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3046)

作品数:56 被引量:355H指数:11
相关作者:崔建美田福玲李旗马树祥李雪青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联合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河间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唐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哮喘
  • 18篇支气管
  • 17篇气管
  • 16篇支气管哮喘
  • 15篇针刺
  • 10篇对刺
  • 9篇肺组织
  • 8篇中风
  • 7篇鼠肺
  • 7篇大鼠肺组织
  • 6篇眩晕
  • 6篇脑中风
  • 6篇感觉性
  • 5篇蛋白
  • 5篇慢性
  • 4篇穴位
  • 4篇血性
  • 4篇针灸
  • 4篇针灸防治
  • 4篇中风患者

机构

  • 29篇河北联合大学
  • 22篇华北理工大学
  • 4篇河间市人民医...
  • 2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秦皇岛市中医...
  • 1篇唐山市第四医...
  • 1篇唐山市第九医...
  • 1篇中国医药大学...

作者

  • 26篇崔建美
  • 23篇李旗
  • 23篇田福玲
  • 22篇王洪彬
  • 22篇李雪青
  • 22篇马树祥
  • 18篇郑德松
  • 17篇陈金铭
  • 10篇刘国荣
  • 7篇王凤玲
  • 4篇孙娜
  • 3篇孙亮
  • 3篇刘慧娟
  • 2篇武淑娟
  • 2篇高秀娟
  • 2篇刘丹丹
  • 2篇张士辉
  • 1篇宋思奇
  • 1篇郭振宇
  • 1篇朱立春

