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0JJ6080)

作品数:16 被引量:95H指数:7
相关作者:龚金科余明果龙罡吴钢鄂加强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湖南天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机械工程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微粒捕集器
  • 9篇捕集器
  • 9篇柴油
  • 9篇柴油机
  • 3篇增压
  • 3篇增压器
  • 3篇数值模拟
  • 3篇涡轮
  • 3篇催化
  • 3篇值模拟
  • 2篇选择性
  • 2篇选择性催化还...
  • 2篇有限元
  • 2篇有限元分析
  • 2篇三维数值模拟
  • 2篇气固
  • 2篇气固两相
  • 2篇气固两相流
  • 2篇汽车
  • 2篇热应力

机构

  • 18篇湖南大学
  • 1篇湖南天雁机械...
  • 1篇吉利汽车研究...
  • 1篇安徽华菱汽车...

作者

  • 18篇龚金科
  • 6篇余明果
  • 5篇龙罡
  • 4篇吴钢
  • 4篇鄂加强
  • 3篇蔡皓
  • 3篇贾国海
  • 3篇陈韬
  • 3篇田应华
  • 2篇谭理刚
  • 2篇左青松
  • 2篇刘恒语
  • 2篇张文强
  • 2篇鲍军
  • 2篇田婵
  • 2篇张福杰
  • 2篇杜佳
  • 1篇周峥
  • 1篇胡辽平
  • 1篇刘云卿

