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82300433202)
- 作品数:14 被引量:25H指数:3
- 相关作者:黄群策黄雅琴赵帅鹏秦广雍陈雪能更多>>
-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学院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离子束介导玉米DNA处理对水稻的生物学效应
- 2010年
- 以玉米品种为异源DNA供体,以6份水稻品系为受体,借助于低能离子束介导技术完成异源遗传物质的转移试验,对其介导试验的当代群体的特异性进行了观察鉴定。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材料的成苗率在同一处理不同基因型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不同的试验处理对同一基因型材料的成苗率也会产生明显不同的影响。从试验材料在田间的表现来看,各份试验材料的特异性相当明显。在经过DNA浸泡处理和介导处理的试验材料中,供体的遗传物质对于一部分个体的性状表达有一定的影响,这很可能是由于供体DNA已经进入受体遗传体系中所导致的结果。
- 黄群策燕晓阳李玉峰
- 关键词:离子束介导水稻玉米DNA生物学效应
- 稻属植物染色体组多倍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9年
- 综述了稻属植物染色体组多倍化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进展情况,讨论了稻属植物染色体组多倍化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一系列技术思路。
- 黄雅琴黄群策
- 关键词:稻属植物同源四倍体水稻
- 普通小麦遗传改良的潜在价值被引量:3
- 2009年
- 详尽探讨了普通小麦遗传改良的潜在价值,认为普通小麦遗传改良的研究方向应该是通过物种间远缘杂交和染色体组多倍化创造新物种,促进麦类植物的物种升级,由此挖掘其更大的产量潜力,同时提出了普通小麦遗传改良的技术思路。
- 黄群策黄雅琴
- 关键词:普通小麦
- 离子束介导玉米DNA对小麦第2代群体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以离子束介导后的第2代小麦群体为研究材料,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观察鉴定。结果表明,在第2代群体内出现了更多的变异类型和更宽的突变谱,这些变异类型主要包括植株高度、植株形态、叶型、穗型、生育期和籽粒性状等6个方面。植株高度的分离状态表现出明显的随机性;株叶形态的变异因受体材料的遗传基础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穗型变异的规律并不明显;生育期的变异和籽粒性状的变异表现出数量性状的特征。
- 黄群策梁秋霞冯伟森
- 关键词:离子束介导玉米DNA小麦生物学效应
- 低能N离子注入对蚕豆根尖细胞的诱变效应被引量:1
- 2012年
- 为了研究低能N离子束的细胞遗传学效应,以不同剂量的N离子束对蚕豆种子的种胚进行辐照,观察分析根尖细胞的微核率、有丝分裂指数和染色体畸变效应。研究发现,离子束的注入抑制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干扰了正常的有丝分裂过程,引发了染色体的结构、行为和数目畸变;随着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加,微核率增加、有丝分裂指数降低、染色体畸变率增加。
- 黄雅琴李尽哲黄群策
- 关键词: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微核
- 实验设计在优化水稻愈伤培养基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以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水稻DER 10-04-01成熟种子为试验材料进行无性系诱导,统计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平均愈伤指数和愈伤组织的生长率。运用田口设计方法分析培养基中2,4-D,NAA和NOA不同的浓度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生长率和平均愈伤指数的影响,由此获得最适于试验材料愈伤组织诱导和培养的优化组合。试验结果表明,2,4-D,NAA和NOA均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平均愈伤指数和生长率有一定的影响,其最优培养组合(MS+2,4-D 2 mg/L+NAA2 mg/L+NOA 3 mg/L)在无性系诱导和培养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陈雪能黄群策张树寅赵帅鹏周莎莎
- 关键词:生长率愈伤组织培养基优化
- 双胚苗水稻种子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6
- 2010年
- 以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水稻品系(D07-04-01)及其衍生后代(01-04-01,D07-02-01,DP07-04-01)为研究材料,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稻米的垩白性状、淀粉粒的形态特征和淀粉的晶体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材料相比,双胚苗二倍体品系D07-02-01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和垩白大小均最小,稻米的自然横断面中部无明显辐射状,裂痕少且浅,"粗短形"的不规则多边形胚乳细胞与淀粉粒分布均匀,多面体状淀粉粒呈现典型的晶体结构,数目多且排列致密,球形单粒淀粉粒和块状不规则的复粒淀粉体数目比较少,相对结晶度高,直链淀粉含量低,即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均比其他四倍体品系好。
- 黄雅琴黄群策燕晓阳秦广雍
- 关键词:双胚苗水稻同源四倍体米质淀粉粒X射线衍射仪
- 同源四倍体水稻若干性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通过对同源四倍体630(4)和其相应二倍体研究表明:同源四倍体630(4)种子的长、宽和千粒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相应的二倍体。同源四倍体630(4)饱满的种子仅占31.14%,极显著低于相应的二倍体。同源四倍体630(4)种子的发芽率也显著低于相应的二倍体。四倍体的剑叶长、剑叶宽显著高于相应的二倍体。但分蘖能力却降低。同源四倍体630(4)的株高显著高于630(2)。四倍体水稻表皮气孔的长、宽均极显著的高于相应的二倍体。而叶绿素含量却相反,四倍体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均低于相应的二倍体。
- 杨鹏鸣黄群策秦广雍赵帅鹏
- 关键词:水稻染色体二倍体同源四倍体
- 秋水仙素处理后水稻种子内胚乳蛋白的差异性比较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经过秋水仙素对二倍体水稻品种圭630(2)处理后,其后代材料在蛋白质水平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染色体组的倍性水平对水稻种子内胚乳蛋白的表达量有明显的影响。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在具有嵌合性特征的植株上大粒种子与原始亲本的种子在总蛋白含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大粒种子与小粒种子的差异也很明显。染色体组的多倍化对原始亲本的胚乳蛋白含量有明显的影响,由此所获得的同源四倍体水稻株系,其种子内的蛋白质含量比较多。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秋水仙素诱导后,试验材料的种子内蛋白质亚基的类型没有出现新的变异,而蛋白质亚基的表达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 黄群策黄雅琴谢慧波
- 关键词:秋水仙素水稻胚乳蛋白
- 离子束诱变双胚苗水稻的花器性状及相关分析
- 2016年
- 以离子束诱变所得同源四倍体双胚苗突变水稻品系、近亲系和介导后代为研究材料,对其花粉育性、花器性状和花器性状间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四倍体双胚苗品系相比,二倍体双胚苗品系的正常花粉率、单穗结实率高,花器官偏小,花药长对单穗结实率贡献大,无芒率高,芒较短;披碱草介导品系的正常花粉率差异不显著,花器官较大,柱头长对单穗结实率贡献最大,无芒率最低,芒较长;原始亲本在各项指标参数中都差异不显著。
- 黄雅琴朱庆松李尽哲黄群策
- 关键词:离子束双胚苗水稻花粉育性花器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