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2010KYB134)

作品数:15 被引量:204H指数:8
相关作者:叶碎林朱缙伟王伟明梁燕飞张学磊更多>>
相关机构:丽水市人民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脑出血
  • 11篇出血
  • 8篇高血压
  • 7篇护理
  • 7篇高血压脑出血
  • 5篇术后
  • 5篇康复
  • 5篇护理干预
  • 5篇干预
  • 4篇脑出血患者
  • 4篇高血压脑出血...
  • 4篇出血患者
  • 3篇耐药
  • 3篇耐药性
  • 3篇病原菌
  • 2篇血肿
  • 2篇药性分析
  • 2篇抑郁
  • 2篇原菌分布
  • 2篇神经导航

机构

  • 15篇丽水市人民医...
  • 3篇杭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0篇叶碎林
  • 5篇朱缙伟
  • 3篇王伟明
  • 2篇张学磊
  • 2篇梁燕飞
  • 2篇刘进
  • 1篇周丽琼
  • 1篇来青
  • 1篇赵红红
  • 1篇陈君霞
  • 1篇陆晓红
  • 1篇管静静
  • 1篇张菊红
  • 1篇田达
  • 1篇王慧梅
  • 1篇任明军
  • 1篇叶丽萍
  • 1篇杜莹燕

传媒

  • 1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行为改变教育策略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行为改变教育策略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随机的原则分为观察组(56例)与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专科疾病护理常规,观察组在专科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行为改变教育策略,同时应用FMA评分和BI评分评价两组治疗的效果,应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关注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在干预后FMA评分和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生活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行为改变教育策略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FMA评分和BI评分有积极的影响,同时能改善生活质量,临床中可以大力开展。
潘鸿燕叶碎林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生活质量
护理路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质量及领悟社会支持的研究被引量:22
2013年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和领悟社会支持的影响,观察其临床价值。方法将1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6例)与对照组(86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专科疾病护理常规,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同时应用FMA评分和BI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应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应用领悟社会支持量量表评价患者领悟社会支持情况。结果观察组FMA评分和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和领悟社会支持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路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有积极的影响,不仅可以提高神经功能评分,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领悟社会支持的能力,临床可以积极应用。
叶丽萍叶碎林梁燕飞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护理路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领悟社会支持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分析重症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观察比较早期物理治疗的效果,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以提高有效率。方法对2011-2013年县市各医院收治的105例重症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进行调查研究,将所调查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5例、对照组50例,对其早期物理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对比,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痰液培养出的病原菌25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03株占79.92%,革兰阳性菌51株占20.08%;在治疗效果方面,试验组的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分压均比对照组患者高,而对照组的CSS评分(20.83±2.19)分、呼吸恢复时间(2.41±0.35)d等均显著高于试验组。结论加强对可能引起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的控制,以及早期对患者正确及时,快速有效的物理治疗干预,将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使患者早日康复。
舒宇峰吴陈英钟玉平叶碎林
关键词:肺部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通过观察医院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分析脑脊液的病原菌分布特点以及耐药性,以期为临床预防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月医院收治的886例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根据术前是否有脑部受损因素,将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分为脑外伤组和非脑外伤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86例患者术前均未出现颅内感染,术后共检出颅内感染患者136例,感染率为15.35%;脑外伤组革兰阴性菌28株占41.18%,革兰阳性菌40株占58.82%,非脑外伤组革兰阴性菌20株占29.41%,革兰阳性菌占70.59%;脑外伤组革兰阴性菌显著高于非外伤组患者(P<0.05),而革兰阳性菌显著低于非脑外伤组患者(P<0.05)。结论不同因素致伤患者的病原菌构成比差异显著,病原菌的耐药性各不相同,临床上应根据具体病情与脑脊液病原菌检测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张学磊管静静王伟明田达任明军
关键词:神经外科颅内感染脑脊液耐药性试验分析
特定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抑郁情绪及血清中CRP和Cor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特定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抑郁情绪及对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和皮质醇(Cor)的影响,关注其意义。方法选取240例脑出血康复期患者,依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专科护理常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的抑郁评分,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血清中CRP、Cor的表达。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抑郁评分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血清中CRP和Cor变化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积极应用特定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缓解抑郁情绪,同时可以有效降低血清中与抑郁相关的CRP和Cor的表达,有效提高疗效,患者满意率高,临床中可以积极应用。
周丽琼来青朱缙伟
关键词:脑出血抑郁护理干预CRPCOR
神经导航辅助下内镜微创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下内镜微创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22例行神经导航辅助下内镜微创手术,25例患者行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结果神经导航辅助下内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血肿清除率及预后显著优于开颅显微镜手术治疗组(P<0.05)。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额内镜微创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能够减少手术创伤,改善预后效果。
刘进王伟明苏畅邱伟文叶碎林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导航内镜
两种不同切口开颅清除自发性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内血肿效果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切口开颅清除自发性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内血肿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自发性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200例,按照切口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取钻孔血肿清除术,对照组采用开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不同。结果观察组手术耗时、住院天数、术后2 d血肿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自发性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内血肿采取钻孔血肿清除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疗效,降低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舒宇峰叶碎林
关键词:开颅切口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被引量:25
2013年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特定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析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和抑郁评分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焦虑、抑郁评分的下降值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情况、经济状况及疾病知识密切相关。结论特定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负性情绪,可以在临床中积极应用。
杜莹燕叶碎林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焦虑抑郁
认知行为为主的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焦虑情绪和血清中MIF和BDNF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焦虑情绪及对血清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脑出血康复期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护理干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析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应用ELISA法分析干预前后血清中MIF和BDNF的表达。评价干预对焦虑评分及血清中MIF和BDNF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评分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MIF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BDNF的升高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积极应用认知疗法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缓解焦虑情绪,同时可以有效改善血清中与焦虑相关的MIF和BDNF的表达,有效提高疗效。
赵红红陆晓红朱缙伟
关键词:脑出血认知行为疗法护理干预MIFBDNF
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术后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配合实施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术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的促进效果。方法将我院所选78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法与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康复训练与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行治疗护理前后的肢体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功能(ADL)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4周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S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常生活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肢体运动能力采用Fugl-Meyer评分进行评定,两组比较,这两项指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12周后,两项指标仍显著较高(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实施康复治疗配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并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并能够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梁燕飞叶碎林
关键词:脑出血康复训练护理干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