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SH043)
-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4
- 相关作者:杨帅黄希庭符明秋刘孟超傅于玲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邮电大学西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 失地农民社会心理调查问卷编制及信、效度评价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编制失地农民社会心理调查问卷,评价其信度和效度。方法在查阅相关文献、开放式问卷调查及对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失地农民社会心理调查问卷的理论结构,运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主成分分析和信效度检验方法对重庆市656名失地农民的社会心理行为特点进行了分析,验证该问卷理论结构的合理性。结果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确定失地农民社会心理调查问卷由社会认知分问卷和社会应对分问卷组成,其中社会认知分问卷由安全感、满意度和现状认同3个因子组成,共18个条目,累积贡献率为49.247%,社会应对分问卷由积极应对、价值取向和消极逃避3个因子组成,共15个条目,累积贡献率为47.494%;社会认知分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612~0.829,分半信度为0.624~0.830;社会应对分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688~0.762,分半信度为0.654~0.727;总问卷内部Cronbach’sα系数为0.855,分半信度为0.769,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社会认知分问卷的χ2/df为1.84,RMSEA为0.058,社会应对分问卷的χ2/df为1.93,RMSEA为0.061;各因子与总问卷的相关系数为0.386~0.775,各因子间的相关系数为0.129~0.575,该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结论初步编制的失地农民社会心理问卷包括社会认知和社会应对2个分问卷,每个分问卷各包括3个因子,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 符明秋李晓娜
- 关键词:失地农民信度
- 失地农民社会心理问题研究现状述评被引量:4
- 2014年
- 深入了解和探究失地农民的社会心理问题对准确把握当前失地农民的心理状况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系统地回顾了当前失地农民社会心理问题方面的研究,重点从现状揭示、原因分析与建议提出几方面入手,对失地农民社会心理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发现其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社会心理、社会适应、角色认同、社会融入、社会排斥等五个方面。后续研究应加强失地农民社会心理方面的理论基础研究,为构建失地农民社会心理的维度、建立失地农民社会心理的指标体系以及发展失地农民社会心理的测量工具鉴定基础。
- 符明秋闫娟娟
- 关键词:失地农民社会心理市民化社会适应角色认同
- 人际距离调节自我-他人的神经表征:来自oFRN的证据被引量:8
- 2014年
- 为考察人际距离对自我-他人表征的影响,采用金钱博弈任务检测了在自己操作、观察朋友操作和观察陌生同学操作时的脑电成分反馈相关负波(FRN)。结果发现,观察任务产生了类似于自我操作时输钱反馈的负偏向,即观察者反馈负波(oFRN);在观察条件下,被试自评与朋友的亲近程度高于同学(p<0.001),两者引起的oFRN达到边缘显著性水平(p=0.062),亲近程度与oFRN呈显著相关(p=0.041)。前者说明自我和他人具有相似表征,后者则反映了自我对他人信息表征的替代性体验可能受人际距离所调节。
- 杨帅黄希庭陈有国傅于玲刘孟超
- 关键词:人际距离
- 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心理问题透析被引量:4
- 2012年
- 随着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很多农耕地被征用,失地农民数量骤升,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心理问题,减少负性社会行为发生,成为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稳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成渝两地部分失地农民的调研和访谈,深入挖掘西部地区失地农民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根据我国实际,提出解决失地农民心理问题的建议。
- 于志涛
- 关键词:城市化失地农民心理问题
- 社会等级加工的神经基础被引量:5
- 2014年
- 社会等级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原则。社会地位高低的再认与面孔再认及视觉注意均表现出N200的激活,并不同程度地共享了情感、奖赏回报、数字等级及共情特质等加工的脑区网络,涉及额区、杏仁核、纹状体、顶内沟和前扣带回皮质等。社会等级加工与5-羟色胺递质多态性等神经递质及内分泌系统具有复杂的交互作用。未来应立足于综合研究和系统分析的视角探讨社会等级加工与神经生物学基础的作用机制并致力于服务人类生活。
- 杨帅黄希庭王彤
- 关键词:社会等级N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