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BS2007045)

作品数:8 被引量:47H指数:5
相关作者:邱海波杨毅刘火根黄英姿吴晓燕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135”重点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通气
  • 5篇综合征
  • 5篇窘迫综合征
  • 5篇呼吸窘迫
  • 5篇呼吸窘迫综合...
  • 4篇机械通气
  • 4篇急性呼吸
  • 4篇急性呼吸窘迫
  • 3篇通气机
  • 3篇急性呼吸窘迫...
  • 3篇辅助通气
  • 2篇神经调节辅助...
  • 2篇通气机撤除法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膈肌
  • 2篇慢性
  • 2篇慢性阻塞性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疾病

机构

  • 8篇东南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8篇杨毅
  • 8篇邱海波
  • 7篇刘火根
  • 7篇黄英姿
  • 6篇吴晓燕
  • 5篇黄东亚
  • 3篇刘玲
  • 3篇刘松桥
  • 2篇郭伟光
  • 2篇吴爱萍
  • 2篇汤睿
  • 1篇潘纯
  • 1篇徐晓婷
  • 1篇刘军
  • 1篇杨从山
  • 1篇蒋大伟

传媒

  • 3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年份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神经调节辅助通气对ARDS机械通气同步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 探讨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同步性的影响.方法 盐酸吸入法复制兔ARDS模型,充分肺复张后,随机分为压力支持通气组(PSV组)和NAVA通气组(NAVA组).观察两组在机械通气0、1、2、3 h时的吸气触发、吸呼气转换以及通气支持程度指标.结果 NAVA组的吸气触发延迟时间低于PSV组(P<0.05);在通气0、1、2、3 h时,NAVA组的吸气触发延迟时问均低于PSV组(P<0.05);通气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吸气触发延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V组的无效触发指数为(17.7.4±13.7)%,而在NAVA组未见无效触发.PSV绀吸呼气转换延迟时间明显低于NAVA组(P<0.05);在通气0、1、2、3 h时,PSV组的吸呼气转换延迟时间均低于NAVA组(P<0.05).通气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吸呼气转换延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支持程度:NAVA组气道峰压(Ppeak)与膈肌电位峰值(peak EAdi)呈显著上E相关(r=0.86±0.07,P<0.05);PSV组Ppoak与peak EAdi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与PSV相比,NAVA更能改善ARDS机械通气同步性.
黄东亚黄英姿吴晓燕刘火根杨毅邱海波
关键词:肺通气呼吸窘迫综合征
膈肌紧张性电位指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气末正压选择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利用膈肌紧张性电位(tonic diaphragm electrical activity EAdi,TonicEAdi)选择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呼气末正压(PEEP)的可行性。方法盐酸吸入法复制兔ARDS模型,充分肺复张后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TonicEAdi组和氧合法组,分别利用TonicEAdi法或氧合法选择PEEP,观察TonicEAdi组与氧合法组PEEP及其对呼吸力学以及气体交换的影响。两独立样本的比较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PEEP:TonicEAdi组为(10.7±1.4)cmH2O(1cmH2O=0.098kPa),氧合法组为(10.0±2.8)cmH2O,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呼吸力学:PEEP选择后,与氧合法组比较,TonicEAdi组在潮气量(VT)、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均压(Pmean)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气体交换:PEEP选择后,与氧合法组比较,Tonic EAdi组在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onic EAdi可以用来指导ARDS PEEP的选择。
黄东亚黄英姿吴晓燕刘火根潘纯杨毅邱海波
关键词:呼气末正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氧合指数肺复张
肺牵张反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肺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 观察肺牵张反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兔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盐酸吸入法复制兔ARDS模型,应用神经电活动辅助通气(NAVA)进行机械通气,潮气量(VT)维持6 mL/kg,膈肌电活动(EAdi)法选择呼气末正压(PEEP),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1)假手术(Sham)组(5只);(2)迷走神经离断(VAG)组(5只).观察在基础状态、ARDS成模、机械通气1,2,3 h时的气体交换及呼吸力学指标.测定肺通透性、病理以及炎症反应指标.结果 机械通气2,3 h,VAG组氧合指数(PaO2/FiO2)显著低于Sham组(P<0.05).在机械通气1,2,3 h时,VAG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Sha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G组VT、气道峰压(Ppeak)及平均气道压(Pm)均显著高于Sham组(P<0.05).机械通气3 h,与Sham组相比,VAG组死腔分数(VD/VT)、肺弹性阻力(Ers)明显升高,肺静态顺应性(Cst)明显降低(P<0.05).与Sham组相比,VAG组肺组织湿/干质量(W/D)、肺损伤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髓过氧化物酶(MPO)及丙二醛(MDA)含最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离断迷走神经加重ARDS肺损伤,维持完整肺牵张反射对ARDS具有肺保护作用.
