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52) 作品数:74 被引量:551 H指数:14 相关作者: 侯吉瑞 周泉 方艳君 张雪玲 赵凤兰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石油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文化科学 天文地球 更多>>
大庆油田特高含水期三元复合驱层系优化组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018年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部分区块暴露出层系组合跨度大、层间矛盾突出的问题,加之受国际油价持续走低的影响,其经济效益亦呈现进一步变差的趋势。因此,为了提高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研究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层系优化组合尤为重要。应用油藏工程、数值模拟和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丰富完善了层系组合的指标体系,建立了一套高效科学的层系优化组合方法,创新发展了层系优化的组合技术经济检验指标,形成了一整套层系优化组合技术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系统、全面、快速给出层系组合推荐方案,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组合结果更加符合油田实际,可显著改善三元复合驱的开发效果和效益。 孙洪国 周丛丛 张雪玲 侠利华 冯程程关键词:模糊聚类 三元复合驱 分流河道砂体注水开发过程储层参数变化特征 被引量:4 2015年 分流河道砂体是大庆油田主要储层类型之一,虽经历了50多年的注水开发与调整,但由于受平面及层内非均质性的影响,目前层内尚有近30%的厚度未水洗,因而分流河道砂体仍是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调整的主要对象之一。通过对油田105口密闭取心检查井资料的统计分析及室内水驱油实验研究了不同开发阶段分流河道砂体储层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及粒度中值等参数的变化特征,分析了长期水冲刷后岩样平均孔喉半径、孔喉半径中值、孔喉峰值及渗透率的变化规律,同时建立了水洗厚度和水洗程度与注水开发时间的定量关系,为特高含水期改善分流河道砂体开发效果提供了依据。 尹淑敏关键词:分流河道 孔隙度 渗透率 泥质含量 水驱油田层系合理井网密度 被引量:3 2015年 水驱油田的合理井网密度研究是油田开发方案设计和开发调整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经济学的盈亏平衡原理,综合考虑油田开发过程中钻井投资、地面投资、原油销售收入和利率等因素推导得到了一种水驱油田层系合理井网密度计算模型,并对已有的动态数据劈分方法进行了改进,考虑了生产压差对劈分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数据劈分的精度,为分层合理井网密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应用该模型解决了传统合理井网密度研究只是针对地面井网密度的局限性,使井网调整细化到不同物性、不同开发阶段的层系,使井网的调整和加密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为特高含水期油田分层系的井网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 刘仁强关键词:达西定律 动态数据 井网密度 层系 喇嘛甸油田南中东二区二类油层上(下)返层系开发方式 被引量:3 2018年 "十三五"期间,大庆油田二类油层一次上返开发将全面结束,二次上(下)返开发存在着层序及方式选择的问题。为确定二类油层上(下)返开发方式,以喇嘛甸油田南中东二区为例开展研究。技术上从区块静动态资料入手,利用统计方法分析,落实上(下)返层系潜力,确定葡Ⅱ1—高Ⅰ5为下步开发层段;经济上利用大数据理论,建立系统模型,创建钻新井与利用一套井网开发方式选择图版,确定了南中东二区上(下)返开发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油价50美元/桶及以上时,南中东二区葡Ⅱ1—高Ⅰ5层系应采用新钻井方式开发。该方法为二类油层区块有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对层状砂岩油藏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方艳君 王福林 姜祥成 赵云飞 王天智 赵玉双关键词:二类油层 开发方式 化学驱实用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使数值模拟能更加准确地描述化学驱油的复杂机理,根据近年来化学驱油理论研究的新认识,建立了描述化学驱油过程的数学模型。模型是一个三维多组分化学驱模拟器,具有单一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驱、多种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驱和表面活性剂一聚合物-碱复合驱模拟功能。