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174019)

作品数:5 被引量:200H指数:5
相关作者:万永革沈正康甘卫军李铁明任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地震
  • 3篇大地震
  • 2篇东昆仑
  • 2篇东昆仑活动断...
  • 2篇断裂带
  • 2篇应力触发
  • 2篇裂带
  • 2篇活动断裂带
  • 1篇地壳
  • 1篇地震矩
  • 1篇地震危险
  • 1篇地震危险性
  • 1篇地震预测
  • 1篇地震震源
  • 1篇东昆仑断裂
  • 1篇东昆仑断裂带
  • 1篇断层
  • 1篇断层参数
  • 1篇应力
  • 1篇应力变化

机构

  • 7篇中国地震局
  • 1篇防灾技术高等...
  • 1篇中国科学院力...

作者

  • 7篇沈正康
  • 6篇万永革
  • 5篇甘卫军
  • 3篇李铁明
  • 2篇徐杰
  • 1篇余怀忠
  • 1篇尹祥础
  • 1篇任群
  • 1篇齐福荣

传媒

  • 2篇中国地震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华北地区M_S≥6.5级地震震源断层参数的研究被引量:16
2007年
本文根据地震和地震构造等资料,研究华北地区公元1300年以来MS≥6.5级地震的发震断裂的基本参数.利用1966年以来隆尧、海城、渤海和唐山等有仪器记录的地震的相关参数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了地震烈度Ⅷ度区长轴长度与余震区长轴长度的回归关系式及震级与震源体破裂长度的回归关系式.用余震区长轴长度代替震源体的破裂长度,从而给出各次地震的震源断层破裂长度.利用地震测深的地壳结构构造剖面、地震序列的震源分布、壳内低速层和地壳上部的构造、盆地构造与居里面分布和已知地震震源分布等资料推断了震源破裂的上下界.基于一定的合理假定推导出了断层滑动角的估计方法,并应用于本研究区,得出了各次事件的断层滑动角.
李铁明沈正康徐杰万永革
关键词:震源断层
东昆仑活动断裂带大地震之间的弹性应力触发研究被引量:19
2003年
1937年以来沿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断裂带发生了5个MS≥7的地震:1937年MS7.5花石峡地震,1963年MS7.1都兰地震,1973年MS7.3玛尼地震,1997年MW7.5玛尼地震和2001年MW7.8昆仑山口西地震.研究了大地震之间的应力转移和断层相互作用,计算了弹性半空间介质中地震断层错动在后续地震破裂面上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结果表明,前面4个地震均造成后续地震的库仑破裂应力增加,有利于后续地震的发生.昆仑山口西地震之后应力变化场的计算表明东昆仑断裂中段的东大滩-西大滩段的库仑破裂应力显著增加,变化值达0.006~0.02MPa,预示着这一地区地震危险性的增加.
万永革沈正康甘卫军齐福荣
关键词:东昆仑断裂带应力触发
华北强震序列中积累应力变化场演化及地震发生研究
<正> 近年来地震产生的应力场对后续地震影响的研究丁作得到普遍关注(Harris,1998;Stein,1999),相关的研究工作在世界各地迅速展开。大部分地震产生的静态应力变化对其余震和(或)后续大地震具有触发作用(H...
沈正康万永革甘卫军李铁明徐杰
文献传递
华北地区700年来地壳应力场演化与地震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7
2004年
目前地震断层相互作用问题已引起地震学家的广泛关注。许多研究表明一条断层的破裂可以影响附近其他断层趋于破裂的进程 ,两条断层间的确切作用取决于它们的相对位置、破裂机制、错动量和介质力学性质。本研究给出了华北地区 70 0年来由于长期构造加载及地震断层错动导致的累积库仑破裂应力变化 (ΔCCFS)的演化过程。长期构造加载场由GPS观测得到的地壳平均应变率场给出。关于历史地震断层破裂参数的估算 ,根据的是华北地区有现代仪器记录的大震资料归算地震烈度与断层破裂长度、震级和地震矩的统计关系 ;根据地质调查得到的地震断层走向、倾角以及本地区的构造应力场方向估计滑动角。考虑粘弹性成层介质地壳模型 ,计算长期构造加载和地震形变 (同震及震后介质粘弹性驰豫变形 )造成的累积应力场变化。将累积应力场变化投影到后续地震断层面和滑动方向上得到ΔCCFS ,并研究其对后续地震发生的触发作用。对 130 3年以来华北地区发生的 4 9个M≥ 6 5地震研究结果表明 :ΔCCFS对 4 8个后续地震中的 38个有触发作用 ,触发率达到 79 2 %。应用当今累积应力场变化于华北地区 130 3年~ 2 0 0 3年发生的M≥ 5地震 ,我们发现触发率达到 75 5 % ,于 1976年以来发生的M≥ 5地震触发率达 82 1%。
沈正康万永革甘卫军李铁明曾跃华
关键词:地震危险性
东昆仑活动断裂带大地震之间的黏弹性应力触发研究被引量:137
2003年
对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破裂带大地震之间的应力转移和断层相互作用进行研究 .考虑 1937年以来沿此破裂带发生的 5个M≥ 7的地震 :1937年M7.5花石峡地震 ,196 3年MS7.1都兰地震 ,1973年MS7.3玛尼地震 ,1997年MW7.5玛尼地震和 2 0 0 1年MW7.8可可西里地震 ,模拟了黏弹性成层介质中地震断层错动产生的应力演化过程 ,并计算了在后续地震破裂面上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 .结果表明 ,前面 4个地震均造成 2 0 0 1年可可西里地震断层面上库仑破裂应力的增加 ,并且中地壳和下地壳的黏弹性松弛效应使得库仑破裂应力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强 .在计算过程中定量估计了可可西里地震发生时前面 4个地震同震形变和黏弹性松弛导致可可西里地震破裂面上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之间的比值 ,发现前 3个地震由黏弹性松弛造成的变化远远大于同震形变所造成的变化 .可可西里地震之后应力场的模拟表明东昆仑断层中段的东大滩 -西大滩断层段 (位于可可西里地震破裂以东及都兰地震以西 )的库仑破裂应力显著增加 ,变化值达 0 .0 5~ 0 .1MPa ,预示这一地区地震危险性的增加 .
沈正康万永革甘卫军曾跃华任群
关键词:断裂带黏弹性应力触发大地震
应力积累、加卸载响应比及地震预测
<正> 地震问题一直是科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准确预测地震已经成为全社会的迫切需求。然而,地震预测又是现今国际社会公认的最富挑战性的科学难题之一,而地壳介质中所包含的大量未知因素更增加了问题的难度,目前虽然在理论研究、观测...
余怀忠沈正康尹祥础
文献传递
华北地区大地震矩释放率和GPS应变率的一致性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GPS测量技术可以在较大地区范围内获得高精度地壳形变速率。稳定的应变速率提供了精确确定地震活动率的机会。本文运用Kostrov(1 974)的公式将经平滑的华北地区应变速率转化为矩释放率 ,并与运用 1 30 3年洪洞地震以来的地震目录计算的矩释放率进行比较 ,发现两者之比南北向为 60 6% ,东西向为 68 9% ,北东剪切分量为 1 0 4 1 %。近似为 1的比率表明了GPS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万永革沈正康甘卫军王爱军
关键词:地震矩震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