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ZCX3-SW-448)

作品数:2 被引量:42H指数:2
相关作者:何永彬文安邦张信宝谭卫林冉景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云南大学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示踪
  • 1篇示踪研究
  • 1篇土壤
  • 1篇土壤侵蚀
  • 1篇土壤侵蚀研究
  • 1篇剖面
  • 1篇洼地
  • 1篇喀斯特峰丛洼...
  • 1篇喀斯特山地
  • 1篇峰丛
  • 1篇峰丛洼地
  • 1篇^137CS
  • 1篇沉积剖面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贵州茂兰国家...

作者

  • 2篇张信宝
  • 2篇文安邦
  • 2篇何永彬
  • 1篇严冬春
  • 1篇李豪
  • 1篇白晓永
  • 1篇冉景丞
  • 1篇谭卫林

传媒

  • 1篇地球与环境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2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西南喀斯特山地的土壤侵蚀研究探讨被引量:36
2009年
西南喀斯特山区具有独特的喀斯特土壤特征与土壤侵蚀的环境效应,普遍面临着因土壤侵蚀导致的"石漠化"问题。已有研究认为,在气候、地质地貌、植被和人为活动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以混合侵蚀方式进行。但由于对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过程的认识不同,致使研究者得出土壤侵蚀强度差异较大的研究结果。有关喀斯特土壤侵蚀系统研究重点应该在土壤侵蚀机制、土壤侵蚀分级强度与土壤合理流失量等方面开展研究。
何永彬张信宝文安邦
关键词:土壤侵蚀研究喀斯特山地
贵州茂兰峰丛森林洼地泥沙堆积速率的^137Cs示踪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选择黔南峰丛洼地区的茂兰自然保护区的坡格森林洼地典型小流域,进行了泥沙堆积的137Cs示踪研究。(1)坡格森林洼地底部的土壤剖面属于农耕地剖面。(2)受岩土分布、微地形和土壤异质性的影响,137Cs初始沉降后的再分布不均匀,137Cs面积活度变异系数为1.54。相同组成特征的地块内部样点137Cs面积活度变异系数变化为0.36~0.54,变异相对较小。但137Cs面积活度不能表征土壤侵蚀状况。(3)典型沉积剖面B-1的单一137Cs峰值浓度出现在14~16cm,高浓度137Cs均匀分布深度小于当地犁耕层厚度20cm,说明1963年以来坡格森林洼地的堆积速率接近于0。
何永彬李豪张信宝白晓永严冬春文安邦冉景丞谭卫林
关键词:沉积剖面喀斯特峰丛洼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