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0607010311)
- 作品数:5 被引量:137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景辉李立军孙建刘苗张星杰更多>>
- 相关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呼和浩特市园艺科技试验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施肥措施对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1年
-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肥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在玉米生育期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平均数量表现为MNP(有机肥+N+P)>M(有机肥)>NP(N+P)>CK(对照),与CK相比,MNP、M和NP处理细菌数量分别提高了302.82%、183.96%和136.23%,而放线菌数量则分别提高了93.97%%、62.64%和54.28%。土壤真菌平均数量表现为MNP>NP>CK>M,其中MNP和NP分别比CK提高了33.74%和29.08,而M则比CK降低了8.39%。土壤好气性固氮细菌平均数量表现为MNP>NP>M>CK,MNP、M和NP分别比CK提高了55.46%、24.63%和40.87%。(2)在玉米收获期土壤有机质和各营养指标含量均比播种期降低,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在播种期和收获期均表现为M>MNP>CK>NP,而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在播种期表现为MNP>NP>M>CK,在收获期表现则不尽一致。(3)土壤细菌、放线菌和固氮菌数量均与土壤全氮、全磷和碱解氮含量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土壤真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及各养分含量之间相关性较差。
- 刘苗孙建李立军刘景辉张星杰
- 关键词:施肥措施饲用玉米微生物数量
- 农牧交错带不同施肥措施土壤剖面生物量动态变化被引量:2
- 2010年
-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农牧交错带不同施肥对土壤剖面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有机肥及有机无机肥配施(MNP)土壤剖面的各层次微生物量碳、氮及总有机碳、全氮含量均高于有机肥(M)、无机肥配施(NP)和不施肥(CK)处理。(2)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剖面的变化趋势4个处理的基本一致,随土壤剖面的深度增加而下降。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为10-20cm>0-10cm>20-40cm。(3)微生物商作为长期培肥过程中土壤质量演变的评价指标有待商榷。(4)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与土壤有机碳、氮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特别是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之间关系显著(p<0.05),表明土壤微生物量可以用来指示土壤肥力的水平。研究结果能够很好的反映农牧交错带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肥力的变化情况。
- 刘苗孙建刘景辉李立军
-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施肥土壤剖面
- 不同施肥处理对粮饲兼用玉米品质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0年
- 研究内蒙古农牧交错带不同施肥处理对粮饲兼用玉米品质及产量的影响,对该区域生态农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试验于2006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园艺中心试验地进行,设6种不同施肥处理方式,种植作物为玉米(承3359),观测了全生育期不同处理下玉米的粗脂肪、粗蛋白和粗纤维,并进行鲜、干质量及产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处理能够提高玉米的粗脂肪含量,完熟时叶、茎、穗分别较不施肥处理提高了19.0%,15.6%,17.4%。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处理能够提高玉米的粗蛋白含量,完熟时叶、茎、穗分别较不施肥处理提高了16.1%,16.3%,17.8%。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处理降低了玉米的粗纤维含量,完熟时叶、茎、穗分别较不施肥处理降低18.7%,7.4%,18.4%。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能够增加玉米秸秆和果穗的产量,收获后玉米的秸秆和果穗的产量分别较不施肥提高了9.1%,16.2%。因此,牛粪+氮肥+磷肥配施可作为农牧交错带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有力措施,同时为农牧复合地带农业和牧业的相互依存发展提供了依据。
- 刘苗孙建李立军刘景辉
- 关键词:施肥饲用作物
-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08
- 2010年
- 研究内蒙古农牧交错带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对该区域生态农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试验于2006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园艺中心试验地进行,设6种不同施肥处理方式,种植作物为玉米(承3359)、高丹草、苜蓿(阿尔刚金),观测了全生育期不同作物各处理的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能够改善土壤容重、储水量和紧实度,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玉米区土壤容重下降幅度最大为11.76%,而苜蓿下降幅度最小为6.7%;在施肥处理为牛粪+氮肥+磷肥时,三种作物区在各个时期的储水量都较其他处理高;土壤紧实度随生育期的推进呈下降趋势,收获前后牛粪+氮肥+磷肥配施玉米、高丹草和苜蓿区分别下降32.14%,30.0%,28.8%。牛粪+氮肥+磷肥配施能够增加土壤养分,收获后与对照比较,玉米区土壤有机质提高了19.0%,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分别提高17.8%,6.8%,13.2%,高丹草区和苜蓿区土壤养分也出现同样的结果。
- 孙建刘苗李立军刘景辉
- 关键词:施肥理化性质
- 栽培措施对粮饲兼用玉米品种鲜草产量的影响
- 2007年
- 采用3因素最优饱和设计,研究了氮肥、磷肥与种植密度3因素对不同收获时期粮饲兼用玉米鲜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与密度对饲用玉米鲜草产量的影响因收获期而异,但均以N的作用居于首位。灌浆至乳熟期收获,整株鲜草产量(秸秆+果穗)较高;收获期推迟,必须相应增大施肥量、减小密度,才能获得较高的鲜草产量。以密度、施氮量、施磷量3项栽培措施为决策变量,以鲜草产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呼和浩特地区饲用玉米主要农艺栽培措施与产量关系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通过产量频数寻优,定量化地提出了粮饲兼用玉米实现高产的栽培措施优化组合方案,可为呼和浩特地区饲用玉米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 李立军刘景辉焦立新刘瑞芳纪春香敖立琴
- 关键词:粮饲兼用玉米栽培措施鲜草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