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3B03214)

作品数:2 被引量:36H指数:2
相关作者:郑金海黄挺徐国平戴国亮龚维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河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中性点
  • 2篇桩基
  • 2篇桩基负摩阻力
  • 2篇模型试验
  • 2篇摩阻力
  • 2篇负摩阻力
  • 1篇图像
  • 1篇群桩
  • 1篇群桩效应
  • 1篇轴力
  • 1篇颗粒图像

机构

  • 2篇河海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中交公路规划...

作者

  • 2篇龚维明
  • 2篇戴国亮
  • 2篇徐国平
  • 2篇黄挺
  • 2篇郑金海

传媒

  • 2篇岩土力学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桩基负摩阻力时间效应试验研究被引量:31
2013年
由于黏土固结缓慢,桩基负摩阻力存在明显的时间效应,然而目前相关研究仍显不足。设计实施了能实现桩顶加载及较大超载值的单桩及双桩负摩阻力模型试验,桩周土采用砂土和软黏土夹层,测定了模型桩身应力、桩顶位移以及土体分层沉降随固结时间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沉降、负摩阻力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土表超载作用下土体沉降带动桩沉降,桩与土体的沉降均表现出早期快、后期慢的趋势。试验加载初期,黏土夹层处的负摩阻力略小于砂层,但随土体固结而增长,其基本变化规律与沉降相同。因桩端砂土层沉降稳定迅速,中性点随桩身沉降增长略呈上移趋势。此外,相同荷载作用下桩间距较小的双桩,由于下拉力较小,其沉降较小。试验条件下,3D桩间距的负摩阻力群桩效应系数在0.71~0.77之间,6D桩间距时不存在负摩阻力群桩效应。
黄挺龚维明戴国亮郑金海徐国平
关键词:负摩阻力模型试验中性点群桩效应
颗粒图像测速技术在桩基负摩阻力模型试验中的运用被引量:6
2013年
在桩基负摩阻力的研究中桩土位移需重点关注。作为一种成熟的流场测试手段,颗粒图像测速(pa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技术已逐步推广至岩土研究领域,将该技术运用至桩基负摩阻力模型试验,可以弥补传统位移测试方法无法获得位移场分布等缺点。基于试验特点,设计由钢板和有机玻璃壁组成的试验箱,采用千斤顶配合置于土表的载荷板实现对土体加载。试验中,对不同土表超载作用下的土体分层沉降、桩身沉降及轴力进行测定,采用PIV技术对桩端处砂土的位移场实施了采样分析。试验表明,PIV所测位移数值与传统方法测得值吻合较好,PIV分析结果能够直观反映桩基受负摩阻力作用而产生的附加沉降;并且可以判断桩端沉降的影响范围,深度方向基本不超过1.75D(D为直径),水平方向则基本在桩底边界范围内。最后,总结了PIV技术在模型试验中的运用,提出了几点在今后试验中可待改进的地方。
黄挺戴国亮龚维明郑金海徐国平
关键词:负摩阻力模型试验中性点轴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