吴晓燕黄英姿杨毅刘火根黄东亚汤睿邱海波
关键词:迷走神经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力学机械通气
神经电活动辅助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人机同步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观察神经电活动辅助通气(NAVA)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人机同步性的影响。方法以2008年1月至6月入住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ICU18例ARDS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选择NAVA或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进行通气,通气支持水平分4步递增。PSV压力支持水平从5(31/1H2O(1cmH2O=0.098kPa)开始,每5min增加5cmH2O,分别为5、10、15、20cmH2O。NAVA支持水平每5min增加0.2—1.00cmH2O/μV,使NAVA中通气支持水平分别与PSV4个压力支持水平相当,观察不同支持条件下(PSV1~PSV4及NAVA1—NAVA4)人机同步性、呼吸肌负荷、血流动力学以及呼吸力学等指标。结果(1)吸气触发:①触发延迟时间:随着支持水平增加,PSV中触发延迟时间明显延长(P〈0.05),而应用NAVA通气时触发延迟时间无明显延长。与相同支持水平的PSV比较,应用NAVA的触发延迟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②无效触发:随着PSV支持水平增加,无效触发明显增加,PSV1时无效触发2.3%,PSV4时无效触发为22%(P〈0.05)。应用NAVA时,不同支持水平下,均未见无效触发。(2)吸/呼气转换:随着支持水平增加,PSV中吸/呼气转换延迟时间明显延长(P〈0.05),而应用NAVA通气时吸/呼气转换延迟时间无明显延长。与相同支持水平的PSV比较,应用NAVA时l骖}/呼气转换延迟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3)通气支持幅度(潮气量):PSVl和NAVA1的潮气量分别为(361±121)ml和(361±69)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NAVA3和NAVA4时的潮气量分别为(417±71)m1和(427±80)ml,明显低于PsV3和PSV4时的潮气量[分别为(604±141)ml和(675±108)ml,均P〈0.05]。(4)呼吸肌负荷:随着支持水平增加,应用NAVA和PSV通气的膈肌电活动幅度、食管压力时间乘积均逐渐降低(P〈0.05)。在相同支持
吴晓燕黄英姿杨毅刘松桥刘火根邱海波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
评价膈肌功能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 探讨神经机械耦联指数(NMC)和神经通气耦联指数(NV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撤机的指导价值.方法 以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入住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行机械通气超过24 h,且考虑撤机的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撤机成功与否分为撤机成功组与撤机失败组.具备撤机条件后行自主呼吸试验(SBT)30 min,监测SBT0、5、30 min时膈肌电活动(Edi)、NMC、NVC、NVC × NMC、呼吸浅快指数(f/Vt)及口腔闭合压(P0.1).结果 1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撤机成功组6例,撤机失败组10例.(1)Edi对撤机失败的预测价值:SBT30 min时,撤机失败组Edi明显高于撤机成功组,其预测撤机失败的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7(P<0.05).(2)NVC、NMC对撤机的判断:SBT 5、30 min时撤机成功组NVC、NMC均高于撤机失败组.SBT 30 min时,NVC预测撤机失败的AUC为0.850(P<0.05),NMC预测撤机失败的AUC为0.800(P>0.05).(3)NVC×NMC对撤机失败的预测:SBT 30 min时预测撤机失败的AUC为0.850(P<0.05),以NVC×NMC<39 em H2O·ml·μV-2(1 em H2O=0.098 kPa)为临界值时,其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83.3%.(4)f/Vt、f/Vt×P0.1对撤机的预测:SBT 时,f/Vt、f/Vt×P0.1均不能预测撤机失败.结论 Edi、NVC、NVC×NMC对COPD患者撤机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刘火根刘玲汤睿郭伟光黄英姿杨毅刘松桥吴爱萍黄东亚吴晓燕邱海波
关键词:通气机撤除法
机械通气时间对机械通气撤机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时间对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人住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ICU行机械通气超过24h,且准备撤机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机械通气时间分为机械通气≤3d组(A组)及机械通气〉3d组(B组)。行自主呼吸实验(SBT)30min,监测SBT 0、5及30min时膈肌电位(Edi)、神经肌肉强度指数(NMS)、神经机械耦连指数(NMC)及神经通气耦连指数(NVC)等膈肌功能指标。结果44例患者纳入研究,A组患者25例(56.8%),B组患者19例(43.2%)。①SBT0min时A、B两组患者间Edi、NMS、NMC及NV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SBT5min时B组患者Edi和NMS显著高于A组。③SBT30min时B组患者Edi显著高于A组[(23±11) μV比(15±8) μVP〈0.05];与A组患者NMS相比,B组患者NMS显著增高[(598±309)μV·cpm比(363±224)μV·cpm](P<0.05),而B组患者NVC则明显低于A组。结论SBT30min时机械通气〉3d的患者膈肌收缩能力、耐力均下降;提示机械通气时间增加可能是导致膈肌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
