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海珠区科技计划项目(2006AA10A402)
-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5
- 相关作者:张彬吕军仪汪波林强梁万文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水产研究所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海珠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3种有益微生物对菲牛蛭养殖水体理化因子及成活率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0年
- 为减少高密度养殖下菲牛蛭(Hirudinaria manillensis)疾病发生和养殖废水排放,研究比较了3种商品化有益微生物制剂(硝化细菌T1、光合细菌T2和EM复合菌T3)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3种有益微生物制剂在15d内均能使养殖水体的pH稳定在6.8以上,溶氧量(DO)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0.12%、26.95%和46.12%;化学耗氧量(COD)分别比对照组低1.02mg/L、1.13mg/L和1.53mg/L;3个处理组对氨氮(NH4+-N)的平均降解率分别为48.48%、45.23%和63.10%,亚硝态氮(NO2-N)平均值分别比对照组低0.16mg/L、0.19mg/L和0.27mg/L;菲牛蛭存活率均高达90%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种有益微生物制剂均有显著增加溶氧量、降低氨氮、亚硝态氮和化学耗氧量的效应,对菲牛蛭养殖水体均具有很好的净化作用,其中以EM复合菌效果最佳。
- 张彬汪波林强梁万文吕军仪
- 关键词:有益微生物成活率
- 菲牛蛭细菌性疾病的病原检验及药物防治被引量:14
- 2009年
- 对菲牛蛭(Hirudinaria manillensis Lesson,1842)暴发性细菌性疾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原菌形态、生理生化特性、药物敏感性、病蛭的组织切片显微病理观察,病原16S rRNA基因分子鉴定以及4种中草药物对该病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奇异变形杆菌(Protues mirabilis)。该病可由这2种菌单独或共同引发。2种菌的人工感染和再感染重复性好、致病性强,发病死亡率均超过80%。药物敏感试验表明,2株病原菌均对氨曲南、庆大霉素、新霉素和环丙沙星敏感,而用板蓝根和陈皮药浴治疗病蛭效果较好,治愈率可达80%。组织病理观察表明,患病部皮肤表皮角质层溃烂、脱落,肌肉发生溃疡、腐烂,肌纤维断裂、溶解、坏死,唾液腺排列混乱,部分出现断裂。上述结果表明这2种病原菌对菲牛蛭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 张彬李浩华林强汪波梁万文吕军仪
- 关键词:奇异变形杆菌嗜水气单胞菌RRNA组织学
- 菲牛蛭交配及卵茧人工孵化初步研究被引量:12
- 2011年
- 人工饲养条件下,比较观察了不同养殖模式(水体、土壤)和不同温度(24℃、26℃、28℃、30℃、32℃和34℃)对菲牛蛭(Hirudinaria manillensis)交配率的影响,并进行了不同卵茧质量(<0.6 g、0.6~1.0 g、1.0~1.5 g、1.5~2.0 g、>2.0 g)及不同温度(22℃、24℃、26℃、28℃、30℃和32℃)对亲蛭卵茧孵化数、孵化率和孵化时间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菲牛蛭在相同温度下土壤环境中的交配率要明显高于水体环境,其中土壤环境中28℃和30℃下亲蛭具有最高的交配率;卵茧质量组中,1.0~1.5 g和1.5~2.0 g组的孵化数及孵化率最高;温度对卵茧孵化影响显著,在26℃和28℃时出现最高的孵化数和孵化率。随着温度升高,卵茧孵化时间呈逐渐下降趋势,22℃下孵化时间最长,达58 d,而30℃和32℃高温下孵化时间明显缩短,均不超过20 d。
- 张彬于翔汪波龚元吕军仪
- 关键词:温度交配率孵化率孵化时间
- 3种常用水产消毒剂对菲牛蛭幼体的急性毒性作用被引量:6
- 2009年
- 在常温静水条件下,探讨了3种常用水产消毒剂〔碘制剂(聚维酮碘制剂和氯制剂)对菲牛蛭幼体的急性毒性作用。试验用幼蛭的平均体重为0.21(±0.02)g。试验过程中水体pH值为7.2(±0.5),DO值为6.14(±1.38)mg/L,水温为21.14(±3.01)℃。结果表明,幼蛭对3种消毒剂的敏感性依次为:碘制剂>聚维酮碘制剂>氯制剂;其安全浓度(SC)大小依次为:氯制剂>聚维酮碘制剂>碘制剂,分别为0.009、0.003和0.002 mL/L。通过比较3种消毒剂认为,氯制剂和聚维酮碘制剂是幼蛭培育中较理想的消毒药物,但使用时要准确掌握用量。
- 汪波张彬梁万文林强吕军仪
- 关键词:水产消毒剂急性毒性
- 体重、年龄和应激刺激对菲牛蛭繁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9
- 2012年
-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探讨人工养殖条件下体重、年龄和环境应激对菲牛蛭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体重对卵茧大小和湿质量及幼蛭体长、体宽和湿体质量无显著影响(P>0.05),而亲蛭性腺系数、平均产茧数、孵化率和平均孵化数在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体重10~15g组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年龄对亲蛭平均产茧数、孵化率、平均孵化数和卵茧大小影响显著(P<0.05),其中2~3年龄亲本具有最高的平均产茧数、孵化率和平均孵化数,8月龄亲本所产卵茧个体明显大于其他年龄组(P<0.05),而卵茧湿质量及幼蛭体长、体宽和湿体质量在各年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环境应激对亲蛭的平均产茧数、孵化率和平均孵化数影响显著(P<0.01),其中1~2次操作应激下的平均产茧数和孵化数最高,无操作刺激下的孵化率略高于1~2次操作刺激(P>0.05),而卵茧大小和湿质量及幼蛭体长、体宽和湿体质量在各应激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获得了菲牛蛭繁殖的最佳体重和年龄,建议繁育生产中挑选10~15g和2~3年龄的个体作为亲本,期间进行1~2次操作刺激可提高其繁殖性能。
- 张彬龚元于翔吕军仪
- 关键词:繁殖性能体重年龄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