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绿色化学产品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作品数:144 被引量:1,022H指数:16
相关作者:涂伟萍王锋刘明波胡剑青袁腾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东莞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2篇电气工程
  • 46篇化学工程
  • 11篇理学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医药卫生
  • 6篇电子电信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5篇电网
  • 13篇电力
  • 13篇丙烯
  • 12篇改性
  • 11篇树脂
  • 11篇丙烯酸
  • 10篇电力系统
  • 10篇电压
  • 8篇电压稳定
  • 8篇水性
  • 8篇纳米
  • 8篇催化
  • 7篇电压控制
  • 7篇配电
  • 6篇聚氨酯
  • 6篇轨迹灵敏度
  • 6篇超临界
  • 5篇电机
  • 5篇乳液
  • 4篇输电

机构

  • 127篇华南理工大学
  • 14篇广东工业大学
  • 13篇东莞理工学院
  • 10篇华南农业大学
  • 8篇广东电网公司
  • 8篇深圳大学
  • 5篇华南师范大学
  • 5篇广东省绿色能...
  • 4篇广东石油化工...
  • 3篇衢州学院
  • 3篇河北工业大学
  • 3篇广东省绿色化...
  • 2篇广东药学院
  • 2篇青岛科技大学
  • 2篇辽宁石油化工...
  • 2篇中国南方电网
  • 2篇广东电网公司...
  • 2篇东莞市柏力有...
  • 2篇中国能源建设...
  • 1篇广州大学

作者

  • 28篇涂伟萍
  • 20篇王锋
  • 18篇刘明波
  • 13篇袁腾
  • 13篇胡剑青
  • 10篇周显宏
  • 8篇文震
  • 8篇刘波
  • 8篇游新奎
  • 8篇郑宗坤
  • 8篇刘永强
  • 7篇蒲一涛
  • 7篇武小梅
  • 7篇谢敏
  • 6篇马晓茜
  • 6篇李琼
  • 6篇李鑫
  • 5篇杨向宇
  • 5篇王星华
  • 5篇方建章

