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00560)

作品数:5 被引量:49H指数:3
相关作者:谢建民赵成王好问陆才生谢建民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京大学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广东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蛋白
  • 3篇强直
  • 3篇强直性
  • 3篇脊柱
  • 3篇脊柱炎
  • 2篇蛋白水平
  • 2篇强直性脊柱炎
  • 2篇骨化
  • 1篇单核
  • 1篇单核巨噬细胞
  • 1篇单核细胞
  • 1篇蛋白酶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膜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钙化
  • 1篇血管钙化
  • 1篇血清
  • 1篇炎症

机构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匹兹堡大学

作者

  • 4篇谢建民
  • 2篇赵成
  • 1篇谢建民
  • 1篇陆才生
  • 1篇王好问
  • 1篇鲁翔
  • 1篇于晓巍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风湿病与关节...

年份

  • 4篇2015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TNF-α上调单核巨噬细胞MMP-9的活性与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破坏的关系被引量:26
2009年
目的:探讨TNF-α对单核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与酶活性的影响以及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破坏的关系。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组(RA)和对照组血清和关节滑液中TNF-α、MMP-9的含量,观察MMP-9与X线表现积分(Larsen)的关系。体外将佛波酯(TPA)和不同浓度(0、1、10、20μg/L)TNF-α共同孵育THP-1细胞24 h后,运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MMP-9蛋白的表达,明胶酶谱法检测MMP-9活性,侵蚀小室法观察分化前后THP-1细胞的侵蚀力。结果:RA患者组血清和关节滑液中TNF-α、MMP-9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血清和滑液MMP-9与Larsen积分显著相关(r=0.37和r=0.32,P<0.01);体外细胞实验中,TNF-α上调分化的THP-1中MMP-9的表达和酶活性,并且增强分化的THP-1细胞的侵蚀性,并与TNF-α呈浓度依赖性。结论:TNF-α上调单核巨噬细胞MMP-9表达及活化,增强了炎症细胞的侵蚀力,可能在RA关节破坏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谢建民王好问陆才生
关键词:单核细胞类风湿基质金属蛋白酶-9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Dickkopf相关蛋白水平与心血管钙化关系的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Dickkopf相关蛋白(DKKl)与冠状动脉钙化和脊柱骨化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AS患者心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方法75例AS患者和70例正常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测定2组受试者血清中DKKl的含量。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心脏计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用无创性全自动动脉测量仪器测量患者的脉搏传导速度(PwV),以x线记录的AS患者改良Stoke强直性脊柱炎脊柱评分(mSASSS)作为评价骨化进展的放射学指标。运用相关分析法分析DKKl水平与CACS、PwV、mSASSS评分及临床活动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AS患者血中DKK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S组患者CACS、PW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非钙化组相比,钙化组DKKl水平显著增高(P〈0.01),而钙化组mSASSS评分明显升高;其中DKK1水平与CACS、PWv、mSASSS评分呈明显负相关(P〈0.05),而CACS、冈w与mSASSS评分明显正相关(P〈O.05)。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冠状动脉钙化的最佳DKKI界值为54.3(曲线下面积为0.82,95%CI:0.71~0.87,敏感性为60%,特异性为8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DKKl水平是CACS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S患者血中DKKl水平的降低伴随动脉粥样硬化和脊柱骨化的发生,DKKl可能同时参与了AS患者心血管疾病及韧带骨赘的发生,可作为预测心血管钙化及骨化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谢建民鲁翔