郭伟光刘火根刘玲黄英姿杨毅邱海波
关键词:机械通气时间膈肌功能
神经调节辅助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兔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 探讨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对ARDS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VIDD)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2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容量控制通气组(VC组)、压力支持通气组(PSV组)和NAVA通气组(NAVA组),每组5只.VC、PSV及NAVA组在机械通气4 h后取膈肌标本,对照组麻醉后立即取膈肌标本.测定各组膈肌中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观察各组膈肌纤维病理结构的改变.结果 (1)丙二醛:NAVA组膈肌中丙二醛含量为(0.28±0.19)nmol/mg,与对照组的(0.15±0.06)nmol/mg、PSV组的(0.30±0.11)nmol/m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730,P>0.05);VC组膈肌中丙二醛含量为(0.40±0.16)nmol/m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SOD:NAVA组膈肌中SOD含量为(94±9)U/mg,与对照组的(111±12)U/mg、PSV组的(93±4)U/m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4.422,P>0.05);VC组膈肌中SOD含量为(80±21)U/m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GSH:NAVA组膈肌中丙二醛含量为(5.6±1.0)mg/g,与对照组的(5.3±1.0)mg/g、PSV组的(4.5±1.2)mg/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01,P>0.05);VC组膈肌中GSH含量为(3.3±1.7)mg/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光镜观察:VC组出现肌纤维变性、坏死,部分肌纤维萎缩;NAVA、PSV组以及对照组肌纤维形态基本正常.(5)电镜观察:VC组肌原纤维断裂,线粒体肿胀;NAVA组、PSV组以及对照组超微结构无明显异常.(6)膈肌纤维横截面积:NAVA组平均肌纤维横截面积(像素)为2573±278,与对照组的3070+175、PSV组的2508±6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75,P>0.05);VC组Ⅱ型肌纤维横截面积为2210±9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77±187(P<0.05).结论 与控制通气相比较,NAVA可减轻ARDS膈肌氧化应激、膈肌萎缩和膈肌结构损伤,NAVA较控制通气更能预防VIDD
黄东亚刘军吴晓燕刘火根吴爱萍蒋大伟杨毅邱海波
电脑智能脱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脱机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比较电脑智能脱机、自主呼吸试验(SBT)和经验脱机3种脱机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脱机时间和脱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2005年3月至2008年5月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68例收住重症医学科(ICU)的COPD机械通气患者纳入观察。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电脑智能组(24例)、SBT组(24例)和经验组(20例)进行脱机。记录每位患者的脱机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脱机成功率、住院生存率和机械通气的相关并发症。脱机成功标准为脱机拔管48h以上未再插管进行机械通气。结果电脑智能组的脱机时间和总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低于经验组(P=0.002,0.002),但与SB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0,0.573)。SBT组ICU住院时间(7.5d)明显短于经验组(82.5d)(P=0.015),但SBT组和电脑智能组(8.0d)以及经验组和电脑智能组比较ICU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脑智能组脱机成功率为88.3%,明显高于经验组(50.0%)(P=0.02),但与SBT组(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U住院生存率和总住院生存率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插管率、自行拔管率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率三组间差异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脑智能脱机法较经验法能明显提高脱机成功率,但与SBT法相比无优势。
徐晓婷刘玲杨毅黄英姿刘松桥杨从山邱海波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通气机撤除法机械通气脱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