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1JJD790038)
- 作品数:25 被引量:190H指数:8
- 相关作者:倪志良吴晓忠张志超陈博孙正更多>>
-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户借贷行为分析与福利效果测算被引量:14
- 2016年
- 在普惠金融体系中,农户借贷需求是其金融需求的重要方面,农户借贷需求行为的模型分析表明,农户文化程度越高、劳动力人数越多以及拥有村干部身份,其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就越大;农户获得贷款的可能性与其拥有的耕地面积、住房价值、家庭总收入和非农收入比例呈正向关系;农户的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更倾向于非正规金融;农户面临的金融环境与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存在正向关系。正规金融机构更注重农户家庭因素和农户的资产状况,非农收入比例在获得非正规金融贷款时作用显著。在普惠金融下,农户借贷行为可使农户福利得到提高,特别是对农户的偿债能力和借贷倾向所起的支撑作用较大,而在农村金融环境、农村医疗支出、教育支出、农户居住地银行网点的分布和金融政策宣传程度等方面虽有一定影响,但变化程度远小于农户基本特征、偿债能力等方面的变化程度。农村金融应进一步加强供给侧改革,发挥普惠金融的供给作用,加强农村投资、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和服务的供给。
- 陈晓声吴晓忠张志超
- 关键词:借贷行为福利效果
- 地方政府竞争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式财政分权视角被引量:1
- 2015年
- 金融危机后,地方政府通过政府融资平台大量举债,各地政府为了政绩,透支未来财政,进行超过本地财政承受力的大规模投资。本文选取1995-2013年30个省市的数据,分析财政分权视角下,地方政府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结果表明:财政分权程度越大,地方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大;预算外支出对地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 田丽媛
- 关键词:财政分权经济增长
- 存量—增量视角下财政政策收入分配效应分析——基于空间动态面板模型的研究
- 2015年
- 不同性质的财政政策调节收入分配的机制和效应是不同的,本文利用我国1998-2013年相关数据,通过空间动态面板模型考察存量型和增量型财政政策对城乡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存量型政策能抑制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大部分增量型政策由于结构偏向等因素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另外,存量型政策由于具有直接分配性,其调节收入分配的效果要大于增量型政策,但是从绝对值角度看其调节力度不如增量型政策。因此,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两者相互协调和配合,才能建立更加公平有效的财税分配体制机制。
- 肖尧吴晓忠
- 关键词:财政政策
- 民生幸福与财税责任
- 2014年
- 近.年来有关民生“幸福”的话题日益引,发媒体的热议、学界的思索和各级政府的关注。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新世纪后,经济总量更是由世界排名第六快速提升到第二,人均GDP由2001年的1038美元提升到2012年的6100多美元。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任何关注“主信息”的人都会给予充分肯定。
- 倪志良
- 关键词:民生幸福财税人均GDP世界排名
-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统计特征研究
- 2014年
- 1978年以来我国各省GRP均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各省份之间的经济差距经历了"缩小——扩大——缩小"的变化,并且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组间差距日益凸显。而在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中,东部地区内部的差异最为明显,但改革开放以来有明显的缩小趋势。此外,我国各省份经济增长之间的空间相关性日益显著。
- 谢德金倪志良
- 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GRP泰尔指数I
- “省直管县”改革、土地融资激励与地区经济增长被引量:6
- 2018年
- 该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省直管县"改革对地级市土地融资策略和经济增长绩效的影响,并基于全国281个地级市1999-2014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省直管县"改革显著促进了地级市的经济增长,且改革强度越大,效果越明显。(2)"省直管县"改革对市域经济的推动作用,与地级市加大土地供应有关。改革削减了市级财权,迫于财政压力,地级市通过扩张土地供应和谋求土地融资的方式维持其财力支配权,并通过吸引外部资本流入提高了本地经济绩效。(3)以加大土地供应促进经济发展的模式,易使地级市对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畸重畸轻的扶持倾向,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从新的视角评估"省直管县"改革的综合成效。
- 倪志良宗亚辉郭玉清
- 关键词:省直管县经济增长产业结构
- 户籍改革、财政支出责任与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被引量:10
- 2017年
- 本文结合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项目(CGSS)数据库,运用线性及有序概率模型探讨了财政支出、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发现:(1)财政支出、户籍改革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工具变量回归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影响的因果效应;(2)财政教育和城乡社区支出提高了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和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民生活满意度的作用却不显著;(3)户籍改革对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提升作用存在明显的人群异质性,男性的提升作用略高于女性、中老年人高于青年人、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机制分析表明,户籍改革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效率、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地位提高了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但社会交往机制却不显著。
- 成前王鸿儒倪志良
- 关键词:户籍改革财政支出
- 农地城市流转过程中农民征地补偿收益研究——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为了深化改革现行征地收益分配关系,保障农民权益,本文在农民征地补偿的动态机制和产值倍数法的理论基础上,融入自然、生产和经济条件,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了我国农民征地补偿的短期和长期动态情况。研究发现,良好的自然和生产条件,以及不断增加的人均GDP和财政支农支出等经济条件能增加农民的征地补偿,但是反映城镇化进程的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抑制征地补偿;而在控制自然、生产和经济因素下,农民征地补偿随着征地进程在短期内是增加的,但长期内是递减的,割断了农民长期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路径。因此需要改革现行的征地补偿制度以及土地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以此增加农民征地补偿的收益空间。
- 张志超吴晓忠
- 关键词:农地城市流转征地补偿动态面板模型
- 区域差异、逆向财政机制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动态面板与门限面板模型的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在公共财政预算的视角下,逆向财政机制使农民所承受的负担大于其所获得的收益,2000~2012年农村财政逆向程度平均达到20.99%,近年来由于国家惠农利农政策的实施,这种非对称性机制有逆转的趋势。在该机制作用下,一方面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缩小趋势的收敛性,另一方面财政支农力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表现为非线性:当逆向程度小于13.87%时,财政支农力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比较明显;反之,由于城乡支出结构问题而不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
- 张志超吴晓忠陈晓声
-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公共财政预算动态面板模型
- 财政文化支出如何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基于CGSS2013调查数据的分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利用CGSS2013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文化支出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文化支出增加有利于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但这一影响存在显著的人群异质性;财政文化支出主要通过居民认知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两个渠道,对居民主观幸福感产生了提升作用;不同的文化要素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作用存在差异,经济地位、社会态度、生活方式、阶级认同和道德素养五个要素的作用效果依次递减。
- 倪志良成前王鸿儒
-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