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W01018)
-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智宏刘雪东石亚超李凤生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工业学院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 超细凹凸棒土机械化学法表面改性及其在LLDPE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使用搅拌球磨机,利用机械化学法,以硬脂酸作为改性剂,对凹凸棒土进行超细粉碎与表面改性一体化试验,优化工艺条件下改性凹土粉体的活化指数可达0.97,粉体中位径d50为0.64μm。凹土改性前后的红外谱图对比说明硬脂酸与凹土粉体表面产生化学吸附。将改性凹土作为填充剂加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在改性凹土的填充量为6%时,拉伸强度比同填充量的未改性凹土提高28.3%,断裂伸长率提高了12.2%。截面形貌分析图谱表明,改性凹土和基体树脂间建立起牢固的界面结合,边缘过渡平滑,复合材料相关力学性能得到改善。
- 张智宏石亚超刘雪东
- 关键词:凹凸棒土机械化学法表面改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 粉体撞击流超细粉碎与表面改性研究被引量:16
- 2002年
- 采用撞击流技术 ,实现粉体的超细粉碎与表面有机化改性工艺于一体。阐述撞击流超细粉碎与表面改性装置的流程特点及工作机理。用硬脂酸作为改性剂 ,对重质碳酸钙进行超细粉碎与表面改性研究 ,研究系统中工质压力、加料速度、改性剂用量等参数对改性粉体性能的影响。通过测定改性粉体的活化指数、红外图谱及其在液体石蜡中的粘度变化 ,证明改性粉体的改性效果良好 ,试验流程及装置具有可行性。
- 刘雪东李凤生张智宏
- 关键词:粉体撞击流超细粉碎表面改性重质碳酸钙
- 凹凸棒石黏土超细粉碎及表面改性一体化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以硬脂酸作为改性剂、六偏磷酸钠作为助磨剂,采用搅拌球磨机对凹凸棒石黏土进行超细粉碎与表面改性一体化研究。探讨了搅拌转速、改性时间、球料比、改性剂用量及助磨剂用量对超细粉碎及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得到优化工艺条件:搅拌转速为750 r/m in,改性时间为40 m in,球料质量比为4∶1,改性剂硬脂酸的加入质量为凹凸棒石黏土质量的4%,助磨剂六偏磷酸钠的加入质量为凹凸棒石黏土质量的0.5%。在优化工艺条件下,改性凹凸棒石黏土粉体的活化指数可达0.97,吸油值为0.34 mL/g,产品粉体中位径d50为0.64μm。通过对改性前后粉体的红外光谱比较,说明了凹凸棒石黏土机械力化学超细粉碎与表面改性的机理,以及其可行性。
- 张智宏石亚超刘雪东
- 关键词:搅拌球磨机凹凸棒石黏土超细粉碎表面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