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706501)

作品数:23 被引量:99H指数:6
相关作者:邱利民张小斌张学军黄永华包福兵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中国计量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化学工程
  • 6篇理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动力学
  • 4篇分子
  • 4篇分子动力学
  • 3篇制冷
  • 3篇制冷机
  • 3篇可视化
  • 3篇可视化实验
  • 2篇低温制冷
  • 2篇低温制冷机
  • 2篇动力学模拟
  • 2篇动力学研究
  • 2篇性能分析
  • 2篇凝华
  • 2篇气液界面
  • 2篇分子动力学模...
  • 2篇分子动力学研...
  • 2篇
  • 1篇低温流体
  • 1篇低温温度计
  • 1篇动力学方法

机构

  • 14篇浙江大学
  • 5篇中国计量学院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航天材料及工...
  • 1篇美国威斯康辛...
  • 1篇杭州杭氧股份...

作者

  • 10篇邱利民
  • 7篇张小斌
  • 5篇张学军
  • 4篇包福兵
  • 3篇包士然
  • 3篇唐媛
  • 2篇王晓蕾
  • 2篇陈建业
  • 2篇甘智华
  • 2篇黄永华
  • 2篇陆军亮
  • 2篇余霞
  • 2篇王凌士
  • 2篇林建忠
  • 2篇毛志红
  • 2篇陈瑶
  • 2篇张家源
  • 2篇姜晓波
  • 1篇杨汝平
  • 1篇姚蕾

传媒

  • 7篇低温工程
  • 5篇化工学报
  • 2篇Scienc...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低温与超导
  • 1篇计算物理
  • 1篇制冷学报
  • 1篇Chines...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计量学院...
  • 1篇第八届全国流...

