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ZCX3-SW-344)

作品数:3 被引量:67H指数:3
相关作者:任贾文秦大河康世昌陈锋井哲帆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再分析资料
  • 1篇山脉
  • 1篇示踪
  • 1篇同位素
  • 1篇念青唐古拉山...
  • 1篇气象
  • 1篇气象研究
  • 1篇青藏
  • 1篇青藏高原
  • 1篇微粒
  • 1篇来源示踪
  • 1篇北坡
  • 1篇NCEP/N...
  • 1篇NCEP/N...
  • 1篇NCEP/N...
  • 1篇SR-ND-...
  • 1篇冰川
  • 1篇冰川退缩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秦大河
  • 3篇任贾文
  • 2篇康世昌
  • 1篇徐建中
  • 1篇蒋友严
  • 1篇叶庆华
  • 1篇陈福坤
  • 1篇侯书贵
  • 1篇谢爱红
  • 1篇秦翔
  • 1篇井哲帆
  • 1篇陈锋

传媒

  • 1篇地理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冰川冻土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1970—2007年西藏念青唐古拉峰南、北坡冰川显著退缩被引量:38
2007年
1999年和2007年夏季,利用GPS技术先后对念青唐古拉峰(念峰)南、北坡的5条冰川末端位置进行了实地测量.结果表明:同1970年比较发现,过去近40 a来5条冰川退缩显著,1970-2007年间念峰北坡的拉弄和扎当冰川与南坡的爬努冰川末端平均退缩速率均接近10.0 m.a-1;西布冰川在1970-1999年间达到38.9 m.a-1,而爬努冰川流域海拔较高的小冰川5O270C0049退缩幅度较小,为4.8 m.a-1.2007年野外观测发现,爬努冰川1970年代的积累区有冰面河形成.念峰周围的冰川变化,不仅仅是末端的显著退缩,而且消融区面积也在扩大.
康世昌陈锋叶庆华井哲帆秦大河任贾文
关键词:冰川退缩青藏高原
NCEP/NCAR再分析资料在珠穆朗玛峰—念青唐古拉山脉气象研究中的可信性被引量:19
2007年
由于珠穆朗玛峰-念青唐古拉山脉极高山区特殊的自然环境,这一带的气象观测资料极其匮乏。2003年在青藏高原南部念青唐古拉山脉(30o24'44.3"N,90o34'13.1"E,5850ma.s.l.)建立了自动气象站;2005年在珠穆朗玛峰北坡垭口(28o01'0.95"N,86o57'48.4"E,6523ma.s.l.)建立了自动气象站。利用这两自动气象站的观测资料与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进行对比,检验NCEP/NCAR再分析数据在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南部一带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NCEP/NCAR再分析资料能够较好地反映气压和气温的天气尺度的变化。但是,再分析的气压和气温值系统性低于相应观测值,而且,某种程度上,低估了实际的变化幅度;再分析天气事件,在珠穆朗玛峰地区,超前于实际观测一日发生,而在念青唐古拉地区,基本上是与观测事件同一日发生。由于受相似大气环流的影响,珠峰和念青两者之间的观测资料、再分析资料都高度相关。
谢爱红秦大河任贾文秦翔康世昌蒋友严
关键词:念青唐古拉山脉NCEP/NCAR
珠穆朗玛峰东绒布冰芯微粒来源示踪被引量:11
2009年
首次通过Sr-Nd-Pb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了珠穆朗玛峰(以下简称:珠峰)东绒布冰芯中不溶性微粒的来源.结果表明,冰芯污化层样品中的微粒主要来源于局地粉尘源;而非污化层样品的同位素组成和印度西北干旱区的结果接近.HYSPLIT模式的空气轨迹分析表明,印度西北部发生尘暴时,到达冰芯采样点的气流首先要经过该地区,进一步验证了东绒布冰芯中微粒来源于印度西北部的可能性.
徐建中侯书贵陈福坤任贾文秦大河
关键词:微粒SR-ND-PB同位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