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08JK325)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晓昌李志华谭周权吴杰郭强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污泥
  • 2篇活性污泥
  • 2篇耗氧速率
  • 1篇氧化菌
  • 1篇真菌
  • 1篇丝状真菌
  • 1篇自养
  • 1篇自养菌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活性
  • 1篇微生物来源
  • 1篇细菌
  • 1篇硝化
  • 1篇硝化菌
  • 1篇颗粒污泥
  • 1篇好氧
  • 1篇好氧颗粒
  • 1篇好氧颗粒污泥
  • 1篇氨氧化
  • 1篇氨氧化菌

机构

  • 3篇西安建筑科技...

作者

  • 3篇李志华
  • 3篇王晓昌
  • 2篇张婷
  • 2篇刘芳
  • 2篇郭强
  • 2篇吴杰
  • 2篇谭周权
  • 1篇李宁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采用不同微生物来源培养真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试验分别接种普通活性污泥、酵母浸粉和土壤三种不同的方法用SBR反应器培养真菌,使其成为活性污泥中的优势菌群,为纤维素乙醇发酵提供新的糖化途径。试验观察发现接种土壤上清液培养真菌是效果最好的一种方式,污泥中的酵母菌菌落数达到4.83×105个/mg污泥,分别是普通活性污泥和酵母浸粉的69倍和3.47倍;而丝状菌菌落数可达到4.6×104个/mg污泥,分别是上述两种方法的16倍和7.7倍。采用土壤培养的污泥絮体较大、不规则、松散,菌丝很长,呈单体手状分布,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率较高,分别达到80%和30%。实验还从微生物动力学参数耗氧速率间接指示真菌数量的百分比在三种情况下逐渐增多。
李宁李志华王晓昌
关键词:丝状真菌耗氧速率
选择性抑制技术测定活性污泥细菌、真菌活性分布的适用性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采用放线菌酮和硫酸链霉素作为真菌、细菌抗生素以抑制其活性,以基质诱导耗氧速率为考察指标,以好氧污泥、土壤污泥以及厌氧污泥为研究对象,对选择性抑制技术测定活性污泥中细菌、真菌分布的适用性进行了系统评估.随抗生素的投加,好氧污泥和土壤污泥的耗氧速率减小,厌氧污泥的耗氧速率反而增大,此方法对厌氧污泥不适用.当放线菌酮为1mg/g、硫酸链霉素为2mg/g时,抗生素对好氧污泥的抑制功效即D值为1,但并不能通过改变投药量使土壤污泥D值接近于1,说明所用抗生素对好氧污泥活性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而对土壤污泥活性抑制不具选择性.结果表明,选择性抑制技术能够用于测定好氧活性污泥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分布,但也存在着抗生素抑制作用失效、不完全抑制和实验结果精确度不高等问题,因此需要在抗生素选择、微生物活性指标选择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李志华刘芳郭强谭周权吴杰张婷王晓昌
关键词:耗氧速率微生物活性
自养菌污泥致密过程及其污水处理特性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采用无机碳作为基质在SBR反应器内培养好氧颗粒污泥,考察了氨氧化菌(AOB)、硝化菌(NOB)在颗粒密实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对颗粒化的影响.研究发现自养菌形成的颗粒污泥极为密实,其密度高达1.06 g/mL,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棒状菌是其优势菌群.出水的氨氮、亚硝酸氮及硝酸氮浓度分别为4.5-15.2 mg/L、10.2-20.3 mg/L和17.9-30.1 mg/L,氨氮的去除率为78%-92%.通过分析反应器内不同形态氮的变化曲线及变化速度,发现在实验初期较短的沉淀时间是AOB富集的主要因素,且颗粒的形成与AOB的富集无明显的相关性.与此相反,硝化速率与颗粒的形成有明显的相关性,颗粒形成有利于固定NOB,其代谢产物可以促进颗粒稳定化,因此,颗粒化与NOB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另外,本研究还发现自养反硝化作用随着颗粒的形成而逐步得以强化.
李志华郭强吴杰张婷谭周权刘芳王晓昌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自养菌活性污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