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G063)
- 作品数:10 被引量:42H指数:5
- 相关作者:成雪敏李柏山张应军蒋卫平肖慧芬更多>>
- 相关机构:怀化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社会学建筑科学更多>>
- 侗族风雨桥装饰艺术探析被引量:6
- 2017年
- 风雨桥是侗族传统建筑中的瑰宝,是建筑技术与装饰艺术的集中体现,是侗族劳动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建筑中的艺术珍品。在大量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侗族风雨桥的装饰技艺、艺术特征展开论述,解读其深层的文化意蕴,探析侗族风雨桥装饰艺术文化内涵。
- 蒋卫平
- 关键词:风雨桥装饰艺术艺术特征文化内涵
- 侗锦创意转化与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以通道侗锦文化为基础,以文创设计为驱动,将侗锦相关文化进行设计产品转化,精准扶贫,建设侗锦创意转化与扶贫产业示范基地是十分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可从"侗锦文化研究中心"、"创意设计服务平台"、"侗锦文化产业园"和"产业化与推广平台"四个方面进行内容建设。侗锦创意转化与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对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准扶贫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 肖慧芬
- 关键词:扶贫
- 挑的是图纹 绣的是愿景——花瑶挑花图纹构成形式心理探析
- 花瑶筒裙挑花以其浓郁的民族艺术特色与绝妙的民间手工工艺被誉为我国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之瑰宝,堪称民间工艺美术之绝品。奇妙的图纹创意与构思、自由的纹样布局与组构折射了老瑶山人质朴的民俗、情感、精神、意愿等心理诉求,是老瑶山...
- 成雪敏刘琼
- 关键词:挑花艺术形式
- 文献传递
- 武陵山片区竹编文化传承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从武陵山片区竹编历史文化传承体系入手,提出了"竹编文化传承场"这一概念,并从自然传承场、家庭传承场、企业传承场和校园传承场四个层面对其进行了廊清和诠释。
- 张应军李柏山
- 关键词:传承体系
- 湖湘竹编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湖湘竹编文化历史悠久。竹编工艺的传承方式有家族传承、师徒传承、企业培训传承、学校培养传承等;竹编工艺的创新体现在创新主题、器物造型、功能需要、编织技艺等方面。探讨湖湘竹编文化及其传承与创新,对弘扬湖湘竹编文化,推进现代湖湘竹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张应军王幼凡
- 关键词:传承
- 苗族数纱纹样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7年
- 苗族数纱是一门独特的民族民间工艺,古朴的苗民在悠悠千年中创造出这种独特别致的艺术形式。数纱纹样极富活力,实现了抽象与具象艺术的完美结合,其色彩鲜艳古朴,图案多为神秘古老的几何图形和栩栩如生的万物形象,不仅极富艺术价值同时其经济价值也不可小觑。
- 肖慧芬
- 关键词:苗族现代艺术设计
- 探苗族银饰手工锻制中的拉丝艺术
- 苗族银饰以其特有的文化意蕴与精湛的工艺堪称穿戴在身上的艺术。银饰中奇特的组构锻制、纷繁的造型技艺形成强有力的视觉冲击。苗族银饰中的拉丝技艺,造型元素丰富、艺术感染力强,呈现出了一个瑰丽多彩的艺术空间,展示出苗族人民丰富的...
- 刘琼成雪敏
- 关键词:银饰拉丝
- 文献传递
- 论新媒体视域下的湘西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被引量:5
- 2017年
- 湖南湘西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同时也是我国众多国家级、省级传统手工艺等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聚集地。新媒体视域下,现代工业化对湘西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为迎接这个挑战,我们可以建立线下工艺品美术馆,同时注重工艺人才储备以及旅游产业的革新,如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开设湘西传统工艺类的课程,提升居民的文化自觉;加快湘西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研究成果的数字化进程等,这对湘西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蒋卫平
-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 侗锦图案文化内涵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侗锦是侗族人民不可缺少的传统生活用品,是侗族服饰中具有标识性的符号。侗锦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图案丰富、民族特色鲜明,象征着侗族妇女的勤劳与智慧,承载着种族繁衍与民族兴旺的美好期盼,是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侗锦为例,着重分析侗锦图案形式独特、内容丰富、多元交融的特点,从族群之精神、民俗之载体、生活之愿景以及形式之语境四方面阐述其所蕴含的的文化内涵。
- 刘琼刘琼
- 关键词:图案文化内涵
- 窗雕上的祝福:镇远付家大院窗雕图形纹饰寓意解读
- 2017年
- 窗雕,在五溪流域各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中作为重要的装饰装修纯手艺的表现手段,构筑象征、寓意、祈望传统的意匠特征。贵州镇远付家大院的窗雕,利用质朴的木材料以及恰当运用雕刻技艺进行工艺加工,"晕染"出建筑风格与艺术形式协调与统一的完美境界,有机地将宗教理念、民俗信仰、道德念、人生念和审美意识等附丽于其图形纹饰之中,传递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的信息。对具有传承性、地域性、互渗性的"窗雕"建筑装饰装修文化艺术的研究,对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意义深刻。
- 李柏山成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