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8LZD159)
- 作品数:24 被引量:43H指数:4
- 相关作者:魏宏远许建平贾飞徐美洁张玉梅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南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吕祖谦是否著有《吕氏读书记》——由《四库全书总目》王世贞《读书后》提要说起
- 2015年
- 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吕氏读书记》题名相似,各书目对《吕氏读书记》记载较少,已有记载之间也存有矛盾,这给吕氏作品整理及研究带来诸多不便。通过对书目、序跋及网络资料查询,可以确定《吕氏家塾读诗记》与《吕氏读书记》是吕祖谦两部完全不同的作品,《吕氏读书记》今疑已亡佚。
- 魏宏远唐温秀
- 关键词:《吕氏家塾读诗记》吕祖谦
- 附魅、祛魅和返魅:昙阳子传记形象的历史演变——从王世贞《昙阳大师传》说去被引量:4
- 2014年
- 昙阳子形象建构是一场文化权利的争夺。王世贞、王锡爵以昙阳子种种灵异事件为契机,意图通过昙阳子信仰体系的建构以维系他们日益下降的世俗地位,为此展开了对昙阳子的一系列"附魅"活动。二王氏的政敌张居正、徐学谟等力图破坏他们对这一新信仰体系的建构,以消除二王氏的社会影响,为此对昙阳子进行了一系列"祛魅"举措。在昙阳子两种形象的建构过程中,激烈的文化权利之争随着世俗权利的强行介入而暂时消歇,然而附着在昙阳子形象上的文化意义却在历史空间中不断流动,"附魅"与"祛魅"彼此纠缠在一起,同时因权利场域之外的第三者或属于另外场域的民间出于探求本相之目的而赋予昙阳子"返魅"意义,从而使昙阳子形象的建构愈显复杂。
- 魏宏远
- 关键词:《牡丹亭》
- 王世贞与唐宋派关系新辨被引量:1
- 2017年
- 明代文坛中,复古派前后七子与唐宋派之间的论辩一直是学界的热点研究话题,其中王世贞与唐宋派的互动关系尤为微妙。就王世贞个人而言,由于早年受到李攀龙宗派意识以及父难之祸的影响,他对唐宋派抱有较为鲜明的批判态度;晚年又因自身文学思想的成熟以及归有光的介入,体现出对唐宋派的宽容。就文学宗派的发展而言,唐宋派最初宗法前七子,发生理论转向后才与后七子分庭抗礼。故而王世贞与唐宋派关系的变化历程,既反映出个人遭际在文学史书写中的偶然性,又折射出文学集团内部对于新思潮从探索到吸纳的必然性。
- 薛欣欣朱丽霞
- 关键词:唐宋派历史书写
- “宇宙文章”与“妖魔”:明代七子派的污名化被引量:1
- 2016年
- 明代七子派的复古曾享有盛誉,"文学革命"兴起后,七子派被视为"妖魔"。陈独秀等人所倡导的"文学革命"是以七子派、桐城派作为"革命"对象,并将七子派符号化为旧文学的负面典型,断开了白话文学与七子派、桐城派的联系,试图建构白话文学的体系。对于"正统"文学,陈独秀、胡适充满焦虑,并努力将七子派打造成"摹拟""抄袭"的典型,以此获得口诛笔伐的合法性。这种策略性的成功使原来占主导地位的"正统"文学让位于白话文学,七子派在哀怨声中消失在了新文学的大合唱里。
- 魏宏远丁琪
- 关键词:文学革命七子派文学价值观白话文学
- 王世贞主“剂”之文学思想探析
- 2017年
- 王世贞在文学创作中,提出了"剂"的文学概念,强调格调之剂、古今之剂、文质之剂、文体之剂等等,力图使各种行文要素最终达到一种平衡、和谐,从而创作出彬彬之作。王世贞并将"剂"的理念运用到对他人作品的评论之中,因而他在对屈原的创作表示极大肯定的同时,对他在行文中所体现的怨气又表示不满。
