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1-0989)
- 作品数:18 被引量:263H指数:10
- 相关作者:冯建军刘霞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恢复重建以来我国教育哲学三十五年的发展(1979—2014)被引量:4
- 2015年
- 我国教育哲学的建设始于20世纪20年代,20—40年代曾经出现过第一个发展高峰,但新中国成立之后,却经历长达三十年(1949—1979)的停滞期,1979年开始恢复重建。基于恢复重建以来我国大陆教育哲学发展的事实,从学科建设、学科要素以及研究进展等三个维度,对教育哲学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进行较为实证的考察。结果表明,教育哲学在课程、教材、队伍以及学术团体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完成了学科建设的基本任务,但在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主题和学科体系等学科要素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表明这一学科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共识,学科发展的成熟度不够。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哲学研究已经从恢复重建之初的概论性研究转变为分支领域性研究与问题研究齐头并进的局面,表明我国教育哲学已经走出了初建阶段,开始步入深入研究阶段。
- 冯建军
- 关键词:学科建设
- 多元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被引量:11
- 2012年
- 公民是当代中国人转型的目标,公民教育也因此成为当代教育转型的必然走向。公民是公共生活中的互主体,主体间性连接着公民个人主体性和公共性,是公民的核心品质。当代社会的发展,使公民具有多元的身份。致力于培养公民的公民教育,必须超越狭隘的德育意义,指向多元公民身份的认同。当然,公民的培养,不能只依靠公民教育,必须与民主制度建设同步进行。
- 冯建军
- 关键词:教育转型主体间性公民教育
- 全球公民社会与全球公民教育被引量:18
- 2014年
- 全球化时代产生全球公民社会,全球公民社会需要全球公民。全球公民不仅生活在全球化时代,更要具有全球意识和人类关怀,并愿意为世界的和平与人类的发展、全球的公平与正义、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采取积极的行动。培养负责任的全球公民,是全球化时代赋予公民教育的新使命。全球公民教育,就是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并愿意为全球和人类的发展而积极行动的负责任的公民的教育,包括人权和人道主义教育、全球意识和全球责任教育、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理解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
- 冯建军
- 关键词:全球公民全球公民社会
- 协商民主视域下的公民素养与民主教育被引量:14
- 2014年
- 协商民主是在批评现代民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代表着当代民主的新形态。它强调公民的平等参与、理性思考和协商对话,对公民提出了协商民主素养的要求。培养公民的协商民主素养,需要一种特殊类型的公民教育——协商民主教育。协商民主教育就是让教育体现协商民主的精神,建立一种以协商为核心的民主教育模式,包括建立以协商为核心的教育治理机制,建设以协商为核心的学校和班级治理组织,构建协商课程,开展协商对话教学。
- 冯建军刘霞
- 关键词:协商民主公民素养民主教育
- 公民教育课程及其设计被引量:19
- 2015年
- 公民教育课程是学校实施公民教育的主要形式。公民教育课程是帮助学生认识公民自身的权利、义务,以及公民与他人、社会、国家和全球关系,使他们成为一个负责任公民的课程领域,具有综合性、价值性、生活性和实践性。我们依据公民的多元身份——个体公民、国家公民、社会公民和全球公民,确立了公民教育的目标和公民教育的内容,并提出了公民教育课程设计的三种形式: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生活隐性课程。
- 冯建军
- 关键词:公民身份公民教育公民教育课程
- 社群主义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被引量:11
- 2013年
-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社群主义,是在批判自由主义的基础上对共和主义的回归。它批判自由主义,但又不完全否定自由主义;它继承共和主义的传统,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共和主义。社群主义立足于以社群的共同利益为目的,强调社群优先于个人、公益优先于权利,重视公民的德性。社群主义的公民教育强调公民对社群的认同,利用社群的历史文化,发挥国家、学校、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关注公共福祉、积极参与公共生活的积极公民。
- 冯建军
- 关键词:社群主义公民身份公民教育
- 教育转型·人的转型·公民教育被引量:24
- 2012年
- 社会转型必然伴随着教育的转型。教育的自觉转型以人的转型为核心。公民是当代中国人之转型所在,公民教育也因此成为当代中国教育转型之所在。公民教育不是政治教化,也不只是公民意识教育,而是一种以培养公民完整素质为宗旨的新的教育形态。个人主体性和公共性是公民的两个基本品质。当代公民的公共性已从传统的国家公民延伸到社会公民和世界公民。因此,当代公民需要具备个人公民、社会公民、国家公民、世界公民等多重身份,我们也必须以具备多重身份的复合型公民的要求来设计公民教育的层次与目标。
- 冯建军
- 关键词:教育转型公民教育
- 西方公民教育思想的论争与弥合被引量:5
- 2013年
- 公民思想在西方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流派,不同流派对公民认识不同,公民教育侧重点也不同。共和主义公民教育强调公民道德培养,自由主义公民教育强调公民权利启蒙,社群主义公民教育注重公民的社群认同,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注重多元文化的承认。当代各种公民教育思潮在发展中相互批判和相互吸收,逐步放弃极端立场,向中间靠拢,努力在张力中寻求平衡与弥合。这一趋势为我国今天开展公民教育提供一种思想认识基础。
- 冯建军
- 关键词:公民教育共和主义社群主义多元文化主义
- “德育与生活”关系之再思考——兼论“德育就是生活德育”被引量:93
- 2012年
- 生活是德育的根基,而不仅是德育的手段,生活与德育具有本体的关系。德育不是"回归"生活,而是"建构"生活;不是回归"现实生活",而是建构"可能生活"。德育不是建构"所有生活",而是建构"道德生活"。德育不仅关注道德"生活内容",而且关注"道德生活方式"。因此,德育就是生活德育,是个体在完整的生活内容中,以道德的生活方式,自觉建构一种道德生活。
- 冯建军
- 关键词:道德生活德育生活德育
- 古典共和主义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被引量:7
- 2013年
- 古典共和主义是基于古希腊城邦的生活而产生的公民思想,它奠定了公民身份的基本路向。古典共和主义以城邦公共生活为基点,强调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城邦是一个道德共同体,公共生活是以公民美德来维系的,因此,古典共和主义把公民美德培养作为核心,同时辅以法律和制度对公民私利的约束。古典共和主义重视教育在形塑公民中的作用,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有意愿、有能力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公民,核心是公民德性的养成。
- 冯建军
- 关键词:公民公民教育公民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