年份

  • 1篇2018
  • 7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立式分层并联径向流吸附器流场数值模拟被引量:2
2015年
为降低径向流吸附器高度对均布的影响,提出了径向流吸附器的分层并联设计方法,并建立了径向流分层并联吸附器的数值计算模型。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分层并联式径向流吸附器中流体在床层内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在相同条件下与增高改进后的径向流吸附器的流场分布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分层并联设计方法的均匀度相比于增高方法的均匀度提高了80%,有效清除了径向流吸附器过高对床层内流体均布的负面影响,且对分层并联径向流吸附器上部单元床层厚度进一步优化,达到了上下单元同时穿透的目的。
芮道哲张学军陈瑶邱利民张小斌
关键词:多孔介质大流量
纳米尺度通道中气体粘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5
2015年
利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气体在纳米尺度通道中的运动特性,统计获得通道中流动的速度剖面和剪切应力分布,并利用牛顿粘性定律首次获得了纳米尺度通道中的等效粘度分布。结果表明,纳米尺度通道中的粘度不是一个常数。在壁面附近,由于壁面原子和气体分子的相互作用,存在壁面效应,气体的粘度较小;而通道中心区域的粘度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壁面对粘度的影响范围为20 nm左右。通道高度对中心区域粘度的影响很小,而温度对其的影响较大,粘度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通道高度下,壁面附近粘度的分布几乎一致;不同温度时,壁面附近粘度的分布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骆双双包福兵林建忠
关键词:粘度分子动力学
低温冷凝可视化实验装置设计被引量:3
2015年
低温流体与常规室温流体冷凝存在显著差异,简述了国内外报道的主要低温冷凝实验装置,指出要准确描述翅片通道内冷凝及两相流动过程,必须借助先进的可视化手段。为解决空分装置中主冷凝蒸发换热器翅片通道内低温流体冷凝热阻大、换热效率低的难题,设计搭建了一套低温冷凝可视化实验装置,实验段采用带光窗的可拆密封设计,便于研究平壁表面及各种型号翅片通道内冷凝换热过程。经初步测试,该实验装置运行稳定,借助高速摄像机可清楚地观察到氮冷凝两相流动的现象。
张家源唐媛邱利民包士然张小斌
关键词:可视化
CO_2低温凝华可视化实验装置设计被引量:2
2015年
为探究低温下N_2/CO_2二元系中CO_2的凝华机理,设计并搭建了CO_2凝华可视化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由供气和预冷系统、真空系统及测量与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实验中采用冷氮气作为冷源实现CO_2的凝华,并引入了可视化的研究手段,借助内窥镜对凝华过程进行实时观测,以研究不同条件下的二氧化碳凝华特性。
袁灵成姜晓波邱利民J.M.Pfotenhauer包士然张家源
关键词:可视化
双直接接触式冰浆生成器的性能分析
本文对一种新型的双直接接触式冰浆生成器进行换热和性能分析。通过实验数据拟合,获得体积传热系数U的经验公式,其预测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5%。基于此式,设计并搭建双直接接触式冰浆生成器实验台。实验表明:如果空气流量保持...
张学军王凌士
文献传递
二元混合物气液相变特性的分子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二元氩氪混合物的气液相变特性.根据氩分子和氪分子特点,采用Lennard-Jones势能函数表征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基于Leap-frog积分方法获得粒子运动速度和位移,使用周期性边界条件,编制了分子动力学程序.首先模拟了纯质氩的气液共存系统特性,给出了不同温度下的气液相密度分布,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接着模拟了氩氪混合物的气液共存系统,预测了不同温度和不同组分初始浓度对平衡时混合物性质的影响,给出了平衡后气液相中组分百分比和密度分布等性质,研究结果对精馏等工艺过程具有较好的理论指导作用.
余霞包福兵毛志红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方法
Modeling cavitation flow of cryogenic fluids with thermodynamic phase-change theory被引量:10
2013年
Cavitation is the formation of vapor bubbles within a liquid where the flow dynamics causes the local static pressure to drop below the vapor pressure. The so-called full cavitation model (FCM) developed by Singhal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numerical modeling of the cavitation flow for thermosensible and non-thermosensible fluids. Within the FCM, the bubble size is taken to be equivalent to the maximum possible value to forego the calculation of bubble number density. We developed a new cavitation model by recalculating the bubble radius in FCM to account for the effects of local pressure. The new model was obtained by combining the thermodynamic phase-change theory and the Young-Laplace equation with the assumption of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during the cavitation process. The cavitation calculations were performed based on the mathematical framework of the homogeneous equilibrium flow model and the transport-equation-based model for vapor phase mass fraction. The model was validated by modeling the cavitating flow of liquid nitrogen and liquid hydrogen through NASA hydrofoil and Ogive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phase-change thermal effects. The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distributions with the new model are found to agree well with data from existing experimental studies, as well as the simulations with the FCM.
ZHANG XiaoBinWU ZhaoXIANG ShiJunQIU LiMin
关键词:空化流动热力学理论相变理论热力学平衡
倾斜圆管内LN_2/VN_2两相逆流的液泛现象特性被引量:1
2014年
为探究低温流体液泛发生机理,采用液氮/饱和氮蒸汽(LN2/VN2)为工质开展了倾斜圆管内液泛实验研究。分析了液泛发生过程两相流流型变化,并对比了水/空气工质对的液泛特性,发现水/空气液泛时,界面波保持完整,两相流为塞状流的情形,LN2/VN2液泛时,界面波被气相击碎,形成雾状流。对倾斜管两端压差变化作傅里叶变换(FFT),分析了液泛发生时界面波频率变化规律以及液泛强度的影响因素。探究了倾斜角对液泛发生时临界气体速度的影响。发现对于低温流体和常温流体,液泛发生时最大界面波的频率并没有明显区别;角度对液泛强度影响很小,但是对液泛临界速度影响明显。
陈建业王宇辰熊炜赵东方徐璐张小斌
关键词:气液两相流流态液泛深低温
立式径向流吸附器中流体均布的理论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为提高空分用吸附器吸附效率,通常在内分布流道布置一锥体使内外分布流道沿轴向压降梯度相等以保证空气在吸附剂中流场均匀。通过对立式径向Z型吸附器内的压降分析,推导出一个可表征当空气在吸附剂中均匀分配时吸附器各参数应满足的量纲1微分控制方程。同时对一个实验径向吸附器进行设计,利用该量纲1微分控制方程获得了锥体截面半径随轴向高度的变化规律,为该类径向吸附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陆军亮张学军邱利民王晓蕾
关键词:吸附器均布
氢液化系统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26
2011年
简要回顾了氢液化系统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目前世界上氢液化系统的主要流程和发展现状。通过对比各种氢液化的流程可以看出,大型氢液化系统主要是在预冷型克劳德循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效率普遍较低,仅为20%~30%,而1998年以来提出的创新流程效率可达40%~50%。最后,讨论了氢的特性对液化效率及氢液化设备性能的影响,从改进工艺流程和发展氢液化设备两方面对氢液化系统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唐璐邱利民姚蕾何晖周智勇
关键词:热工学液化流程液化设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