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00356)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马兴胡蕴玉王军熊卓吕荣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清华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西京医院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形态发生蛋白
  • 3篇体外
  • 3篇体外构建
  • 3篇骨形态
  • 3篇骨形态发生蛋...
  • 3篇分化
  • 2篇在体
  • 2篇软骨
  • 2篇聚酯
  • 2篇脊柱
  • 2篇脊柱融合
  • 2篇骨髓基质
  • 2篇仿生
  • 2篇干细胞
  • 2篇COL
  • 1篇修饰
  • 1篇腰椎
  • 1篇诱导分化
  • 1篇软骨分化
  • 1篇软骨细胞

机构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清华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6篇马兴
  • 5篇胡蕴玉
  • 4篇吕荣
  • 4篇熊卓
  • 4篇王军
  • 4篇李丹
  • 3篇徐新智
  • 3篇颜永年
  • 2篇吴小明
  • 1篇毕龙
  • 1篇孟国林
  • 1篇张大伟
  • 1篇戴洪山
  • 1篇王哲
  • 1篇李立文
  • 1篇刘建

传媒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结构型PLGA/TCP/Col/ADSCs-OB仿生活性人工骨的体外构建及其在兔腰椎横突间脊柱融合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先进快速成形(rapid prototyping,RP)技术构建新型仿生活性人工骨,探讨其在兔腰椎横突间融合的能力。RP制备薄块型(20mm×20mm×3mm)聚乳酸-聚羟乙酸/磷酸三钙[Poly(DL-lactic-glycolic acid)/Tricalcium phosphate,PLGA/TCP,PLGA/TCP(w/w=7:3)]多孔人工骨载体。健康新西兰兔24只被均分为A、B两组。A组:于兔腰4-5右侧及左侧横突间分别植入PLGA/TCP/Col/ADSCs-OB仿生活性人工骨(A1组)及自体髂骨(A2组)。A1组首先制备出各只兔脂肪间充质细胞来源的成骨细胞(ADSCs-OB),再将细胞与经I型胶原(Col)表面修饰的PLGA/TCP载体复合用于自体植入。B组:于融合部位分别植入复合自体新鲜红骨髓的PLGA/TCP材料(B1组)及单纯PLGA/TCP载体(B2组)。术后12w,系统评价各组脊柱融合情况。结果表明:具有良好三维结构的PLGA/TCP载体经Col表面修饰后,对ADSCs-OB的细胞相容性显著提高。A1组仿生骨植入具有较强的成骨及骨性融合能力,且在新骨形成及其改塑的同时,载体材料逐渐降解。A2组自体髂骨移植亦能达到良好骨性融合。B1组、B2组术后12w遗有较多的载体材料有待降解,基本无骨融合现象。A1、A2、B1、B24组横突间融合率分别为75%、50%、16.7%和0%,A1组融合率最高(P〈0.01)。说明:基于先进生物制造技术构建的PLGA/TCP/Col/ADSCs-OB仿生人工骨具有良好的三维结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及成骨能力,对于跨度较大的横突间节段融合表现出好的效果。
马兴胡蕴玉吴小明毕龙王军吕荣熊卓
关键词:成骨脊柱融合
PLGA/TCP/Col/ATSCs-OB仿生人工骨的体外构建及其在体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采用先进快速成形制造技术(rapidprototyping,RP)结合骨组织工程方法研制新型仿生活性人工骨,系统研究该人工骨在兔腰椎脊柱融合的情况。方法采用4月龄健康雄性新西兰兔51只(2~2.5 kg),按每组...
马兴胡蕴玉韩一生吴小明颜永年熊卓吕荣王军
关键词:脊柱融合
文献传递
小鼠胚胎干细胞-聚酯复合物在体多分化特性的初步实验观察
2005年
目的初步探讨胚胎干细胞聚酯复合物在体多分化特性。方法取BALBc孕鼠3.5d的囊胚,制备内细胞团(ICM)细胞用鼠胚成纤维细胞(MEF)饲养层及条件培养液培养,挑选胚胎干细胞(ES)集落并扩增传代。应用先进快速成形技术(RP)制备聚乳酸聚羟乙酸(PLGA)人工聚酯载体,扫描电镜(SEM)观察其超微结构,并对3mm×3mm×3mm大小的粒度均匀的颗粒型聚酯载体进行Ⅰ型胶原表面修饰。取10只裸鼠,于裸鼠体部左侧皮下植入2粒Ⅰ型胶原表面修饰的颗粒型PLGA聚酯载体并同时复合ES细胞(1×107个)作为实验侧;于裸鼠体部右侧对应部位皮下仅植入2粒Ⅰ型胶原表面修饰的颗粒型PLGA聚酯载体作为对照侧,术后30d取材组织学染色对比观察。结果制备和筛选出生长旺盛、传代稳定的ES细胞。先进RP制备的PLGA聚酯载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网状支架结构、相互贯通的孔隙及材料表面微孔特征。组织学发现,实验侧植入体内30d,能形成包含各胚层细胞成份的“畸胎瘤”样组织,并可观察到较为典型的软骨细胞、软骨基质以及新生骨,且在多分化新生组织形成的同时载体材料逐渐降解;对照侧术后30d未见多分化新生组织形成,并仍有相对较多的聚酯载体有待降解。实验侧的多分化新生组织形成能力、生物相容性以及聚酯载体的生物可降解性均明显优于对照侧(P<0.01)。结论先进RP技术结合载体材料表面修饰的新工艺,对ES细胞全能分化特性无明显不利影响,将有望适用于以ES细胞为种子细胞的骨、软骨组织工程构建。
