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00686)
- 作品数:15 被引量:212H指数:9
- 相关作者:何念海陈建平桂芹汪万军王刚更多>>
-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西安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皮肤点刺、总IgE和EOS对儿童哮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评价标准皮试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血清总IgE(TIgE)测定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inophil count,EOS)在儿童哮喘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7-2010年在本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怀疑哮喘的所有儿童,选取均检测SPT、TIgE、外周血EOS水平和肺功能的患儿549例,以临床标准(临床症状和肺功能)作为金标准最终确诊358例为哮喘(包括咳嗽变异型哮喘),191例为其他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湿疹、荨麻疹、慢性咳嗽(非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结核等。作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诊断截断点(cut off points)TIgE为88 IU/ml,EOS为288×106个/L。结果应用非参数法估计儿童哮喘的3种检验方法曲线下面积:EOS为0.699(95%CI0.655~0.744),TIgE为0.827(95%CI0.793~0.862),SPT为0.806(95%CI0.766~0.847)。检验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TIgE分别是85.5%、64.7%、77.2%、77.9%、75.9%;SPT分别是87.5%、71.8%、81.6%、83.8%、77.5%;而EOS分别是77.5%、46.8%、61.9%、58.7%、68.1%;TIgE+SPT平行试验分别是81.4%、75.2%、79.6%、89.1%、61.8%;TIgE+SPT系列试验分别是94.2%、64.1%、79.2%、72.6%、91.6%。结论 TIgE与SPT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相似,且均优于EOS,无论是平行试验还是系列试验,TIgE+SPT的组合均优于各组中的其他组合,TIgE+SPT的联合试验对变应性哮喘的诊断意义较大。
- 陈建平王刚汪万军桂芹王梅何念海
- 关键词:皮肤点刺试验总IG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儿童哮喘ROC
- 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域基因多态性与哮喘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2年
- 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变应性疾病,近些年来在全球范围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大多数成年期哮喘由儿童哮喘发展而来,其病因既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又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人类的TIM基因家族有3个,即:TIM-1、TIM-3和TIM-4,定位于染色体5q33.2,此区域是哮喘的主要遗传易感位点之一。本文就TIM基因家族多态性与哮喘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陈建平何念海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哮喘
- 喘息性支气管炎与儿童哮喘相关性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9
- 2008年
- 目的探讨喘息性支气管炎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为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早期干预提供试验室依据。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血浆总IgE,伊红染色法检测EOS计数。结果(1)喘息性支气管组血浆总IgE(T-IgE)和EOS计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低于哮喘急性发作组(P<0.05)。(2)哮喘组血浆IgE和EOS计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3)哮喘发作组和喘息性支气管炎组的血浆总IgE和EOS计数之间都有正相关关系(r=0.750,0.573,P<0.01)。结论喘息性支气管炎和哮喘存在有部分相同的发病机制。对评分小于5分的喘支患儿,如EOS计数和血浆总IgE升高,并且具有特应性体质的,则应尽早按哮喘进行预防干预。
- 张喜英赵文利何念海
- 关键词:喘息性支气管炎哮喘EOS总IGE
- 布拉酵母菌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疗效比较被引量:36
- 2015年
- 目的比较布拉酵母菌散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患儿,年龄在2个月至8岁的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19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蒙脱石散及常规对症治疗,n=62)、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常规治疗+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n=64)、布拉酵母菌散组(常规治疗+布拉酵母菌散,n=65),治疗第3天及第5天后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布拉酵母菌散组的显效、有效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布拉酵母菌散组的显效和总有效率指标稍高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布拉酵母菌组在治疗第3天、第5天大便次数及腹泻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拉酵母菌散组腹泻持续时间较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酵母菌散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两种益生菌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疗效相似,布拉酵母菌散较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可以缩短腹泻持续时间。
- 吴立强陈建平何念海
- 关键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 血清TIgE、SPT和IOS测定在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皮肤点刺、血清总IgE和脉冲振荡肺功能测定在学龄前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测定并比较100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儿,10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及同期本院体检的105例健康儿童血清总IgE水平、皮肤点刺结果和脉冲振荡肺功能结果。结果 (1)CVA组、哮喘组患儿吸入性变应原、摄入性变应原、尘螨阳性率、总变应原阳性率和总IgE比较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CVA组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测显示CVA组和哮喘组的呼吸总阻抗(Zrs)、总呼吸黏性阻力(R5)、中心气道黏性阻力(R20)、周边气道黏性阻力(R5-R20)及共振频率(Fres)均高于对照组(P<0.05);CVA组的Zrs、R5、R20、R5-R20、Fres均低于哮喘组(P<0.05)。结论检测皮肤点刺、血清总IgE水平和脉冲振荡肺功能有助于了解学龄前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炎症变化及气道阻塞情况。
- 吴立强陈建平何念海桂芹王梅