传媒

  • 8篇中华中医药学...
  • 4篇中医药学报
  • 4篇河南中医
  • 4篇时珍国医国药
  • 4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中国全科医学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中医外治杂志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2篇陕西中医
  • 2篇西部中医药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1篇2017
  • 7篇2016
  • 12篇2015
  • 20篇2014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消毒愈肌膏对糖尿病足感染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消毒愈肌膏对糖尿病足感染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足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各20例,试验组在患处外敷消毒愈肌膏和无菌油纱条外敷,对照组在患处应用无菌盐水,2组均用无菌纱布包扎,每2天换药1次,30天后观察疗效。在试验处理前、后,用灭菌盐水棉拭子蘸取其创面分泌物或脓液,做细菌培养并进行鉴定。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培养出病原菌14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7株,革兰氏阴性菌5株,真菌2株,单一菌感染10例,混合菌感染2例;对照组培养出病原菌46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20株,革兰阴性菌19株,真菌7株,单一菌感染12例,混合菌感染8例,2组病原菌株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消毒愈肌膏能有效控制糖尿病足感染,效果优于对照组。
李旗田福玲郑德松
关键词:糖尿病足
消毒愈肌膏对糖尿病足大鼠亚慢性毒性安全性评价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验证消毒愈肌膏的毒副反应及性质。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消毒愈肌膏低、中、高剂量组,制定糖尿病足皮肤溃疡创面模型。对照组:在患处应用无菌盐水,无菌纱布包扎,每2 d换药1次,观察8周。消毒愈肌膏低、中、高剂量组:将消毒愈肌膏按1 g/100 g体重分别给予低(100 mg/m L)、中(200 mg/m L)、高浓度(300 mg/m L)外敷于患处,无菌纱布包扎,每2 d换药1次,观察8周。给药期及停药后24 h,2周测大鼠体重、血常规、血液生化学、器官系数各指标,观察脏器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给药期及停药期各组大鼠体重增长正常,脏器系数、血液及血生化学指标无显著改变。结论:消毒愈肌膏对受试动物未有明显毒性作用,安全可靠。
李旗田福玲陈金铭刘国荣张文丽郑德松崔建美
关键词:安全性亚慢性毒性
消毒愈肌膏对糖尿病足患者创面肉芽组织VEGF/SDF-1a/CXCR4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消毒愈肌膏对糖尿病足患者创面肉芽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a(SDF-1a)/趋势化因子受体4(CXCR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6例糖尿病足患者依据Wagner分级法患者足部病变的范围及程度进行评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7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进行基础治疗抗感染、控制血糖、抗凝、清创术、引流术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外用消毒愈肌膏治疗,在治疗8周后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与Western blot检测创面肉芽组织VEGF/SDF-1a/CXCR4含量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治疗后2、4、8周治疗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创面肉芽组织VEGF/SDF-1a/CXCR4含量(IOD值)比较,及创面肉芽组织VEGF/SDF-1a/CXCR4蛋白表达比值比较,对照组均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结论消毒愈肌膏治疗作用可能与促进VEGF、SDF-1a及CXCR4蛋白表达有关,从而促进新血管生成,加快创面愈合。
李旗田福玲张文丽马慧芳关胜男
关键词:糖尿病足
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对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重心轴影响的研究
2014年
目的:观察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对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重心轴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未作其他相关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28 d,应用B-PHY型平衡功能检测训练系统进行检测:Mean X、Mean Y、Max-X、Max-Y、LSKG、SSKG、LFS体重分布系数和稳定性系数。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实验组Mean X、Mean Y、Max-X、Max-Y、LSKG、SSKG、LFS、体重分布系数和稳定性系数均有改善(P<0.05);而对照组LSKG、SI无明显变化,其余各项参数均有所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Mean X、Mean Y、Max-X、Max-Y、LSKG、LFS、SSKG、体重分布系数和稳定性系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有效的提高缺血性脑中风下肢平衡功能。
田福玲李旗刘国荣郑德松陈金铭马树祥崔建美王洪彬李雪青
关键词:脑中风
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对缺血性脑卒中下肢平衡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2014年
目的:通过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对缺血性脑卒中进行干预,观察下肢平衡功能变化。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上,未作其他相关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基础治疗上,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28 d,应用B-PHY型平衡功能检测训练系统进行检测:轨迹长、外周面积、单位面积轨迹长、左右偏移、矩形面积、体重分布系数和稳定性系数。结果:2组治疗前后比较,轨迹长、外周面积、单位面积轨迹长、左右偏移、矩形面积、稳定性系数、体重分布系数均有改善(P<0.01)。2组治疗后比较,除矩形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轨迹长、外周面积、单位面积轨迹长、左右偏移稳定性系数、体重分布系数,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有效的提高脑卒中下肢平衡功能。
田福玲李旗刘国荣郑德松陈金铭马树祥崔建美王洪彬李雪青
关键词:脑卒中
针刺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针刺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中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哮喘模型组、哮喘模型针刺组、哮喘针刺对照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给予相应干预后,采用细胞计数、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肺组织中炎症程度及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肺组织中c-fos蛋白的表达程度,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肺组织中TGF-β1的表达。结果:哮喘针刺组大鼠细胞计数中白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较哮喘模型组数量减少但较空白组多(P<0.05);哮喘模型针刺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较哮喘模型组减轻但较空白组重;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哮喘针刺组大鼠肺组织c-fos蛋白表达(IOD值)低于哮喘模型组(P<0.05)。结论:针刺可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大鼠炎症反应,能明显抑制c-fos的蛋白表达,针刺可能通过抑制c-fos蛋白表达而达到减轻支气管哮喘症状的目的。说明原癌基因c-fos与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有密切关系。
韩君萍李双赵叶杨金华虞跃跃孙娜崔建美
关键词:针刺支气管哮喘C-FOS
针灸治疗哮喘临床选穴规律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探讨临床针灸治疗哮喘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CNKI和VIP数据库,检索词为"哮喘"分别与"针灸""针刺""艾灸""电针""腹针""眼针""三棱针""芒针""皮肤针""皮内针""耳穴或耳针""头针""腕踝针""浮针""火针""敷贴""埋线""腧穴注射或水针""磁疗""拔罐""刮痧"等针灸方法进行组合检索。结果:针灸治疗哮喘应用频次最多的为膀胱经穴位,以五脏俞穴为主,其中肺俞、肾俞、脾俞应用频次较多。结论:目前临床上针灸治疗哮喘所选取的穴位以肺俞、定喘、大椎最为常见,经络主要集中在膀胱经、任脉和经外奇穴上。
田伟杨楠杨涛
关键词:眼针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腕踝针
加味取渊汤治疗痰热郁肺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和血清IL-6、TNF-α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加味取渊汤对痰热郁肺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的疗效以及对免疫功能、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122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观察组患儿西医治疗与对照组相同,并接受加味取渊汤治疗。连续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症状体征和痰热郁肺证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免疫功能以及血清IL-6、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症状体征、痰热郁肺证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08%显著高于对照组80.33%(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3+(59.87±8.04)%、CD4+(43.09±6.03)%明显高于对照组,CD8+(26.81±4.01)%以及血清IL-6(40.03±5.21)ng/L、TNF-α(43.90±6.33)ng/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56.11±7.94)%、(38.44±5.36)%、(30.45±5.23)%、(44.39±6.13)ng/L、(53.04±7.12)ng/L](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味取渊汤治疗痰热郁肺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的疗效显著,且可有效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以及抑制血清IL-6、TNF-α水平。
李英会张瑾杨环玮朱立春刘呈祥王凤玲
关键词: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取渊汤免疫功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针灸防治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5年
中医学认为支气管哮喘多由风寒袭肺、痰湿阻肺、肺失宣降、肾失摄钠所致,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法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其疗效也逐渐被肯定。一般在哮喘发作期采用针灸疗法较多,重症需结合西医常规治疗;缓解期多选用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等方法。
孙娜崔建美刘慧娟高秀娟刘丹丹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体针疗法耳穴疗法穴位注射疗法穴位贴敷疗法
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踝关节屈伸角度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运动步态踝关节的屈伸角度变化。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予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28 d使用Lokomat全自动机器人步态评定系统对患者进行运动与静止踝关节的屈伸角度变化参数测定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足跟着地时,踝关节屈曲角度值、踝关节的屈伸角度最大值和活动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可有效改善缺血性中风偏瘫运动,提高步行功能。
李旗田福玲刘国荣郑德松陈金铭马树祥崔建美王洪彬李雪青
关键词:中风并发症刺法关节角度呼吸补泻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