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国家专项(2009GYXQ15-8)
- 作品数:2 被引量:44H指数:2
- 相关作者:刘伟余谦许效松张海全闫剑飞更多>>
- 相关机构: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国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探讨黔中古隆起形成机制及演化被引量:16
- 2011年
- 黔中地区未出露中元古代褶皱基底。上覆新元古代沉积盖层厚度、沉积相及地层接触关系反馈出南华纪之前古隆起区已处于基底古地形的高部位。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演化及地球物理方面证据表明古隆起区与南北两侧边缘区基底存在一定差异。由此推测古隆起区沉积盖层之下可能有与四堡群相当的中元古代褶皱基底,并处于古地形的高部位。褶皱基底南北向的挤压背景,决定了黔中古隆起形成时为东西方向展布。震旦纪—寒武纪,古隆起区褶皱基底处于沉积盖层之下,构造较为稳定。奥陶纪初黔中古隆起雏形形成,此时其边缘地区仍为沉积区。奥陶纪—志留纪都匀运动的显著隆升造成暴露区扩大,对古隆起影响明显,但基底形态及构造走向的控制才是古隆起形成的原因。
- 刘伟许效松余谦
- 关键词:加里东运动
- 中上扬子晚奥陶世赫南特期岩相古地理被引量:29
- 2012年
- 晚奥陶世赫南特期发生了全球性的气候变冷事件。中上扬子地区典型沉积为观音桥组,富产全球广泛分布的赫南特动物群,对应冰盖扩张引起的全球海平面下降阶段。根据岩性、沉积构造、生物组合及其保存状态,赫南特阶划分出潮坪相及浅海陆棚相。潮坪相主要沉积观音桥组炭泥质灰岩、钙质泥岩,底栖生物繁盛。浅海陆棚相主要沉积五峰组上部Normalograptus extraordinarius带黑色富硅质页岩、含放射虫硅质岩,并缺失观音桥组。研究表明,赫南特期延续了凯迪期晚期半局限海沉积格局。区域上,上扬子北部-中扬子大部地区、上扬子西部洪雅-康定等地继承了凯迪期晚期基座的浅海陆棚环境,仅有黄陵背斜-神农架、重庆城口、鄂东南宋溪等地随着海平面下降沉积了观音桥组壳相灰岩。川中古隆起-黔中古隆起-康滇古陆间的潮坪沉积区,观音桥组内碎屑浅滩沉积主要分布于黔中古隆起北侧边缘,而局部相对低洼的地带则缺失了观音桥组。赫南特末期海平面下降至最低位,推测湖北五峰、汉南古陆边缘、黄陵背斜-神农架、赣西北修水地区存在小范围的暴露区或剥蚀区。
- 刘伟许效松余谦闫剑飞门玉澎张海全
- 关键词:古地理晚奥陶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