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E-KA070249)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E-KA070249)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李忠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民国
  • 2篇民国时期
  • 2篇劳工教育
  • 1篇述论
  • 1篇法律

机构

  • 2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李忠

传媒

  • 2篇职教论坛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简论民国时期劳工教育的经验与问题
2010年
民国时期,劳工教育被当作解决劳工问题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方式而受到高度关注。劳工教育思想的传播,为劳工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与丰富的思想资源,推动政府出台系列劳工教育法律、法令,并组建了劳工教育管理机构;企业被指定为劳工教育的实施主体,劳工教育得以普遍展开并形成特色。然而,由于政府介入劳工教育主要出于政府利益的考虑,致使民国时期劳工教育在获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问题,正是这种问题使得劳工教育最终走向反面而陷于失败。
李忠
关键词:民国时期劳工教育
民国时期劳工教育制度建设及其影响
2010年
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为界.民国劳工教育可划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劳工教育无法律而有相应制度.劳工教育实施视企业主或行业负责人对劳工教育与企业发展关系的认识程度及劳工对教育的需求程度而定,带有自发性特点。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颁布了大批劳工教育法律、法令、实施细则,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劳工教育法律体系.并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劳工教育职能部门,承担劳工教育职责成为企业的法定责任.劳工教育带有强制性得以普遍展开,并取得一定成绩。然而,由于劳工教育法律本身及执行过程中的问题.最终使劳工教育走向自己的反面而陷于失败。民国时期劳工教育的失败.不意味着劳工教育没有成功的可能.民国时期劳工教育中积淀的思想资源和域外劳工教育的实践经验.为今日劳工教育的成功提供有益参照.
李忠
关键词:民国劳工教育法律述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