- 贾飞刘玲
- 关键词:格调
- 明钞本《弇州山人续稿》的辑佚与校勘被引量:2
- 2014年
- 上海图书馆藏明钞本《弇州山人续稿》,为私人收藏,历来未见于藏书目录。通过与刻本系统的比对,我们发现此钞本在辑佚与校勘上有重要的价值。
- 徐美洁
- 关键词:辑佚校勘
- 从“真诗”到“真我”:七子派对复古运动的修正与完善被引量:2
- 2014年
- 李梦阳倡导复古运动,通过对某一历史时期文化典籍的情感认同,从而达到对"当下"文学观、价值观的否定,引导文学走出"当下",回归"历史",获得另一价值和追求。当然,他复古所追求的并不完全是文学效应,更多的则是政治、思想上的诉求,即通过复"古文",掌控文学话语权,以达到复"古道"、转变社会风尚的目的。文学之于李梦阳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双重功能,其早年倡导复古,崇尚气节,排斥佛教,追求的是文学的现实意义和实用功能,晚年提倡"真诗在民间",注重的则是文学的艺术功能。李梦阳晚年对"复古"认识的转变尤其是关于"真诗"说的提出,为王世贞的"真我"说奠定了基础。从"真诗"到"真我"表现出七子派对复古运动的不断修正与完善。
- 魏宏远孟宁
- 关键词:七子派复古
- 《王世贞全集》收录书与未收录书叙考
- 2022年
- 作为古代个人著书之雄的王世贞,其书流布海内外数百年,种类繁多,真伪混杂,版本多变。其书究竟有多少,哪些是伪托之书,哪些是重复选本,有无评点类书,等等,谜团颇多。我们在编纂《王世贞全集》的过程中,对以上问题加以考察辨析,剔出伪托类书473卷,内容重复的选本与单行本789卷,有序而无书者380卷,共计1622卷,收入《全集》者撰述类著作723卷,评点、存疑类92卷,选编类235卷,共1050卷,解决了王世贞著述的诸多问题。
- 许建平张亚欣
- 关键词:著录
- 王世贞“自足”“自得”思想探赜被引量:1
- 2015年
- "文必西汉,诗必盛唐"是诸多研究者对王世贞文学思想的认知,然而这一结论却将王世贞原本多元的文学思想进行了简单的固化,此种对某一作家高度概括、高度抽象往往会导致作家独特个性的缺失。细读王世贞文集,不仅像"文必西汉,诗必盛唐"这样的结论难以成立,而且还能发现其文学思想中有"自足""自得"的一面,虽然王世贞一生"多历情变",前后期文学思想有所变化,但是这种观念始终伴随着他的文学创作。王世贞晚年退居弇山园,旖旎的自然山水淘洗其心灵,呈现出"自足""自得"的思想倾向。
- 贾飞
- 关键词:复古自足自得
- 钱谦益“弇州晚年定论”发覆被引量:3
- 2013年
- "弇州晚年定论"是一"公案"性质的问题,明清以来王锡爵、李维桢、焦弘、钱谦益、陈田、四库馆臣等都曾予以关注,诸人之所以强调王世贞晚年之论,目的是要以其晚年文学思想来否定其早年文学思想,并由否定王世贞早年文学思想而对七子派复古运动进行反思或质疑。钱谦益提出的"弇州晚年定论"的核心问题是强调王世贞晚年"自悔",由此而否定七子派复古运动的合法性,然而却因引文错误而受钱锺书先生批判。若细致搜检王世贞晚年文献,钱谦益之说未必"每不足信",王世贞晚年在创作内容、取法对象、创作方法、审美趣尚等方面都发生了转变,不过作为一位博学广识者,王世贞的思想并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随事改正",目的是"勿令误人而已"。
- 魏宏远
- 关键词:钱谦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