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DA120192)

作品数:37 被引量:644H指数:9
相关作者:裴新宁刘新阳郑太年任友群王美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9篇教育
  • 3篇教育变革
  • 3篇科学教
  • 3篇课程
  • 3篇教学
  • 2篇知识
  • 2篇社会
  • 2篇欧盟
  • 2篇情境
  • 2篇文化
  • 2篇课程变革
  • 2篇大脑
  • 1篇性学
  • 1篇学习共同体
  • 1篇学习环境
  • 1篇学习者
  • 1篇一致性
  • 1篇义务
  • 1篇义务教育
  • 1篇元认知

机构

  • 18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淮北师范大学

作者

  • 12篇裴新宁
  • 4篇刘新阳
  • 3篇郑太年
  • 2篇任友群
  • 2篇徐光涛
  • 2篇金莺莲
  • 2篇王美
  • 1篇张怀浩
  • 1篇舒兰兰
  • 1篇李怀龙
  • 1篇陈舒
  • 1篇李慧
  • 1篇赵健

传媒

  • 4篇全球教育展望
  • 3篇现代远程教育...
  • 2篇比较教育研究
  • 1篇开放教育研究
  • 1篇中国电化教育
  • 1篇教育研究
  • 1篇人民教育
  • 1篇电化教育研究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江苏教育研究
  • 1篇远程教育杂志
  • 1篇教育生物学杂...

