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00231)

作品数:6 被引量:58H指数:3
相关作者:陈立杰段玉玺范圣长王媛媛秦博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线虫
  • 5篇大豆
  • 3篇真菌
  • 3篇胞囊
  • 3篇胞囊线虫
  • 3篇大豆胞囊线虫
  • 2篇生防因子
  • 2篇食线虫真菌
  • 2篇细菌
  • 2篇线虫病
  • 2篇胞囊线虫病
  • 2篇大豆胞囊线虫...
  • 1篇豆田
  • 1篇短体线虫
  • 1篇新记录种
  • 1篇植物病害
  • 1篇植物病害生物...
  • 1篇伞滑刃线虫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生物防治

机构

  • 8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7篇段玉玺
  • 7篇陈立杰
  • 2篇王媛媛
  • 1篇梁文举
  • 1篇刘霆
  • 1篇孙晶双
  • 1篇李永峰
  • 1篇秦博
  • 1篇范圣长
  • 1篇闫超杰
  • 1篇朱艳
  • 1篇李晓燕
  • 1篇武贺

传媒

  • 3篇大豆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草莓寄生线虫新记录种—光尾拟短体线虫被引量:1
2005年
对寄生于草莓根部的一种线虫—光尾拟短体线虫(PratylenchoidesleiocaudaSher,1970)进行了详细描述。该线虫采集于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农业大学草莓园和辽中县的草莓根际,其鉴定特征为唇区3 ̄4条环纹,侧区6条侧线(体中部),尾部合并为4条侧线,食道腺双叶状从背侧长覆盖肠,雌虫双卵巢,尾圆柱形,具20 ̄25条环纹,尾末端无环纹或具有2 ̄3条不规则环纹,雄虫普遍存在,交合刺较长(22.7 ̄25.2μm),交合伞包到尾端。该种线虫为草莓上首次报道。
闫超杰段玉玺陈立杰
关键词:草莓新记录种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生防因子研究进展
综述了大豆胞囊线虫的各类生防因子,如食线虫真菌、食线虫细菌、杀线虫植物、捕食性线虫和捕食性土壤动物等,其中研究较深入的是食线虫真菌和细菌,食线虫真菌可归纳为5种类型,即捕食性真菌、专性内寄生菌物、机会真菌、产毒真菌和菌根...
陈立杰段玉玺范圣长秦博刘霆王媛媛
关键词:大豆胞囊线虫生防因子食线虫真菌
文献传递
施用杀线剂对大豆根际真菌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化学杀线剂(呋喃丹、涕灭威)和生物杀线剂(Snf907的发酵液、Snf0407009的发酵液)为材料,探讨杀线剂对大豆根际真菌多样性的影响。采取拉丁方设计,对大豆根际土壤定期取样、分离和鉴定,研究不同处理根际土壤真菌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化学杀线剂对大豆根际土壤真菌的影响较大,减少了根际土壤真菌的种类;而生物杀线剂对大豆根际真菌数量影响较小,真菌的数量和种类变化均不明显,维系了大豆根际真菌的动态平衡。在大豆成熟期根际真菌的数量比其他时期数量明显增加,可通过向生物杀线剂中添加根际真菌中的青霉菌、拟青霉菌和木霉菌来提高生物杀线剂的防治效果。
武贺段玉玺陈立杰
关键词:大豆根际真菌
根瘤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作用
本文综述了豆科共生细菌根瘤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作用,详细阐述了根瘤菌抗菌防病机制,主要包括竞争作用、重寄生作用、拮抗作用、诱导抗病性,并对根瘤菌在生防方面进行了展望。
王媛媛段玉玺陈立杰
文献传递
两种滑刃亚目线虫的ITS-PCR-RFLP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ITS区通用引物对阿苏里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arthuri)和燕麦滑刃线虫(Aphelenchusavenae)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对其PCR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同时用5种限制性内切酶(RsaⅠ、HaeⅢ、MspⅠ、HinfⅠ和AluⅠ)对PCR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得到相应酶切图谱。两种线虫的DNA序列测定分析以及ITS-RFLP酶切图谱得到的鉴定结果与形态鉴定结果一致。试验得到的阿苏里伞滑刃线虫和燕麦滑刃线虫ITS-RFLP酶切图谱可以为线虫的分子鉴定提供参考。
李晓燕段玉玺孙晶双陈立杰
不同耕作方式对大豆胞囊线虫群体数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07年
研究四种耕作方式(连作、轮作、水田改旱作和撂荒)对大豆苗期胞囊线虫群体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黑龙江和辽宁两省,连作使大豆田土壤中胞囊数量显著增加,撂荒使大豆田土壤中胞囊积累数量最少,其次是水改旱和轮作。连作可促进大豆根上和根内胞囊线虫数量显著增加,随连作年限增加,根内胞囊线虫数量也显著增加。轮作条件下根上和根内大豆胞囊线虫的发生较连作少,但高于水改旱和撂荒,其中在3种轮作方式中玉米?玉米?大豆的轮作土壤中胞囊数量积累最少,根上和根内大豆胞囊线虫发生也较少。水改旱条件下,根上和根内大豆胞囊线虫的发生数量都很少。撂荒条件下,根上未发现胞囊线虫,而且根内胞囊线虫发生也很少。大豆种衣剂的施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或干扰胞囊线虫的孵化与侵染。
朱艳陈立杰段玉玺
关键词:耕作方式大豆大豆胞囊线虫
涕灭威对大豆田土壤线虫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5
2006年
利用涕灭威处理大豆田,研究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共鉴定出7目12科17属的土壤线虫,其中植物寄生线虫是大豆根际土壤线虫的优势营养类群,短体属Pratylenchus,茎属Ditylenchus,小杆属Rhabditis和矛线属Dorylaimus是线虫优势属。与对照相比,除开花期因气候干旱外,涕灭威处理在大豆的各个生育期均抑制了土壤线虫总数和各营养类群的群体数量增长,尤其对植物寄生线虫抑制程度更为显著。应用多样性指数H′、成熟度指数MI、均匀度指数J′、丰富度指数SR、优势度指数l和植物寄生线虫成熟度指数PPI分析比较了处理区和对照区土壤线虫生物多样性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涕灭威处理显著降低了大豆田土壤线虫的多样性、增加了线虫的优势度指数,各生态指数较好地反映了涕灭威对大豆田土壤线虫生物多样性的干扰作用。
陈立杰段玉玺梁文举李永峰
关键词:大豆涕灭威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生防因子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05年
综述了大豆胞囊线虫的各类生防因子,如食线虫真菌、食线虫细菌、杀线虫植物、捕食性线虫和捕食性土壤动物等,其中研究较深入的是食线虫真菌和细菌,食线虫真菌可归纳为5种类型,即捕食性真菌、专性内寄生菌物、机会真菌、产毒真菌和菌根菌;另外,还对其他生防因子的最新研究结果进行了归类综述,并对大豆胞囊线虫的生物防治进行了展望。
陈立杰段玉玺范圣长秦博刘霆王媛媛
关键词:大豆胞囊线虫生防因子食线虫真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