传媒

  • 4篇湖南大学学报...
  • 3篇汽车工程
  • 3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内燃机学报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8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铈基添加剂的微粒捕集器催化再生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基于微粒捕集器(DPF)NO2辅助再生计算模型,建立了添加铈基添加剂时DPF的催化再生计算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采用铈基添加剂提高DPF的再生性能,在4种典型工况下对有添加剂和无添加剂的DPF进行了催化再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有添加剂的DPF在低排气温度下再生性能明显优于无添加剂的DPF再生性能,但仍然难以达到微粒平衡状态;在中高排气温度下再生性能也得到了提高,达到微粒平衡状态的时间缩短,微粒平衡质量减小.这对于提高柴油机的经济性,减少动力性损失,延长DPF的寿命十分必要.
龚金科龙罡蔡皓吴钢余明果
关键词:微粒捕集器氧化速率
微粒捕集器捕集效率影响因素的模糊综合评价被引量:4
2011年
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综合考虑柴油机微粒捕集器捕集机理各项影响因子对捕集机理的相互影响,将相互关联的复杂评价系统分解成若干独立分层的系统,建立了柴油机微粒捕集器捕集机理的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壁厚、孔隙率和微孔孔径对主要捕集机理影响最显著,而孔密度、直径和长度对主要捕集机理的影响属于次要因素.孔隙率对扩散机理的影响占绝对主导地位,约占60%的影响权重;微孔孔径是影响惯性碰撞机理的首要因素,约占39%的影响权重;而孔隙率和微孔孔径是拦截机理两大同等重要的影响因素,二者占60%的影响权重.
龚金科陈韬鄂加强左青松
关键词:模糊层次分析法柴油机微粒捕集器
径向微粒捕集器微粒分布均匀性数值模拟
本文建立了径向式微粒捕集器内气固两相流的三维数学模型,采用流体计算软件对该微粒捕集器内部气体和微粒气固两相湍流运动进行数值仿真,得到了入口排气流速、扩张角以及微粒直径对微粒捕集器内微粒浓度均匀性的影响规律。通过试验验证,...
龚金科田婵吴钢
关键词:微粒捕集器气固两相流三维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催化型微粒捕集器的再生与压降数值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新的再生机理对催化型微粒捕集器(CPF)深床捕集微粒的氧化再生过程进行了建模,并将微粒捕集器中的压降分成5个部分分别计算,对其压降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新模型对深床捕集微粒的氧化再生计算与实验值吻合良好,比原模型更能反映微粒沉积的实际过程,深床捕集微粒的压降计算值也更精确。在排气流量大、温度高的工况下,深床捕集微粒的压降先迅速增大再减小的现象明显。研究结果能为工程应用提供验证手段,为CPF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龚金科龙罡蔡皓吴钢余明果
关键词:微粒捕集器压降滤饼
径向微粒捕集器微粒分布均匀性数值模拟
本文建立了径向式微粒捕集器内气固两相流的三维数学模型,采用流体计算软件对该微粒捕集器内部气体和微粒气固两相湍流运动进行数值仿真,得到了入口排气流速、扩张角以及微粒直径对微粒捕集器内微粒浓度均匀性的影响规律。通过试验验证,...
龚金科田婵吴钢
关键词:微粒捕集器气固两相流三维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柴油机SCR催化器载体结构参数优化被引量:5
2012年
提出一种柴油机选择催化还原(SCR)催化器载体结构参数优化的设计方法,根据车用柴油机排量,将SCR催化器载体分为4类,选取载体体积、长度、目数、壁厚和涂层厚5个结构参数为设计变量,以高NOx转化率及低压力损失为优化目标,利用拉丁超立方实验设计选择样本点进行数值模拟,在构建的Kriging近似模型基础上,对载体结构参数采用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Kriging近似模型的拟合精度较高,结合NSGA-II算法对SCR催化器载体结构参数进行优化是可行的、有效的,不同排量下的优化结果均能够较好地满足设计要求。
龚金科张福杰鄂加强刘恒语杜佳陈韬江俊豪
关键词:结构参数优化KRIGING模型
微粒捕集器喷油再生过程柴油消耗量最优控制被引量:3
2012年
基于喷油助燃过程的热工机理,建立柴油消耗量真实目标泛函,并采用泛函分析与自适应变尺度混沌免疫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融合处理,得出能计算喷油助燃过程中燃烧器内的烟气最优升温速度曲线和柴油消耗量最优控制的目标函数。研究结果表明:随喷油助燃再生时间不同,柴油消耗量最优值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当再生时间由8.0 min减小为5.0 min时,对应的柴油消耗量增加0.29倍;对喷油助燃再生柴油消耗量实现最优控制后,喷油助燃再生过程柴油消耗量降低25%~35%。
龚金科左青松鄂加强陈韬贾国海
关键词:微粒捕集器柴油机最优控制
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轴承体结构优化设计被引量:6
2018年
轴承体作为涡轮增压器转子系统的关键零部件,冷却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涡轮增压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而传统的涡轮增压器轴承体冷却系统设计往往以经验设计为主,导致冷却液流动性差,冷却效果不理想。优化针对涡轮增压器水冷轴承体存在的冷却水在水腔出口中间区域回转、影响其流速等问题,对水腔和机油腔进行了结构上的改进,同时以轴承体和冷却介质之间的传热原理为基础,用流固耦合的方法分别对改进前后两种轴承体结构进行数值仿真,得到改进前后水腔和油腔的温度场。通过对比发现:在相同的边界条件下,改进后冷却水和机油的温度降低,低温区域面积更加广泛。最后采用试验验证得出轴承体测温点的温度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表明数值仿真的精度较高,进而证明了改进后的轴承体冷却性能更加优异。
龚金科苗元元田应华
关键词:涡轮增压数值仿真结构优化
尿素SCR系统低温表现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建立了尿素SCR后处理系统模型,对系统在低温时的表现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研究表明:在150~250℃内,随着温度升高,系统DeNOx对空速越敏感,当空速小于一定值时,降低空速对系统DeNOx影响较小.当温度低于200℃时,氨气的用量应小于氮氧化物总量,否则会造成浪费和污染.系统对氧气的依赖程度取决于排气中一氧化氮的含量,且这种趋势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当排气中氧气的体积百分比为5%左右时,不同温度下系统的DeNOx均能达到稳定值.
龚金科鲍军谭理刚张文强刘志强
关键词:尿素后处理系统氮氧化物选择性催化还原
柴油机壁流式过滤体灰烬深床沉积数学模型被引量:8
2011年
壁流式过滤体再生后残留的灰烬累积会导致微粒捕集器流动阻力性能恶化。通过分析灰烬的沉积特点,建立了壁流式过滤体灰烬深床沉积数学模型。运用该模型研究了灰烬沉积对过滤体流动阻力的影响,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灰烬的深床沉积会使过滤体流动阻力陡增,滤饼沉积阶段初期流动阻力呈平稳线性上升,当灰烬沉积量超过约15g/L时,流动阻力上升速率加快;灰烬堵塞段对过滤体流动阻力的影响相比灰烬层较小。模型揭示了壁流式过滤体中灰烬深床沉积过程的一些重要特征和规律,为微粒捕集器耐久性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依据。
龚金科黄迎蔡皓刘云卿吴钢龙罡余明果
关键词:柴油机数学模型微粒捕集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