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1807)

作品数:9 被引量:100H指数:7
相关作者:董明盛李伟芮昕陈晓红徐笑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徐州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发酵
  • 2篇益生菌
  • 2篇乳酸
  • 2篇乳酸菌
  • 1篇低聚半乳糖
  • 1篇低聚果糖
  • 1篇豆腐
  • 1篇燕麦
  • 1篇燕麦蛋白
  • 1篇优良乳酸菌
  • 1篇诱变
  • 1篇诱变选育
  • 1篇质构分析
  • 1篇质谱
  • 1篇质谱法
  • 1篇乳杆菌
  • 1篇乳品质
  • 1篇瑞士乳杆菌
  • 1篇色谱
  • 1篇生化成分

机构

  • 9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徐州工程学院

作者

  • 9篇董明盛
  • 6篇李伟
  • 5篇芮昕
  • 4篇陈晓红
  • 3篇黄璐
  • 3篇徐笑
  • 2篇姜梅
  • 2篇吴寒
  • 2篇王丹
  • 1篇李文
  • 1篇马亚芳
  • 1篇李腾
  • 1篇杨培洁
  • 1篇肖愈
  • 1篇管瑛
  • 1篇邱远

传媒

  • 9篇食品科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葛根素工艺被引量:23
2014年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葛根露酒中葛根素工艺。将葛根露酒进行超声波处理,缩短葛根露酒的浸泡时间,对超声波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浸泡时间、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3个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参数条件为:浸泡时间22 h、超声功率120 W、超声时间12 min,此条件下的葛根素浸出量可达89.6 mg/g。
邱远芮昕谢翌冬李伟陈晓红姜梅董明盛
关键词:葛根素超声波响应面法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Y51-6发酵稀奶油工艺优化及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利用马克斯克鲁维酵母Y51-6发酵稀奶油,以酒精体积分数、感官评定作为优化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优化发酵工艺。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40 h,发酵温度45℃,蔗糖添加量7 g/100 m L,接种量7%(体积分数)。并对发酵过程进行动态追踪,0~12 h内酵母菌生长处于延滞期,12~24 h为对数期,发酵24~32 h为稳定期,32 h之后酵母菌生长进入衰亡期。发酵过程中p H值逐渐降低,酸度逐渐升高,酒精体积分数逐渐增加,色值变化不明显。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稀奶油发酵前后产生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未经发酵的稀奶油中共检测出17种主要成分,主要成分为2-庚酮、2-壬酮等甲基酮类化合物。而经发酵的稀奶油样品中共检测出35种主要成分,甲基酮类化合物比例降低,苯乙醇等醇类物质、己酸乙酯等酯类物质明显增多。
王丹李伟芮昕马宇潇徐笑黄璐吴寒董明盛
关键词:马克斯克鲁维酵母稀奶油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燕麦甜醅发酵过程中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被引量:22
2015年
研究燕麦甜醅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动态变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燕麦发酵时产生的麦角固醇含量、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测定燕麦发酵过程中蛋白质水解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产物p H值明显下降,最低达到p H 3.90;总酸含量随着发酵时间明显上升,最终达到0.74%;氨基酸态氮含量在24~36 h达到最大值0.06%,之后快速下降;还原糖含量在36 h内显著增加,达到41.17 g/100 g之后逐渐下降。麦角固醇含量持续上升,最终增加至213.64μg/g。大分子燕麦蛋白被明显水解,小分子蛋白逐渐生成;其中分子质量为35.08 k D的蛋白水解速率最快,平均水解率为55.57%。
吴寒肖愈李伟芮昕王丹徐笑马宇潇黄璐董明盛
关键词:甜酒曲生化成分麦角固醇燕麦蛋白
MTT法测定瑞士乳杆菌MB2-1活菌数被引量:11
2013年
以赛里木拉丝酸奶中提取的瑞士乳杆菌MB 2-1(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MB 2-1)为研究对象,探讨MTT法用于细菌计数的可行性及测量细菌数量的范围,优化MTT法用于瑞士乳杆菌活菌计数的工作波长、MTT和DMSO用量、反应时间。结果表明:在107~109CFU/mL内测出的OD值与细菌浓度呈正向线性关系(R2>0.99),最佳反应条件为:1.0mL待测菌液与0.2mL MTT溶液在40℃条件下染色反应1h,反应液需要经过12000r/min离心10min,取离心沉淀物溶解于1.0mL二甲基亚砜中,于工作波长510nm处测定此溶液的OD值。MTT比色分析法可用于检测乳酸菌活菌数量。
杨培洁李腾陈晓红李伟董明盛
关键词:活菌计数
