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AKS006)
- 作品数:21 被引量:78H指数:4
- 相关作者:马福运岳杰勇李征张长虹祁菲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漫谈基础教育阶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2013年
-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教育阶段是塑造一个人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小处说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往大处说关系着祖国的前途。如何适应时代要求和青少年特点,通过学校德育和课堂教学中的“渗”与“透”,做好中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摆在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学校、社会、家庭应该承担起的责任,必须履行好的义务。
- 马福运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础教育阶段青少年学生个人道德品质学校德育价值观体系
- 十六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思路被引量:3
- 2014年
- 十六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通过创新,彰显了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价值,落实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确定和细化了思想教育内容,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性和感召力,发挥了新兴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实现了对不同对象的分层分众教育,建立健全了思想政治工作"大政工"格局。
- 马福运张瑞芬
- 关键词:十六大以来思想政治工作
- 中国共产党传统意识形态教育的基本经验与思维局限被引量:1
- 2014年
-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围绕和结合不同阶段的形势、目标、任务,批判继承中国伦理教育传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意识形态教育体系。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意识形态教育,可分为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两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意识形态教育积累了坚持主导意识形态的一元化,构造严密的宣传组织体系,组建廉洁高效的教育队伍等基本经验。同时,也存在着片面性、单向度的灌输教育,目标超前的理想教育、圣人教育,内容窄化的泛政治性教育等时代局限性。
- 岳杰勇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思想政治工作
- 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对策简论被引量:4
- 2013年
- 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常常遭到就业歧视、就业陷阱等损害其就业权益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我国就业有关部门已出台了一些法律和地方性法规,但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的阐述、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现状及原因的调查与分析,从我国立法、政府有关部门、高校以及大学毕业生自身四个方面入手,提出对策和建议。
- 祁菲
-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
- 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外在体现。这种功能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通过理论教育,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给人民群众;通过政策宣传,让马克思主义以政策为载体走进人民群众;通过化解矛盾,让人民群众在现实生活中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魅力;通过实践内化,让人民群众在建设实践中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通过氛围营造,让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马克思主义。
- 马福运张书慧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政治教育
-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述评
- 2015年
-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首要任务。近年来,学者们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保持了高度关注,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载体、方法以及存在问题、相应对策等方面,而对其内涵、本质、评估、经验和载体功能等的研究相对薄弱,特别是结合实证调研对上述问题的研究相对缺乏。为了使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实现良性互动,今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研究应该在有效路径、资源整合、载体功能和长效机制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 马福运高静毅
-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基于微博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被引量:2
- 2014年
- 微博的互动特性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但在实际工作中其作用发挥明显不足,我们应该通过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高校微博互动系统,实现教工与学生间微博关系的良性互动,利用微博拓展大学生的"三自"阵地,探索学校—家庭—学生之间和谐共赢,健全高校微博互动监督管理机制等途径来构建基于微博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
- 肖亮亮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
-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论沟通的本体论价值
- 2013年
-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沟通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顺畅,教育内容被受教育者真正接受并内化,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达到目的、取得实效。沟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具有本体论意义的范畴,不仅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离不开沟通,沟通行为的存在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前提,而且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现实形态就表现为沟通过程。
- 谷佳媚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本体论
- 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被引量:22
- 2014年
-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加强与巩固,关键问题在于大学生能否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信奉与坚定追求。通过实际调查把握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际状况,研究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临的问题,探寻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提供解决问题的对策,能够为切实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 张长虹马福运
- 关键词:高校师生马克思主义信仰
-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在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个层面的辩证关系
- 2014年
- 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两者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中共同发展。这种辩证关系透过内容层面、功能层面和逻辑层面得以生动展现。
- 李征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