关键词:DKK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与颈动脉内膜厚度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循环骨硬化蛋白与颈动脉内膜厚度和脊柱骨化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AS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75例AS患者和70例正常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测定2组受试者血清中骨硬化蛋白的含量。采用超声诊断仪获取颈动脉内膜厚度(IMT),用无创性全自动动脉测量仪器测量患者的脉搏传导速度(PWV),以X线记录AS患者m SASSS评分作为评价骨化进展的放射学指标。运用相关分析法分析骨硬化蛋白水平与IMT、PWV、m SASSS评分及临床活动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AS患者血中骨硬化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S患者组IMT、PW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IMT正常组相比,IMT增厚组骨硬化蛋白水平显著增高(P〈0.01),而钙化组m SASSS评分明显升高;其中骨硬化蛋白水平与IMT、PWV、m SASSS评分呈明显负相关(P〈0.05),而IMT、PWV与m SASSS评分明显正相关(P〈0.05)。在ROC曲线下,颈动脉内膜增厚的最佳骨硬化蛋白界值为55.1(曲线下面积为0.82,95%CI:0.71~0.87,敏感性为60%,特异性为8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循环骨硬化蛋白水平是IMT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S患者血中骨硬化蛋白水平的降低伴随动脉粥样硬化和脊柱骨化的发生,可作为预测心血管钙化及骨化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谢建民赵成
关键词:ROC曲线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硬骨素水平与放射学变化的关系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硬骨素水平与放射学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65例AS患者(AS组),患者接受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治疗,随访1年.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在基线状态、治疗后12个月时评估AS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年龄、性别、病程、疾病活动度)、影像学进展以及炎症的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疾病功能指数依据BASFI评分标准,疾病活动指数依据BASDAI评分标准,活动度衡量指数依据BASMI评分标准,放射学指数依据BASRI评分标准,放射学进展以mSASSS评分标准为依据,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AS患者血清硬骨素浓度.运用相关分析法分析硬骨素与疾病活动度、影像进展及炎症生物标志的关系.结果 AS组在基线状态时ESR及血清CRP水平高于对照组,但硬骨素浓度(55.6±19.5) pmol/L低于对照组(78±27.6)pmol/L,P<0.01;AS组在治疗12个月时,ESR及血清CRP水平较基线状态时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12个月时,BASFI、BASMI和BASDI评分较基线状态时明显改善(P<0.01),但在治疗后12个月时,硬骨素浓度(62±15.3) pmol/L较基线状态时稍有升高(P=0.25),仍低于对照组(78±27.6)pmoL/L,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硬骨素水平62.75 pmol/L为截断点,该点诊断的敏感度为82.02%,特异度为91.50%,曲线下面积(AUC)为0.905;诊断效力高.相关分析显示,AS组患者在基线状态时和治疗后12个月时,血清硬骨素水平与ESR、CRP、BASFI、BASMI以及BASDAI评分无明显相关性.而放射学指数BASRI及影像学mSASSS评分在基线状态和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mSASSS评分与硬骨素水平在基线状态和治疗12个月时呈显著负相关(r=-0.768,P<0.01).结论 TNF拮抗剂对AS患者血清硬骨素水平无�
谢建民于晓巍
关键词:脊柱炎强直性骨化异位性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Dkk-1水平与骨影像学变化的相关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Dickkopf-1(Dkk-1)的水平及其诊断价值,了解Dkk-1与强直性脊柱炎炎症及放射学进展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5例为强直性脊柱炎组,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随访2年,分别在基线状态、治疗24个月时评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年龄、性别、疾病活动度(BASFI、BASDAI、BASMI、BASRI)]、影像学进展(m SASSS)以及炎症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采用ELISA法检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Dkk-1浓度。运用相关分析法分析Dkk-1与疾病活动度、影像学进展及炎症指标的关系。结果:强直性脊柱炎组在基线状态时,ESR及血清CRP水平高于对照组,但Dkk-1浓度(72.6±19.5)pg·m L-1低于对照组(98.0±27.6)pg·m L-1(P<0.01);强直性脊柱炎组在治疗24个月时,ESR及血清CRP水平较基线状态时明显下降(P<0.01),治疗24个月时,BASFI、BASMI和BASDI评分较基线状态时明显改善(P<0.01),但在治疗24个月时,Dkk-1浓度为(74.2±15.3)pg·m L-1,较基线状态时稍有升高(P=0.57),仍低于对照组(98.0±27.6)pg·m L-1(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Dkk-1水平69.75 pg·m L-1为截断点,该点诊断的敏感度为84.02%,特异度为91.50%,曲线下面积(AUC)为0.94,诊断效力高。相关分析显示,强直性脊柱炎组患者在基线状态时和治疗24个月时,血清Dkk-1水平与ESR、CRP、BASFI、BASMI以及BASDAI评分无明显相关性。而放射学指数BASRI及影像学m SASSS评分在基线状态和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且m SASSS评分与Dkk-1水平在基线状态和治疗24个月时呈显著负相关(r=-0.78,P<0.01)。结论: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Dkk-1水平无明显改善,血清Dkk-1水平与放射学变化明显相关,提示血清Dkk-1的产生可能与炎症状态无明显相关性,Dkk-1可能参与了�
谢建民赵成
关键词:DKK-1骨化影像学疾病活动度炎症指标益赛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