甘南牧区犏牛酸奶中优良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
2015年
从甘南牧区采集的犏牛酸奶中分离得到76株乳酸菌。筛选得到3株凝乳快速、产酸力强、凝乳质地优良的乳酸菌菌株,包括1株球菌和2株杆菌。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鉴定3株乳酸菌分别是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和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通过球杆菌混合发酵实验,结果表明混合菌株发酵的产酸速率比单菌株发酵明显加快,且后酸化程度较弱,其感官质量也明显优于单菌发酵。
马宇潇李伟陈晓红姜梅芮昕董明盛
关键词:乳酸菌发酵性能
不同质量浓度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对发酵乳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研究不同质量浓度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对发酵乳在发酵期和贮藏期内乳中菌落活菌数、滴定酸度和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期低聚果糖(QHT-90 FOS)对发酵乳中乳酸菌活菌数的增殖作用要显著高于低聚半乳糖(QHT-60 GOS),在QHT-90 FOS质量浓度为1.5 g/100 m L的样品中,12 h时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MB2-1活菌数可达到4.44×109 CFU/g,而不同质量浓度和结构的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对样品滴定酸度和黏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此外在4℃发酵乳贮藏期间,QHT-90 FOS对L.helveticus MB2-1有一定保护作用,在QHT-90 FOS质量浓度为1.5 g/100 m L的样品中,贮藏14 d后,活菌数仅减少11.90%,而滴定酸度基本不变,产品黏度保持在9 000 m Pa·s。
虞姣姣马亚芳温德兰高贞旸李伟唐为芷董明盛
关键词:发酵乳发酵期贮藏期
发酵鹰嘴豆乳产γ-氨基丁酸乳酸菌的复合诱变选育被引量:7
2018年
采用复合诱变的方式提高乳酸菌发酵鹰嘴豆乳产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能力,为开发富含GABA的功能性食品打下基础。以植物乳杆菌M-6作为出发菌株,分别进行紫外、紫外-氯化锂复合诱变,确定紫外照射最佳时间为240 s,氯化锂最佳质量分数为1.25%。采用谷氨酸钠(monosodium glutamate,MSG)平板法、纸层析法、berthelot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突变株的产GABA特性进行检测,筛选到21株GABA产量高于出发菌株的菌株,其中紫外-氯化锂诱变所得突变株UL-4产量最高,在MRSG培养基(含1%MSG)和鹰嘴豆乳(含0.2%MSG)里的产量分别为899.27 mg/L和369.53 mg/L,比出发菌株分别提高64.25%和30.46%,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李文董明盛
关键词:乳酸菌Γ-氨基丁酸复合诱变
茯砖茶添加对益生菌豆腐凝胶特性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添加不同体积分数的茯砖茶汁到豆浆中,以植物乳杆菌B1-6为生物凝固剂制备新型益生菌茶豆腐,考察益生菌的生长情况。结合质构分析、持水力以及感官评定的结果,确定茯砖茶汁添加量为2.5%为宜。同时通过测定益生菌茶豆腐的亚铁离子还原力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 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来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添加茯砖茶对益生菌的生长、益生菌豆腐的质构、持水力以及感官有显著提高作用,且添加茯砖茶可以显著增强益生菌豆腐的抗氧化能力。
汪瑨芃管瑛芮昕陈晓红徐笑黄璐董明盛
关键词:茯砖茶质构分析
酢辣椒中益生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功能特性被引量:13
2019年
为从酢辣椒筛选出具有益生特性的菌株,开发辣椒益生菌产品,本实验从地方特色发酵食品酢辣椒中分离得到16株乳酸菌,以产酸速度、耐人工胃液能力为指标进行初筛,通过生化实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鉴定;并通过研究菌株对工艺逆境的耐受能力,表面疏水性和自聚合能力以及抑菌活性、抗氧化能力、降解亚硝盐能力和安全特性来评价乳酸菌的益生特性。结果表明:发酵乳杆菌17-1、发酵乳杆菌18-2和短乳杆菌L3-5能耐受0.4%苯酚、溶酶菌和热处理;具有较高的表面疏水性和自聚合能力;能产生具有广谱抑菌效果的细菌素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菌株L3-5和17-1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3株菌都具有胆盐水解酶活性和产γ-氨基丁酸能力,并且都属于安全性菌株。综上所述,传统酢辣椒是分离益生乳酸菌新的天然来源,从中分离得到的发酵乳杆菌17-1、发酵乳杆菌18-2和短乳杆菌L3-5可以作为潜在的益生性菌株。
夏海燕周思多张明喆方晗黄艺董明盛
关键词:酢辣椒益生菌功能特性抗氧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