该模型除具备商业化模型已有的流度控制和毛管驱替机理描述功能外,还新增了如下模拟功能: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聚合物弹性描述、多种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的混合驱油过程描述、低表面活性剂浓度化学复合驱过程的化学剂复合协同效应的表征,聚合物弹性和毛管数对相对渗透率的影响以及化学驱油过程所发生的对流、弥散、扩散和吸附等一系列物理化学现象的描述。该模型已在大庆油田化学驱油科研和生产实践中成功应用。 程杰成 吴军政 陈国 韩培慧 赵昌明关键词:数学模型 大庆油田 大庆油田二类油层聚合物驱产油量模型应用 被引量:8 2016年 针对大庆油田不同区块的二类油层产油量差异大,影响因素复杂,产量预测难等问题,根据聚合物驱油墙推进理论和产油量动态变化特征的对应关系,建立分阶段产油量预测模型。在模型求解过程中,通过引入支持向量机方法,选取已开发区块25组模型参数和影响因素进行学习训练,5组数据样本进行预测检验,最终确定了模型参数与影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拟合关系式,并将整个算法过程编制成了简便操作的应用程序。现场应用表明,新的模型预测精度在95%以上,便于跟踪和调试,完全可以满足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方案和油田中长期规划方案的编制要求。 张雪玲关键词:二类油层 聚合物驱 支持向量机 大庆油田 “产学研”联合攻关 破解特高含水老油田提高采收率难题 被引量:4 2021年 面对制约高/特高含水老油田开发效率及效益难题,大庆油田设立重大专项项目,探索已开发油藏特高含水期以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为了推进研发任务有序衔接和高效集成,构建了研发、试验、应用"三位一体"管理体系;整合优势资源,从团队建设、人才培养、人才激励、文化建设等方面,打造产学研联合攻关团队;创新建立了高端合作、借脑引制、共建共享、企业内多专业协同等攻关模式。通过联合攻关,集成创新了水驱精细挖潜控水提效配套技术,发展完善了二类油层聚合物提质提效配套技术,形成了复合驱降本增效等大幅提高采收率新技术,整体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实现大庆油田主体开发技术的接替发展,有力支撑了大庆油田4000×10^(4)t稳产及振兴发展战略的实施,13年间累计多产原油4900×10^(4)t。创新成果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引领国内同类油田深度高效开发,产学研一体化联合攻关模式实现可复制、可推广。 王凤兰 由春梅 陈宝玉关键词:提高采收率 大庆油田X区块三元复合驱采出规律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以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工业化区块为研究对象,应用矿场统计、数值模拟方法量化了三元复合驱中影响毛管准数的黏度和界面张力,分析了采出液化学剂、离子浓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三元复合驱技术能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19.58个百分点;油层中用于参与驱替的三元复合体系黏度只有初始黏度的30%~45%;化学剂运移30%的井距时,可保持较好的界面活性,运移至采出井处,三元复合驱体系界面张力大部分跃升至10-1 m N/m以上,对驱油效率的贡献减弱;三元复合驱化学剂见剂顺序为聚合物、碱、表面活性剂,见剂时间分别为注入孔隙体积倍数的0.12、0.45和0.56。 倪洪涛关键词:大庆油田 三元复合驱 油田产能建设一体化优化设计及应用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开采难度不断加大,产能建设是确保油田稳产一项重要措施。如何实现油田高效建产,是油田开发者急需解决的难题。运用系统工程理论、风险管控方法和大数据工具,分析年度区块产能建设的地质、开发各类影响因素,... 常凌云关键词:产能建设 单井产能 数据挖掘 高含水后期凝胶调剖技术探讨与展望 被引量:2 2015年 水井调剖是非均质油藏控水稳油、提高水驱效率的重要技术手段。近年来,大庆油田多数区块已进入高含水或特高含水开采后期,油藏不同区域吸水比例失衡矛盾日益突出。调剖理论的滞后制约了调剖技术大范围的推广应用,探索适用于大庆油田的调剖技术、确保调剖措施成功率并大面积推广成为当前凝胶调剖的发展方向。目前深部调剖技术主要采用凝胶型调剖剂进行高渗透层的封堵,凝胶类型及性能的选择成为措施成功与否的关键。从理论模型出发,分析了油藏中任意两点间的压降,确定了凝胶在油藏不同位置的剪切黏度,通过两者结合得到了油藏不同区域封堵对凝胶型调剖剂强度的要求,实现了油藏不同部位对凝胶强度要求的可预测性,为调剖方案和调剖剂选择提供了技术指导。通过凝胶应用性能的分析,认为高含水后期弱凝胶深度调剖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尚宏志 唐晓旭关键词:高含水 调剖剂 凝胶 高渗透 凝胶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