传媒

  • 7篇材料导报
  • 7篇广东电力
  • 7篇电力系统保护...
  • 6篇化工学报
  • 5篇华南理工大学...
  • 5篇中国电机工程...
  • 5篇电网技术
  • 4篇涂料工业
  • 4篇电子产品世界
  • 4篇精细化工
  • 4篇中南大学学报...
  • 3篇化工新型材料
  • 3篇电力系统自动...
  • 3篇过程工程学报
  • 3篇电力系统及其...
  • 3篇华南师范大学...
  • 3篇中药材
  • 3篇中国造纸学报
  • 2篇电机与控制学...
  • 2篇太阳能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9篇2015
  • 15篇2014
  • 15篇2013
  • 21篇2012
  • 23篇2011
  • 14篇2010
  • 14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1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苦卤合成碱式硫酸镁晶须及后序分离工艺被引量:2
2019年
用苦卤与工业液碱NaOH水热反应合成碱式硫酸镁(MOS)晶须,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液碱浓度及反应时间对液相组成和产品形貌的影响,用XRD和SEM等手段对产品进行表征,并对反应后母液进行钾盐和钠盐分离。结果表明,适宜的MOS合成条件为Mg^2+与OH^-摩尔比1:1.5及NaOH浓度4 mol/L、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7 h。合成晶须后的母液按Mg2+与OH-理论摩尔比1:2反应,使母液中Mg2+完全转化为Mg(OH)2晶体。除镁后母液根据0和25℃时Na^+, K+//Cl^-, SO42--H2O四元体系相图、25和100℃时NaCl-KCl-H2O三元体系相图,通过蒸发浓缩结晶和低温结晶分离出NaCl, Na2SO4·10H2O和KCl。
白雪郭宏飞郭宏飞赵斌陈学青
关键词:苦卤碱式硫酸镁水热反应相图
水电分离型开尔文滴水器的设计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传统开尔文滴水器存在储电效果一般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水电分离型的滴水起电装置.在传统开尔文滴水器的基础上增加储电环,用于分离滴下的水滴的电荷,解决了由于需要储存带电水滴而带来的容积限制问题,提高了发电规模和效率.
吴亮金尚儿刘刚黄嘉盛
关键词:电荷
涂料体系中纳米粉体的表面改性及分散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5年
介绍了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层次使它具有与块状材料所不同的光、电、磁和力学性能,将无机的纳米粒子应用于涂料中能显著地提升涂料的功能性。综述了纳米涂料的表面改性、纳米粒子在涂料体系中的分散及纳米粒子改性及分散性的表征方法。
何秋星胡剑青涂伟萍
关键词:纳米材料纳米涂料改性
常温自干型有机硅改性水性醇酸树脂的制备被引量:11
2015年
使用不饱和脂肪酸、多元醇、多元酸酐合成醇酸树脂,再使用有机硅单体对醇酸树脂进行改性,得到高性能有机硅改性水性醇酸树脂。实验证明,油度55%、醇超量1.07、5.5%二羟甲基丙酸(DMPA)作为亲水单体合成所得的醇酸树脂,再使用25%的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所得的产品既保持了醇酸树脂的自干性、光泽等优异性能,又具有有机硅树脂优良的耐水性,产品稳定性好,无毒无害,符合环保要求。
周达朗王锋胡剑青涂伟萍
关键词:醇酸树脂水性有机硅改性
协调二级电压控制对长期电压稳定的影响分析及改进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某大型受端电网的实时数据,借助时域仿真评估协调二级电压控制对其长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若分区内具有较大可调无功裕度,则协调二级电压控制有利于提高电压稳定性,否则影响甚微。针对受端电网发生大扰动后往往无功容量不足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基于轨迹灵敏度的紧急电压控制策略,能够实时地在调控范围内选择控制发电机,并能方便地同其他控制策略结合,以达到更优的控制性能。时域仿真结果证明,这种紧急电压控制策略在大扰动后能够明显提高系统的长期电压稳定性。
李婷刘明波林舜江欧阳逸风
关键词:二级电压控制长期电压稳定时域仿真轨迹灵敏度
光伏系统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被引量:13
2010年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伏并网技术成为有效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核心和关键。通过分析传统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提出一种具有功率跟踪的固定开关频率的电流控制技术。仿真结果表明,并网电流与电网电压基本同频同相,并网系统的功率因数近似为1,满足设计要求。
谢萍刘永强马士超黄俊彦
关键词:光伏系统并网逆变器
三相电源自然换相点检测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针对三相电源自然换相点检测过程中存在的检测电路复杂、检测不精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三相电源自然换相点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以Atmega16单片机为核心,使用LTV-816C光耦和简单的元器件实现了对三相电源自然换相点的检测,进而通过软件实现了对三相电源的频率、相序以及是否缺相作出判断和检测,该设计结构简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精确性。该设计通过了Saber仿真,并且制作了相应的硬件,验证了该设计的可靠性和精确性[1]。
董英瑞杨金明
关键词:SABER仿真
可见光下Fe^(3+)掺杂对K_2La_2Ti_3O_(10)分解水制氢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4
2009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3+掺杂的Fe-K2La2Ti3O10光催化剂,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DR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考察了不同掺杂量对K2La2Ti3O10的性质及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e-K2La2Ti3O10在400-650nm范围内显示强吸收,光谱响应扩展到可见光区(λ>400nm),掺杂Fe3+后,K2La2Ti3O10的可见光区的光催化制氢活性显著提高,掺杂量为nFe/nTi=0.04时活性最佳,当催化剂用量为0.1g,反应液为CH3OH(30mL)+H2O(90mL)时,产氢量达到1.92μmol·h-1,为未掺杂时的4倍.
陈威董新法陈之善陈胜洲林维明
关键词:光催化可见光氢气
GN30-10Q隔离开关接触电阻值的计算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接触电阻是衡量电接触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接触电阻增大是导致隔离开关发热故障的主要原因。笔者结合GN30-10Q隔离开关的结构特点,研究该型号隔离开关运行时动静触头的受力情况;根据电接触理论,求解出该类型隔离开关接触电阻的工程计算值。计算结果真实可信,对处理隔离开关发热故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刘生辉
关键词:隔离开关电接触受力分析接触电阻
电化学生成H_2O_2-TiO_2/UV降解碱性品红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用电化学方式持续向TiO2/UV光催化体系中供给H2O2,以促进有机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以碱性品红为模型有机污染物,研究了其在电化学生成H2O2-TiO2/UV体系中的降解,研究结果表明:碱性条件下碱性品红降解最快,酸性其次,中性最慢;在5.0-10.0mA·cm^-2的范围内,碱性品红降解率随电流密度的增大而明显升高,而当电流密度进一步增大时碱性品红的降解率并没有明显的增强;溶液中PO4^3-、SO4^2-对碱性品红的降解有抑制作用,而Cl^-则会促进碱性品红降解;电化学生成H2O2-TiO2/UV对碱性品红的降解率和COD去除率分别高于单一的电化学生成H2O2氧化、TiO2/UV光催化氧化的降解率和COD去除率之和,这表明电化学生成H2O2、TiO2/UV在对碱性品红的降解和COD去除上存在协同效应;碱性品红的降解及COD去除均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其降解及COD去除的速率常数分别为3.109×10^-2min^-1和1.033×10^-2min^-1.
方建章蒲玉英廖锦云李浩彭峰
关键词:电化学过氧化氢光催化碱性品红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