- 关键词:咳嗽变异型哮喘皮肤点刺免疫球蛋白E脉冲振荡肺功能儿童
-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皮肤点刺和血清总IgE检测及其诊断意义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检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皮肤点刺情况和血清总IgE水平,探讨其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分别测定并比较125例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患儿、12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及同期我院体检的126例健康儿童血清总IgE水平和皮肤点刺结果。结果①CVA组与哮喘组血清总I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2),CVA组、哮喘组患儿血清总IgE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②CVA组与哮喘组摄入性变应原、吸入性变应原、总变应原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VA组、哮喘组摄入性、吸入性、总变应原阳性率分别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VA组、哮喘组、健康组3个组内摄入性变应原与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125例CVA患儿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为65.6%。吸入变应原总阳性率52.8%,吸入变应原中以粉尘螨和屋尘螨阳性率居高,分别为46.4%和43.2%;摄入变应原总阳性率28.8%,摄入变应原主要为海蟹33.6%,鸡蛋清22.4%。皮肤点刺结果强阳性以粉尘螨和屋尘螨为主,分别为24.0%和21.6%。结论 CVA患儿皮肤点刺试验有较高阳性检出率,血清总IgE水平较健康儿童高,二者对CVA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 汪万军陈建平桂芹王刚何念海
-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皮肤点刺免疫球蛋白E
- 支气管哮喘与白介素基因多态性研究现状被引量:7
- 2010年
- 陈建平何念海
- 关键词:哮喘白介素基因多态性
- TIM-3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关系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汉族人群中哮喘免疫调节基因TIM-3启动子区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易感性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本科就诊CVA儿童200例,平均年龄6.8岁,作为CVA组,对照组儿童215例平均年龄6.9岁;采用(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所有研究对象TIM-3基因启动子区Rs1051746、Rs4704853、Rs10053538三个多态性位点基因多态性,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结果 PCR-RFLP检测结果显示,Rs105174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在哮喘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OR=3.405,95%CI 1.214~9.551,P<0.05),CVA患儿组T等位基因频数(4%)显著高于健康组(1%);Rs4704853、Rs10053538位点基因型频数及等位基因频数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体型T-C-G在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OR=3.232,95%CI 1.066~9.796);分别比较各位点CVA患儿不同基因型的皮肤点刺、总IgE、EOS水平,并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P>0.05)。结论 TIM-3启动子区的Rs1051746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易感性相关,携带T-C-G单体型的人群罹患CVA的风险性可能较正常人群高,各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皮肤点刺、总IgE、EOS水平无关。
- 吴立强陈建平何念海桂芹晏玲陈盛
- 关键词: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单核苷酸多态性TIM-3单体型
- TIM-4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的关系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哮喘免疫调节基因Tim-4启动子区和内含子区多态性与中国西南地区儿童变应性哮喘的遗传易感性的关联。方法选取哮喘组儿童579例,平均年龄7.2岁;对照组儿童524例,平均年龄7.6岁。研究TIM-4基因启动子区的RS6882076和内含子区RS4704727两个位点,采用PCR-RFLP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两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结果 PCR-RFLP检测结果显示,TIM-4基因启动子区的RS6882076和内含子区RS4704727这两个多态性位点在检测人群中均存在。哮喘组和对照组RS4704727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组RS470472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的T等位基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603;95%CI 1.304~1.971;P<0.01)。RS6882076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哮喘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M-4基因内含子区RS4704727位点与儿童变应性哮喘易感性相关,为中国西南地区儿童哮喘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 陈建平赵婉莹何念海和水祥王刚汪万军
- 关键词:哮喘单核苷酸多态性TIM-4儿童
- 西南地区2071例变应性疾病患儿变应原临床分析被引量:26
- 2011年
- 目的探讨变应性疾病常见变应原的致病状况,为变应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国际标准方法的皮肤点刺试验(SPT),对2 071例变应性疾病患儿做14种变应原测定,并设阳性(组胺)及阴性(生理盐水)对照;以阳性为对照判断标准。结果被检查的2 071例患儿中SPT阳性者1 101例,占53.2%(1 101/2 071)。其中,阳性率在30%以上的变应原有:粉尘螨814例,占39.3%(814/2 071);屋尘螨684例,占335%(684/2 071);其他变应原阳性率均在15%以下。吸入变应原总阳性率51.3%(1 062/2 071),吸入变应原中以粉尘螨和屋尘螨阳性率居高,分别为39.3%(814/2 071)和33%(684/2 071);食入变应原总阳性率24.0%(498/2 071),食入变应原在前2位的为鸡蛋清11.9%和海蟹14.5%。皮肤点刺结果为强阳性(++++)的以粉尘螨和屋尘螨为主,分别为20.9%和16.9%。1~14岁变应性疾病儿童吸入变应原与食入变应原阳性率随年龄增加均有升高趋势,在各年龄分组中吸入变应原与食入变应原,除了1岁~组与3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4,2.481,P>0.05),其余各年龄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哮喘的吸入性、摄入性变应原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变应性疾病(χ2=71.629,142.773,P<0.01)。结论变应性疾病通常由变应原致病,吸入性变应原为常见变应原,尘螨为首要变应原。皮肤点刺实验对变应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特异性免疫治疗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王刚陈建平汪万军王梅桂芹何念海
- 关键词:哮喘皮肤点刺变应性疾病变应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