马兴胡蕴玉颜永年熊卓王哲吕荣王军徐新智李丹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聚酯复合物分化
转染BIG-3基因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2006年
目的研究转染BIG-3基因对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s)向软骨纠胞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将构建好的pMSCVpuro-BIG-3转染至建系的hBMSCs,5μg/mL嘌罗霉素筛选12 d后,扩增并收集细胞,电泳证实特定条带无误。实验分三组:hBMSCs-BIG-3组、hBMSCs-EV组和hBMSCs组,每组重复6次,将三组细胞制成微粒模拟三维培养模式,分别加入浓度为400 ng/mL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一2)作用14 d后,检测甲苯胺蓝及Ⅱ型胶原mRNA,利用MPS60病理图象分析系统采集图像,并进行灰度分析,半定量比较基质表达量。结果灰度值:hBMSCs-BIG-3组为684 481 822,hBMSCs-EV组为439 101 780,hBMSCs组为441 082 183,hBMSCs-BIG-3组灰度值明显高于后两组(P<0.05),hBMSCs-EV组和hBMSCs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862)。结论BIG-3基因有助于hBMSCs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
戴洪山孟国林刘建马兴李立文张大伟李丹胡蕴玉
关键词:人骨髓基质干细胞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仿生活性人工软骨的体外构建及其异位成软骨分化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应用先进快速成形技术(RP)制备32枚粒度均匀(尺寸均为4mm×4mm×4mm)的聚乳酸-聚羟乙酸(PLGA)人工载体,该载体经Ⅰ型胶原表面修饰后均分为A、B两组。A组载体复合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rAAV—hBMP-2)的兔骨髓基质细胞(MSCs,2×10^4个细胞/枚);B组每枚载体复合等量、同代次、未基因转染MSCs。体外培养第5d,从两组各取12枚细胞-载体复合物植入裸鼠皮下,术后30d取材观察。结果发现rAAV-hBMP-2转染的MSCs成功表达目的基因。RP制备的PLGA载体具有良好的空间结构,大孔及材料表面微孔孔径分别为300μm和3~5μm。体外培养3~5d,两组载体均复合生长着大量种子细胞。皮下埋植30d,A组植人物形成较为典型的软骨细胞及基质,Ⅱ型胶原蛋白表达阳性;同期B组植人物无软骨组织形成。A组聚酯材料面积百分率显著低于B组(P〈0.01)。结果表明RP结合载体材料表面修饰,能制备出兼具理想孔隙结构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组织工程支架载体,该载体高效复合rAAV—hBMP-2转染的MSCs为组织工程软骨构建创造有利条件。
马兴胡蕴玉颜永年熊卓吕荣王军徐新智李丹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
聚酯/磷酸三钙人工骨载体的表面修饰及不同骨移植材料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采用热致分相法(TIPS)与熔铸颗粒沥取法(SCPL),实验室条件下制备适宜组分配比(7∶3)的聚乳酸-聚羟乙酸/磷酸三钙[PLGA/TCP]复合人工骨载体[PLGA/TCP(L)];另外采用先进快速成形技术(RP)制备相同组分配比(7∶3)的PLGA/TCP(RP)复合材料。扫描电镜(SEM)观察人工骨载体的超微结构,并用I型胶原(ColI)对载体材料进行表面修饰。进而复合诱骨生长因子—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以制备出仿生活性人工骨。将PLGA/TCP(L)、PLGA/TCP(RP)、牛松质骨脱钙骨基质(DBM)、仿生活性人工骨及OsteoSet○R人工骨进行多种比较。结果发现,先进RP技术制备的PLGA/TCP(RP)大段人工骨载体结构明显优于实验室常规方法所制备的PLGA/TCP(L)载体。PLGA/TCP(L)载体、DBM、PLGA/TCP(RP)载体及OsteoSet○R人工骨的孔隙率分别为21·5%、70·4%、58·6%和0%,其中DBM和PLGA/TCP(RP)载体的孔隙率最高(P<0·01)。此外,RP制备的PLGA/TCP(RP)人工骨载体孔径大(350μm),并与天然DBM的孔径最为接近。PLGA/TCP(L)、PLGA/TCP(RP)人工骨载体经I型胶原表面修饰后[PLGA/TCP(L)-ColI、PLGA/TCP(RP)-ColI],明显改善其对bBMP的亲和力,人工骨载体表面及孔隙内对bBMP的复合能力明显增强,仿生活性人工骨[PLGA/TCP(L)-ColI-bBMP、PLGA/TCP(RP)-ColI-bBMP]的制备效率亦显著提高。其中采用先进RP技术结合载体材料表面修饰新工艺研制的PLGA/TCP(RP)-ColI-bBMP仿生活性人工骨具有与天然骨最接近的空间三维结构,并含有关键的成骨活性因子,因此具有更为广阔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马兴胡蕴玉吴小明颜永年熊卓吕荣王军李丹徐新智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聚酯孔隙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