘暴稳定度
内蒙古近地面PM 10分布特征
<正>引言气溶胶是研究气候变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矿物气溶胶对气候强迫的关键作用已成为科学界的共识,但对气溶胶气候强迫作用的认识目前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分析相关气象要素与气溶胶浓度分布之间的关系可对深入了解气候强迫提...
邱玉珺牛生杰沈建国
文献传递
气候变暖对内蒙古地区小白杨物候的影响被引量:10
2009年
基于1982—2006年内蒙古地区17个小白杨物候观测站的气温以及小白杨春季和秋季物候资料,对该区小白杨春季和秋季物候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物候期变化与气候变暖的关系,并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小白杨始花期和落叶期变化的预估模型.结果表明:1982—2006年间,研究区气温呈增加趋势,该区小白杨春季物候呈提前趋势,秋季物候呈延后趋势;小白杨始花期与冬、春季气温呈负相关,主要影响因子为3—4月的平均气温;落叶期与秋季气温呈正相关,主要影响因子为8—10月的平均气温;根据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未来内蒙古地区春、秋季平均气温分别升高1.5℃~5.4℃和1.2℃~4.4℃,小白杨始花期将提前3.9~17.8d,落叶期将延后3.0~12.4d.
吴瑞芬沈建国闫伟兄张化
关键词:气候变暖物候
浑善达克沙地春季沙尘暴期间沙尘启动及传输特性研究被引量:33
2008年
沙尘暴是一种强烈的风蚀过程,同时又加剧了荒漠化进程。沙尘气溶胶的生态环境及气候效应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采用"IMGRASS"春季野外实验期间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东南部的桑根达来观测点得到的沙尘气溶胶的粒谱,计算了该沙地10m高度的沙粒启动速度,并估算了该沙地沙尘气溶胶的传输距离。
岳平牛生杰刘晓云
关键词:浑善达克沙地沙尘暴
内蒙古地区沙尘暴的分布特征被引量:26
2010年
使用1995—2007年13a内蒙古地区118个地面测站的沙尘暴、能见度、风速风向观测资料,确定了不同范围、不同强度沙尘暴标准,给出了特强、强、次强和弱沙尘暴日的个例谱;对地理分布、时间分布、气象要素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13a内蒙古地区有5个沙尘暴多发中心,强和特强有两个高发区。年变化显著,1995年沙尘暴开始减少,1999年开始增加,2001年达到最多,之后开始减少,2003年沙尘暴次数最少,2004年开始呈波动增加趋势。在一年内,沙尘暴、强和特强沙尘暴集中出现在春季的3—5月,4月最多,沙尘暴下旬相对集中,上、下旬是大、小范围强和特强沙尘暴易发时段。3—5月,平均地面气温高于5℃,平均地面相对湿度低于40%的地区是沙尘暴多发区。
康玲孙鑫侯婷沈建国郭瑞清
关键词:沙尘暴
冬春交替期沙尘过程对黑河流域戈壁地表能量平衡扰动的个例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梯度塔温度、湿度和风观测资料,结合近地层辐射、土壤温度、湿度和土壤热通量资料,由地表热量平衡条件和Bowen比概念求得感热和潜热通量,对比分析了冬春交替期背景条件与沙尘天气黑河戈壁地表能量和辐射平衡特征。结果表明,典型晴天和出现扬沙天气前同时段内净辐射的小时平均值非常接近,但沙尘天气发生后,净辐射迅速减小;沙尘天气发生时近地面层空气湿度远小于同时段背景条件下小湿度;典型晴天各层地温存在比较典型的日变化特征,而沙尘天气发生之初,0cm、5cm和10cm处土壤温度快速升高;典型晴天表现出明显的地表辐射平衡的日循环特征,扬沙期间日循环特征被破坏,向下短波辐射减少尤为明显。
牛生杰王存忠岳平
关键词:黑河流域戈壁能量平衡
近45年中国12个一级站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变化特征被引量:19
2009年
利用常规观测的总辐射和散射辐射日曝辐量资料,结合NASA GISS的月平均平流层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产品,反演计算了北京等12个台站1961~2005年0.75μm对流层AOD和气溶胶标高数据.基于这些数据,分析了各站AOD、气溶胶标高和地面能见度的年、季、月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就12个站45a总平均而言,光学厚度为0.276,年增长为0.0034;气溶胶标高为1.65km,年增加为0.015km;能见度为17.1km,年变化值为-0.08km;AOD春夏较大,秋冬较小;气溶胶标高夏季最高,春季次之,冬季最低.②各站点45a平均AOD范围为0.116~0.387;除格尔木外,各站AOD均有增长,年变化值为0.0010~0.0079.③20世纪70、80年代AOD增加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数站点AOD有所下降,能见度有转好趋势.
许潇锋邱金桓牛生杰汤莉莉
关键词:气溶胶光学厚度能见度总辐射散射辐射
春季内蒙古草原地区湍流强度及其相似性函数被引量:3
2010年
流体湍流发展的宏观原因是速度剪切效应和温度剪切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这一观点出发,利用内蒙古草原地区春季近地层通量观测资料,得到了描述不同稳定度条件的湍流强度的相似性函数,计算了当地春季晴天湍流强度,并与实验观测湍流强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原地区春季层结不稳定时,相似性函数与稳定度之间满足"2/3规律";中性条件下结构函数为常数;层结稳定时结构函数形式比较复杂.计算的湍流强度与实际测量湍流强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体现了相似性函数的准确性及湍流强度定理在草原地区的适用性。
岳平牛生杰胡隐樵张强
关键词:湍流强度草原
内蒙古中西部春季沙尘暴年代际振荡及环流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利用内蒙古中西部50个气象观测站1961—2000年春季沙尘暴日数资料,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北半球月平均500hPa高度场网格尺度为10°(经度)×5°(纬度)的网格点资料、北半球500hPa月平均环流特征量资料、东亚季风资料分析研究冬春季中高纬度大气环流的年代际尺度的演变特征及其对内蒙古中西部沙尘暴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内蒙古中西部春季沙尘暴年代际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位势高度、贝加尔湖地区位势高度、乌拉尔山地区位势高度、东亚冬季风、亚州经向环流、印缅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都对内蒙古中西部春季沙尘暴年代际振荡产生不同的影响。为内蒙古中西部春季沙尘暴的短期气候预测提供年代际尺度上的基本环流背景。
马清霞韩经纬王星晨
关键词:沙尘暴年代际振荡环流特征
内蒙古一次特强沙尘暴大风成因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2010年3月19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发生了近几年最严重的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天气由蒙古国西部起沙,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加强,随着天气系统的演变,地面形成强沙尘暴或特强沙尘暴天气。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对3.19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得到以下结论:3.19强沙尘暴、特强沙尘暴天气过程,是近地面前期强烈增温,导致地表热力不稳定,由蒙古气旋产生上升运动起沙。高空西北气流上,斜压扰动不稳定发展,高空冷平流激发了垂直于地面的锋面次级环流,地面气旋转为强冷锋过境,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产生强沙尘暴天气。高空急流对沙尘暴天气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高空急流出口区右侧,下沉气流落于地面冷锋后,引起大风,加强了沙尘暴天气。在冷锋移动过程中,冷高压强度少变,处于其前沿锋区内的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产生了扬沙或沙尘暴天气。
宋桂英李彰俊王德民姬雅张旭姜学恭张戈
关键词:沙尘暴蒙古气旋冷锋高空急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