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2011GB23600023-1)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李艳大陈立才舒时富李星刘丕莲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农科院创新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株型
  • 1篇性状
  • 1篇性状研究
  • 1篇双季稻
  • 1篇水稻
  • 1篇机械化
  • 1篇机械化作业
  • 1篇季稻
  • 1篇冠层
  • 1篇冠层结构
  • 1篇光分
  • 1篇光分布
  • 1篇光合生产
  • 1篇光合作用
  • 1篇合生

机构

  • 2篇江西省农业科...

作者

  • 2篇李星
  • 2篇舒时富
  • 2篇陈立才
  • 2篇李艳大
  • 1篇董希慧
  • 1篇万鹏
  • 1篇叶厚专
  • 1篇盛华平
  • 1篇廖禺
  • 1篇王康军
  • 1篇潘松
  • 1篇刘丕莲

传媒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农机化学...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株型的水稻光合生产模拟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株型是反映水稻(Oryza sativa L.)冠层结构与群体光合态势的综合性状,理想株型塑造与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是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关键。利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和三维数字化技术可实现对不同株型水稻的单株及群体冠层三维结构的可视化模拟,克服了G函数应用复杂与繁琐的缺点。通过调控栽培管理措施可构建高光效的水稻冠层结构,提高水稻冠层的光能截获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利用辐射度和光线跟踪技术可在三维空间上实现不同株型水稻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分布的精确模拟,弥补了指数模型应用假设的不足。基于生理生态过程的水稻光分布与光合作用模拟研究得到了快速广泛的发展,为数字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模型化和定量化支撑。水稻株型的差异明显改变了光在水稻冠层内的分布和利用,进而影响冠层光合作用和物质积累,因而系统分析水稻株型与冠层内光分布及冠层光合作用间的定量关系,有利于提高水稻群体光能利用率与产量。
李艳大舒时富陈立才盛华平李星潘松廖禺
关键词:水稻株型冠层结构光分布光合作用光合生产
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双季稻株型性状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旨在阐明适合机械化栽插和收割的双季稻株型性状。通过比较分析江西省3个典型双季稻区10个机插早稻和晚稻品种的秧苗素质、机插质量、植株形态、茎蘖动态、产量和株型综合性状,结果表明:秧龄30天的早稻秧苗株高14.0~16.0cm、叶龄3.5~4.0叶、白根数12~15条、茎基宽0.24~0.26cm、百苗干重15.0~17.0g、播种均匀度85%以上,秧龄25天的晚稻秧苗株高18.0~21.0cm、叶龄4.0~4.5叶、白根数19~22条、茎基宽0.28~0.34cm、百苗干重16.0~20.0g、播种均匀度85%以上,其机插质量好,适合机械化栽插;株型紧凑、分蘖力强、抽穗整齐、成熟一致、抗倒伏、抗病力强、耐落粒、产量高、早稻和晚稻生育期分别为105~110天和108~115天的株型品种适合机械化收割。
李艳大叶厚专舒时富陈立才李星王康军董希慧万鹏刘丕莲
关键词:双季稻机械化作业株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