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3090613)
-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先福纪丽莎陈安良喻卫武韦强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重点资助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重点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鸭疫里默氏杆菌的PCR鉴定及药敏试验被引量:1
- 2012年
- 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anatipestifer,RA)主要侵染1~8周龄鸭,尤其是2~3周龄的雏鸭,引发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也称为鸭疫综合征、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感染等。本病几乎发生于所有养鸭场,如不加治疗,死亡率最高可达80%以上,是目前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
- 高利荣谭秋杉沈蔷张先福
- 关键词:鸭疫里默氏杆菌病PCR鉴定巴氏杆菌感染细菌性传染病养鸭场
- HPLC法测定黄连复方汤中盐酸小檗碱、表小檗碱、药根碱、盐酸巴马汀和甘草酸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测定黄连复方汤中盐酸小檗碱、表小檗碱、药根碱、盐酸巴马汀和甘草酸5种成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盐酸小檗碱、表小檗碱、药根碱、盐酸巴马汀和甘草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75~1?500 ng、9.091~44.440 ng、40.130~67.000 ng、130~2 064 ng、2.400~60.000 ng(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大于98.0%。结论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能更好地控制黄连复方汤的质量。
- 纪丽莎张先福喻卫武陈安良
- 关键词:盐酸小檗碱表小檗碱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甘草酸
- 黄连汤对鸭疫里默氏菌的抑菌作用及对菌体形态的影响被引量:7
- 2010年
- 研究中药复方黄连汤水提醇沉浓缩物(Ethanol extracts ofCoptidis rhizomadecoction,EeCrd)对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的体外抑菌规律及其对菌体形态的影响。黄连汤经水提醇沉后,减压浓缩,制成含生药176g.L-1的EeCrd原液。用PBS将原液倍比稀释成88、88×2-1、88×2-2……88×2-9g.L-1等11个梯度浓度的药液。用纸片扩散法和液体倍比稀释法研究EeCrd完全抑菌时的最小抑菌浓度和不完全抑菌时的亚抑菌浓度;取88和88×2-3g.L-1EeCrd浓度组药液分别作用17和3、6、17h后的细菌,用透射电镜观察菌体形态的变化。纸片扩散法和液体倍比稀释法测定的EeCrd完全抑制RA时的最小浓度均为88×2-2g.L-1,不完全抑菌时亚抑菌浓度为88×2-3g.L-1;88×2-4g.L-1以上稀释度EeCrd基本无抑菌活性;50μL的88g.L-1浓度组的EeCrd作用RA17h后,RA菌体浓缩,变小,最终死亡;50μL的88×2-3g.L-1浓度组的EeCrd作用RA3、6、17h后,RA菌体长度变长,细胞壁变薄,菌内颜色变浅,皱褶减少,纹理不均匀,菌体干瘪、折叠、弯曲,最终死亡。EeCrd可能通过破坏RA外膜结构来抑制细菌增殖。
- 张先福韦强鲍国连季权安庞安娜
- 关键词:黄连鸭疫里默氏菌透射电镜
- 黄连汤有效部位对鸭疫里氏杆菌的抑菌率被引量:2
- 2010年
- 测定了黄连汤有效部位对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的抑菌率。将组成黄连汤的黄连Coptis chinensis,黄柏Phellodendrion amurense和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3味中草药按规定比例混合,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有效部位,制成含生药为229.9g·L-1的黄连汤水提醇沉浓缩物。首先测定鸭疫里氏杆菌生长的标准质量浓度曲线,其次在不同药物质量浓度下分别加入振荡培养12h的鸭疫里氏杆菌20,50,120,190和250μL,测定鸭疫里氏杆菌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关系式,计算出药物作用后细菌的浓度,进而得出各种质量浓度下药物对细菌的抑菌率,并对抑菌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当药物质量浓度是38.0g·L-1,菌量为20和50μL时,对应的显著性抑菌率为99.99%和99.98%;药物质量浓度为46.0g·L-1,菌量为120,190和250μL时,对应的显著性抑菌率分别为99.99%,99.98%和99.98%。抑菌率都在99.98%以上。用紫外分光法研究药物抑菌率,准确、方便、重复性好;药物最优抑菌的临界浓度为29.0g·L-1。
- 纪丽莎殷红福汪丽芬张先福
- 关键词:中药学黄连汤鸭疫里氏杆菌抑菌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