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20803) 作品数:28 被引量:77 H指数:5 相关作者: 白净 张永红 孙丹萍 姚俊杰 朱新建 更多>> 相关机构: 清华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电子电信 生物学 更多>>
血管内超声弹性成像的一维径向应变计算 2009年 为了进行血管内超声弹性成像(IVUSE)分析,开发了一种一维径向应变计算方法。该方法解决了探头与组织间相对旋转运动所引入的信号间相关性降低,以及在位移估计和血管壁的应变估计中高噪声、高误差的问题。用光流法和回归分析法,对血管壁的旋转运动进行定量估计和补偿;用一维互相关方法和Savitzky-Golay差分滤波器算法,计算IVUSE中位移和血管壁应变。用模拟数据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2.8°内实现旋转运动补偿,能区分出应变图内的血管壁、斑块以及外周组织。 朱新建 刘科 邵金华 白净 张鹏飞 张运 苏海军关键词:光流法 荧光分子成像技术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10年 作为一种新兴的分子成像手段,荧光分子成像技术具有成像速度快、灵敏度高、费用低廉、无电离辐射等优点,用于对生物体内肿瘤的发生、转移、肿瘤血管生成及抗肿瘤药物治疗反应等进行实时、非侵入式、特异性跟踪和探测,可以从分子、细胞水平上研究肿瘤内发生的一系列生理病理学变化,为今后临床实践中进行肿瘤的早期诊断、靶向治疗、术中成像,以及抗肿瘤新药的研发,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刘飞 王鑫 白净关键词:肿瘤检测 肿瘤转移 肿瘤血管生成 抗肿瘤药物 血管内超声弹性成像中成像参数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验证血管内超声弹性成像用于检测血管斑块的有效性。方法建立血管斑块的平面应变模型并生成超声仿真数据。通过一维数值优化算法获得血管径向位移分布和应变分布。通过有限元分析和迭代的方法得到血管的弹性模量分布。结果位移、应变、弹性模量3个分布图均能够检测到血管斑块,弹性模量能够提供斑块的形状大小信息,位移和应变分布图上斑块的轮廓尚不清晰。结论相对于位移和应变,弹性模量对于斑块的检测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受应变估计准确度的影响。 刘科 朱新建 邵金华 白净 张鹏飞 张运关键词:血管内超声 弹性成像 弹性模量 线性模型在研究认知任务行为学效应与脑功能磁共振信号关系中的应用 2008年 目的建立联系认知任务行为学效应与功能磁共振信号的线性模型,并验证模型合理性。方法通过线性模型建模认知任务行为学效应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信号,通过相关参数的假设检验来确定功能区,并利用Stroop范式的实验数据,对本模型与SPM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该模型应用于真实数据,检出的功能区主要有背外侧前额叶(Brodmann9/46),额上内侧回(Brodmann8/9)与SPM结果吻合,与文献报道一致。结论该模型可以定量分析行为学数据与功能信号的关系,为认知功能影像的分析提供了一个思路。 刘加成 白净 郭启勇 张德玄关键词:STROOP效应 功能磁共振成像 均匀材料和基于CT灰度值材料的股骨、胫骨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2008年 为了定量分析骨量分布与载荷环境的关系,基于CT数据建立了大鼠股骨和胫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分别赋予均匀的材料特性和基于CT灰度值的材料特性,用描述骨密度与力学刺激关系的算法来评估简单生理载荷下两种材料模型的有限元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基于CT灰度值模型的有效应力和应变能密度分布与CT灰度分布比较相似,相关系数也较均匀材料模型更高;而且,基于CT灰度值模型的抗断裂能力更强;除此之外,这类模型也更符合骨再造平衡时的力学刺激均匀性假设。基于CT灰度值的有限元模型符合骨的功能适应性原理,可用于进行骨骼内部受力、变形和断裂分析,以及骨再造的数值仿真等研究。 尚禹 彭亮 刘加成 万玉民 李莹辉 白净关键词:有限元分析 CT 灰度值 骨再造 基于光纤的荧光成像及荧光强度测量系统 2010年 基于光纤的荧光成像及荧光强度测量系统由作为激发光源的发光二极管、作为荧光探测器的电荷耦合器件、光纤探头以及用于系统控制和数据处理的计算机软件构成。当光纤探头使用传像光纤时,本系统实现显微荧光成像功能,可以对使用荧光标记的细胞进行离体或者在体观察;当光纤探头使用"1分4"传光光纤时,系统可实现多通道实时荧光强度测量功能,且能够以微创的方式对实验动物体内多个器官进行在体、实时及连续的荧光强度测量,为研究荧光染料在各器官内的代谢情况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 陈颀潇 白净关键词:光纤 一种基于近似熵特征分类的冠心病诊断方法 被引量:2 2008年 对104例冠心病人心电Holter信号进行心率变异性的分析,计算RR间期序列的近似熵指标的24h分段变化趋势图,并于健康对照组作比较,验证了近似熵这个心率变异性非线性参数的意义。通过LDA(线性鉴别分析)的模式识别方法对病人及健康人的24h变化趋势图进行模式识别和分类,平均正确分类率达99.03%。分类的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与健康人相比在白天,尤其在早上6点到中午12点间,近似熵指标的降低更明显,利用此时间段作分类正确率更高。 符一飞 白净 李方洁 曾辉关键词:心率变异性 近似熵 冠心病 LDA 荧光分子断层成像系统的动态采样适用条件 2009年 动态采样比静态采样具有更高的采样效率,所以研究动态采样替代静态采样的适用条件具有一定意义。通过设计两组与静态采样的对比实验,得到其动态采样的适用条件:拍摄步长要小于12°/帧,荧光深度要大于2mm。进行动态采样时至少满足上述的两个条件时动态采样才能较好地替代静态采样。 金燕 许准 李明泽 白净基于DPDW的乳腺吸收系数重建算法研究 被引量:1 2009年 用光子密度波(diffuse photon density waves,DPDW)检测乳腺癌是一种新的无创测量方法。由于乳腺腺体与癌变组织对光的吸收系数不同,通过光子密度波的变化重建出异物的吸收系数,可以应用于乳腺癌检测。但在实际应用中采用有限的光源-探测器对的探测数据对乳腺组织进行重建,离散化过程中引入的位置信息误差会严重影响最后的检测结果。本文提出了权值矩阵均值法,克服了离散化过程误差。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金勋 孙丹萍 张永红 白净关键词:权值矩阵 多模式成像技术概述以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0年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医学成像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以及广泛的应用。但目前存在的成像技术,如X-CT、PET、SPECT、MRI、超声以及光学成像等,没有一种成像方式能适用于所有方面的临床应用。不同成像技术各有所长,互相补充,这为多模式成像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首先介绍了多模式成像的历史和现状,然后介绍了PET/CT、SPECT/ET以及PET/MRI等系统的发展情况、技术细节以及临床应用,最后讨论了多模式成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展望了多模式成像技术的前景。 王鑫 刘飞 李明泽 刘欣 白净关键词:PET/CT SPECT/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