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2005N057)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1
- 相关作者:张志鸿林延生李宝福陆钊华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平和天马国有林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修枝对尾巨桉林分生长及无节材形成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开展尾巨桉不同修枝时间和修剪强度试验,分析修枝对桉树生长及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修枝时间和强度对林分生长和木材材质影响较大,从不同修枝时间看,适宜的修枝方案为D处理即造林当年7、8、10月份和第二年5、8月份各修枝1次,强度为1/5。该修枝方案与对照相比,林分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和高径比分别提高了24.3%、11.3%、56.8%和11.7%。从第二年8月6日不同修剪强度对林分生长来看,每次修枝1/5的B处理效果最好,修枝1/5的B处理与修枝3/5的E处理相比林分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和高径比分别提高了10.2%、6.4%、19.7和%3.4%。综合考虑不同修枝强度和不同修枝处理对尾巨桉林分生长和可获得无节材长度的影响,认为先后进行多次1/5修剪强度的D处理修剪方法最好。
- 周建清
- 关键词:修枝生长性状材性
- 闽南山地杂种桉新无性系测定初报被引量:1
- 2009年
- 将高生长量的品系与抗逆性强的品系杂交获得桉树杂交新种无性系ZL9、ZL11、ZL15等,与引进的抗风无性系SH1、W 5、M1在闽南山地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ZL9、ZL11、ZL15表现出早期较好的速生性,且抗逆性较强。这些无性系5个月树高可达到1.8-3.0 m,比SH1无性系提高19.4%-43.1%,比W 5无性系提高1.5%-41.7%,存活率94.6%-97.2%。特别是ZL15适应性最强,在贫瘠立地上仍有较高生长量,体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
- 何德镇
- 关键词:桉树杂种无性系速生性闽南山地
- 闽南山地桉树杂交新种F1代测定与选择研究
- 2008年
- 对24个桉树杂交新种/子代(包括母本自由授粉子代)的速生性、抗逆性、形质性状进行测定与分析,经多性状综合评判,选出适合闽南山地发展的5号(E.u3101×E.g18705)、15号(E.u3101×E.g18741)、21号E.u3101×E.(G×U)等11个速生性、适应性和抗逆性强的优良杂交种/子代(家系)和41个优良单株。优良家系5.5a生树高、胸径和材积年均生长量达2.4~3.0m、2.3—3.1cm和0.018~0.035m^3且抗风性强,形质性状优良,材积比对照(U6)增益43.60~186.16%;优良单株的材积在0.18m^3以上。为优良杂种单株的无性系化和进一步的桉树杂交育种提供了有效的遗传材料。
- 姚庆端陆钊华何德镇李宝福张志鸿洪长福何水东曾瑞金林延生
- 关键词:桉树杂交种子代测定优良单株
- 杂交桉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试验研究
- 2009年
- 以杂交桉子代优良单株的萌芽条顶芽或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采用4种基本培养基和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的组合对比试验,筛选出最佳诱导培养基为B1+0.5mg/L 6-BA+0.2mg/L NAA,增殖培养基为B1+0.5mg/L 6-BA+0.3mg/L NAA,生根培养基为B2+0.5mg/LABT1+0.2mg/L IBA。增殖倍数达3倍以上,生根率达50%~86%,其中ZL11无性系可达工厂化育苗水平。
- 刘荣忠
- 关键词:杂交桉培养基快速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