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1071)

作品数:1 被引量:14H指数:1
相关作者:董丽媛沙丽清高建梅武传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含水量
  • 1篇土壤呼吸
  • 1篇土壤温度
  • 1篇人工降雨
  • 1篇温度
  • 1篇橡胶林
  • 1篇模拟降雨
  • 1篇降雨
  • 1篇含水量

机构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亚...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篇武传胜
  • 1篇高建梅
  • 1篇沙丽清
  • 1篇董丽媛

传媒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模拟降雨对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林和橡胶林土壤呼吸的影响被引量:14
2012年
降雨作为一个重要的环境因子,对土壤呼吸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土壤呼吸与降雨的关系,对准确估算大气中的CO2含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人工模拟降雨事件,应用野外原位测定方法,测量了热带次生林和橡胶林土壤呼吸速率、地下5cm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以探究热带两种主要植被类型的土壤呼吸、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对旱季单次降雨事件的响应过程与规律。研究发现,在旱季连续一周没有降雨的情况下,人工模拟降雨事件使土壤呼吸在降雨后的2h内被迅速激发,次生林的土壤呼吸最大达到11.15 μmolCO2·m-2·s-1,是对照的近7倍;橡胶林的土壤呼吸最大达到了15.88 μmolCO2·m-2·s-1,是对照的近11倍。随后激发效应迅速降低,尤其是橡胶林,在人工模拟降雨6h后处理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人工模拟降雨前两种林型的土壤含水量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人工模拟降雨后的2d内土壤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人工模拟降雨前后土壤温度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支持了"Birch effect",2种主要热带林型在旱季时期,由于单次降雨事件激发而释放到大气中的CO2是降雨前的数倍。
董丽媛武传胜高建梅沙丽清
关键词:土壤呼吸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