年份

  • 5篇2016
  • 7篇2014
  • 6篇2013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学习科学与教育变革——2014年学习科学国际大会评析与展望被引量:15
2014年
在知识社会,学习和创新能力成为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教育系统如何发展公民的这些能力以有效应对当前和未来的挑战,成为全球教育变革的焦点,而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驱力之一是对“人是如何学习的”这一问题的认识,以此作为核心研究问题的学习科学的兴起,引起了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
郑太年赵健王美裴新宁任友群
关键词:教育变革知识社会教育系统
为深度学习而教--基于美国研究学会“深度学习”研究项目的分析被引量:27
2016年
在美国研究学会2014年实施的"深度学习"研究项目中,深度学习被定义为核心学业内容知识的掌握、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有效沟通、协作能力、学会学习、学术心志这六种能力的发展。在深度学习研究的实验学校中,聚焦于深度学习的教学具体表现为在日常教学中使用认知、人际、自我三个领域的教学策略和相应的学校制度和文化。研究结果表明,聚焦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能够显著提升实验学校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实现深度学习而教,需创设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支持,整合任务、情境、问题进行活动设计,构建广泛参与的学习共同体,将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常态。
舒兰兰裴新宁
关键词:教学策略学习环境学习共同体元认知
国际视野下李吉林情境课程优势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国际上,"情境"构成了"以学习为中心"的学校教育和课程发展新话语范式的基本要素。国内,李吉林情境教育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情境"已发展成为一个多维整合的、系统性的教育概念。情境课程体系得以完善,构建了认知性、价值性与主体意愿性相整合的指向深度学习的操作性课程框架;其理论和实践解释了情境性是知识与学习的核心属性,情境化与跨情境化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对当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变革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裴新宁
关键词:情境课程情境教育课程变革
教育过程复杂性及对技术变革教育的制约被引量:7
2014年
复杂过程系统具有初始条件敏感、过程开放、目标多元三个基本特性。教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系统,因为它实际上正是一个初始条件敏感,与环境有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流的,目标多元的开放系统。初始条件的多样与变异是构成教育过程复杂性的基本条件,过程中不确定变量的扰动导致教育过程的不断震荡,目标的多元与游离牵引着教育过程走向难以预测。这三者构成了教育过程的复杂性。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导致技术难以对教育过程给予预设的控制,也很难通过精确分析来设计和开发解决教育问题的通用方案,因而制约着技术化方式解决教育问题的可能与成效。不能过分夸大技术对教育变革的作用,运用技术变革教育需要依赖对教育过程复杂性的正确认识。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应是提出、认识和思考教育问题,制定解决教育问题策略方案的基本依据之一。利用技术为学习者构建个性化学习环境以及柔性教育方案乃是技术变革教育的可能途径。
李怀龙李慧裴新宁
关键词:教育过程
法国义务教育的“新共同基础”解读被引量:9
2016年
欧盟推出的"核心素养"框架确立了21世纪的欧盟教育目标。作为回应,法国于2006年出台了"共同基础"条例,又于2015年颁布了"新共同基础"条例,确立起义务教育的新一轮课程指导纲要。本文由欧盟"核心素养"谈起,梳理"新共同基础"条例的形成过程并呈现其主要内容,进而分析条例的调整要素及实施保障,意在通过对"新共同基础"的解读,探讨法国基础教育变革的优点所在。
朱莹希裴新宁
关键词:义务教育教育变革
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贯通:基于学习科学的教育革新被引量:4
2014年
很多领域都存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间的鸿沟,学习科学与教育实践之间也不例外。如何贯通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从而形成相互支持的效应,是研究者和实践者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学习科学推动教育实践变革的路径可以从理论诠释和合作实践两个方面展开。在理论诠释方面,研究者不仅要用易懂的方式言说,还要对理论进行选择和综合,指出理论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实践意蕴,以案例展示实践的具体方法,将理论观点与实践者的先拥观念进行比较,以促进概念转变。在合作实践方面,研究者需要和实践者一起,将学习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见之于特定情境的具体实践,从而形成一套适应这一情境的、定制性的具体实践方案或分析工具,或者通过对教学经验和教学案例加以概括和归纳,从而形成一般性的、可迁移的方法。实践者在整个过程中以合乎学习科学的方式,在实践共同体中将学习和实践融合,革新教育实践,发展专业能力。
郑太年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学习技术典型案例:从社交机器人到大脑刺激——学习科学国际大会“学习技术”专题综述被引量:4
2014年
学习科学作为一门研究教与学的新兴交叉学科,自诞生以来就将学习技术设计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在最近召开的学习科学国际大会"学习技术"专题研讨中,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人员重点对四个方面进行了交流研讨。在社会性学习技术方面,社交机器人RUBI通过与儿童的对话和交互能有效提高儿童语言学习的效率;社会性教学代理(TA)能帮助学生学习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和推理能力。在学习设计与分析技术方面,学习设计平台PPC能使教师在大数据的支撑下选择或设计学生学习方案;教育数据仓库DataShop能为研究者们提供研究学生学习行为、预测学生学习绩效、验证学习理论的环境。在认知描绘技术方面,CogSketch采用独特的方式促进学生对于描绘的认知理解,有利于学生高阶推理能力与空间能力的培养。在大脑刺激技术方面,经颅电刺激技术(tES)能够对大脑的功能进行塑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这些研究表明,学习技术正在从理论走向实践,逐渐影响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学习技术的健康发展需要教育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脑科学等各领域研究者的紧密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习科学研究走向真实的学习境脉,促进学习者的深度学习。
徐光涛张怀浩任友群
我国学习科学领域的发展历程被引量:1
2013年
该文通过对我国学习科学相关领域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的发展历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以世纪之交为分界点,将其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前一阶段主要是我国学者在传统教育学框架内对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探索;后一阶段伴随着国际学习科学的引介与诠释,在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和设计研究方法论的驱动下,我国的学习科学研究开始融入国际学术共同体。基于上述历程的梳理,该文对我国学习科学领域发展中需要处理的引介与原创、理论与实践以及独立与交叉等几对关系进行了探讨。
刘新阳
我们的“做中学”缺失了什么被引量:6
2016年
从“中法同上科学探究课”说起 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笔者所在团队与法国科学院项目专家合作开展了一项中法“科学探究”学习项目的比较研究。选择的主题是“发酵”——这是两国所共有的科学文化,但都没有列入科学教材之中,
裴新宁
关键词:科学探究课中法建交科学文化科学教材
让学习成功——变构模型及其教学应用被引量:11
2013年
隐喻在复杂理论的建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如果从蛋白质的"变构效应"来理解学习,那么学习归根结底是学习者发生于其概念体系的"活性(概念)基"上的变化;教师及媒介者不可能直接作用到学习者的"活性基",但可以通过操纵环境(不仅仅是创设环境)作用于概念体系的"变构部位",引发概念体系结构的"松动"和"变形"(即"解构"),从而导致其"活性基"上的关键变化(新结构和新意义生成)。这样的"解构-建构"并进的根本性学习绝非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焦尔当运用变构模型将学习的复杂要素有机地整合起来,特别地,将学习过程与主体认识论及学习动机"契合"在了一起,对于日常学习现象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裴新宁
关键词:科学教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