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YPH08073)
-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 相关作者:周雁高波沃玉进刘全有彭勇民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石油化工联合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凯里残余油气藏多期成藏的地球化学示踪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凯里地区油气显示众多,已在虎庄及邻区多口井获得低产油气流,在奥陶系—二叠系剖面露头见到丰富的油气苗及沥青显示,油、气、沥青在多套储层共生,揭示该残余油气藏为多期成藏、后期改造的产物。在对凯里及邻区多套储层沥青和油苗的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烃源岩的热演化史、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自生伊利石K–Ar法定年等手段,对该区的成藏期次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凯里残余油气藏经历了加里东晚期小规模的油气成藏及破坏、海西期的大规模油气成藏、印支期—早燕山期古油藏因高温裂解而发生油气转化及二叠系原油充注、燕山中期以来油气藏遭受大规模破坏的成藏及改造过程。
- 高波周雁沃玉进刘全有袁玉松
- 关键词:储层沥青油苗地球化学成藏期次
- 贵州麻江古油藏成藏期次被引量:12
- 2012年
- 麻江古油藏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海相古油藏之一,但目前关于其成藏的时间尚没有统一的认识。在本次研究中,详细分析了储层沥青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以此为基础,对麻江古油藏的成藏期次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储层沥青的饱和烃色谱图正构烷烃分布完整,但基线明显上凸且存在25-降藿烷,这揭示出麻江古油藏至少存在两期原油充注;奥陶系-泥盆系储层沥青来自相同的烃源岩,表明该区最大规模的原油充注发生在泥盆系沉积之后。应用储层流体包裹体测温与自生伊利石钾氩法定年,结合烃源岩的热演化史进行了成藏期次研究。结果表明,麻江古油藏经历了加里东晚期的小规模成藏及破坏、海西期大规模油气成藏、印支期油气转化及燕山期大规模破坏的演化过程,其中海西期是其主要成藏期。
- 高波沃玉进周雁彭勇民刘全有李双建
- 关键词:储层沥青地球化学成藏期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