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3JJD770017)
- 作品数:12 被引量:81H指数:6
- 相关作者:李金铮李自典杨豪陈娜娜肖红松更多>>
-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河北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求利抑或谋生:国际视域下中国近代农民经济行为的论争被引量:6
- 2015年
- 农民的经济行为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国际学术难题。从中外学者的成果来看,关于中国近代农民经济行为的解释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中国农民是理性小农,追求利益最大化。与此相应,中国近代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水平是上升的;第二种,中国农民主要是为了谋生和效用最大化,但也属合理的经济行为,中国近代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处于下降的趋势;第三种,中国农民行为具有谋生、谋利的双重或多重逻辑,中国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水平呈现为发展与不发展的复杂状态。今后应该对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经济类型的农民进行个案研究,并突破已有的经济理性和生存伦理概念,提炼出适用性更强的新理论和新概念。
- 李金铮
- 关键词:经济行为谋生
- 象征的革命与革命的象征:以华北解放区翻身运动中的仪式为中心被引量:6
- 2015年
- 仪式在华北解放区翻身运动的实践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因为中共革命也需要象征性因素来构建革命的社会文化场域。在翻身运动中,农民阶层社会地位的绝对提升和地主阶层社会地位的彻底下降是需要在这种新型的社会文化场域中进行的,华北解放区翻身运动的实现最终也是要表现为一种象征领域内的翻身。从革命看象征与从象征看革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历史面相,而同时关注这两个范畴正是深度理解中共革命的一种学术上的自觉。
- 杨豪
- 关键词:仪式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平交际舞的散播与社会风尚嬗变被引量:4
- 2015年
- 20世纪20年代,北平营业性舞场逐渐兴起,舞者队伍扩大,交际舞业"迅速极盛"。该行业在丰富城市娱乐生活的同时,却诱发了奢靡、享乐、纵欲等不良风气的蔓延,导致北平市政府一再禁舞。30年代初,北平舞业"盛极而衰"。北平的官方、民众、媒体在此间的诸般心态及举措反映了交际舞在该市散播历经波折,呈现出这一时期北平新旧观念并存、博弈的社会风貌,也说明北平的传统保守气质使其社会风尚的嬗变显现出相对迟缓的态势。从根本上说,该市的社会生态系统制约着其社会风尚变迁的深度与广度。
- 肖红松陈娜娜
- 关键词:交际舞散播社会风尚
- 抗战前《申报》对“四四”儿童节报道述评被引量:1
- 2016年
- 抗日战争爆发前,《申报》不仅报道儿童节的设立和上海市的庆祝活动,而且以此为契机,传播儿童教育新理念,也不乏对儿童节的反思,更难能可贵的是,儿童节商业广告都渗透着对儿童爱国教育的灌输。《申报》对国民政府"四四"儿童节的报道推动了儿童教育的发展,彰显了报道的时代性、教导性特征。
- 吕志茹王龙腾
- 关键词:《申报》儿童节儿童教育
- 民国时期北京的疫病流行与防疫宣传被引量:2
- 2014年
- 民国时期,北京疫病流行较为严重,为有效防治疫病蔓延,政府、社会团体等各界力量通过多种形式积极进行防疫宣传,对卫生防疫工作的成效产生了积极影响。这种注重宣传的防疫工作模式对当今我国疾疫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借鉴。
- 李自典
- 关键词:民国
- 技术、权力与知识:近代至建国初期天津饮水卫生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自来水技术从西方传入到天津,改变了天津民众以井水、河水为主的传统饮水方式,但是在近代天津的自来水普及率并不高。到了建国初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使得更多的民众喝上纯净的自来水,自来水的普及率提高,保障了民众的身体健康。西方细菌理论知识的传入使民众认识到水是否洁净,要看水中所含细菌量的多少。近代天津开始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细菌检验,建国初期政府高度重视细菌检验和细菌研究,有效地防止了传染病流行,使民众的饮水卫生意识得到增强。
- 贾鸽
- 关键词:饮水卫生权力知识
- “研究清楚才动手”:20世纪三四十年代费孝通的农村经济思想被引量:11
- 2014年
- 在民国乃至整个近代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的脉络之中,费孝通是最有识见、最有影响的学者之一。他不仅是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还是社会经济学家、思想家。费孝通通过实地调查,以其宽阔视野,对中国农村经济做了贯通而深入的研究,发表了比其他学者更加全面和独到的见解,为当时乃至未来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破解之道,即减少人口、平均地权、实行减租、建立集合经营农场、分散发展农村工业、平衡城乡关系、传统与现代金融并行不悖等。在对农村经济的阐释和解决方案中,费孝通属于温和派,既对现存的社会经济制度持批判立场,又认为它在一定程度上仍具有合理性和生命力;认为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不是二元对立,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和融合的。尽管他对农村经济的研究没有提出高度抽象性的概念,但仍为中国乃至世界农业经济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 李金铮
- 关键词:农村经济乡村工业化地权
- 警察与近代城市公共卫生管理——以北京为例
- 2017年
- 在近代北京,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公共卫生管理成为城市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公共卫生管理体制的构建与警察制度建设密不可分.警察参与公共卫生管理,从卫生宣教到卫生监督,再到实施违规处罚,一系列的举措对保证城市公共卫生的质量、防患疫病等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其中也存在敷衍了事,工作不力,以及卫生设施建设与行政管理发展不同步,管理不尽人意等问题.总结这些经验与不足,对解决当今城市公共卫生监管问题仍有借鉴与反思意义.
- 李自典
- 关键词:警察公共卫生
- 发展还是衰落:中国近代乡村经济的演变趋势被引量:3
- 2013年
- 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最为明显的区别,就是特别注重考察历史现象的变迁过程。正如法国著名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洛赫所指出的:“历史首先是一门研究变化的科学。在考察各类问题时,我尽量做到永远抓准这条真理。”(布洛赫:《法国农村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4页)中国近代乡村经济史研究也是如此,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肇始迄今八十余年来,不同学者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可能会有所侧重,但有一个问题却是所有学者都无可回避的,
- 李金铮
- 关键词:乡村经济历史学科经济史研究
- 众生相:民国日常生活史研究被引量:22
- 2015年
- 日常生活是人类尤其是普通民众惯常的经历和感受。日常生活史在研究内容上与社会生活史有类似之处,但它主要强调站在日常生活经历与体验的立场上观察历史、叙述历史。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日常生活既是民国历史的影子,也影响了民国历史的走向。与民国日常生活史相关的研究,多发表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近五六年之间。这些研究大致涵盖了日常生活史的各个主要方面,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民国史研究中日常生活史的失语状态。但就总体来看,自觉地以日常生活的视野进行研究者较少,尤其是缺乏个人经历、心灵体验以及对生活表象背后的意义的挖掘。
- 李金铮
- 关键词:民国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