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1328)

作品数:29 被引量:272H指数:10
相关作者:崔希民高宁袁德宝高彩云李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河南城建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6篇矿业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篇点云
  • 5篇GM(1,1...
  • 4篇开采沉陷
  • 4篇机载LIDA...
  • 4篇GM(1,1...
  • 4篇沉陷
  • 3篇地表
  • 3篇建筑
  • 3篇建筑物
  • 3篇LIDAR点...
  • 2篇组合预测
  • 2篇围岩
  • 2篇围岩变形
  • 2篇围岩变形预测
  • 2篇滤波
  • 2篇半参数
  • 2篇并联
  • 2篇沉降
  • 2篇沉降变形
  • 2篇城市

机构

  • 23篇中国矿业大学...
  • 12篇河南城建学院
  • 3篇防灾科技学院
  • 3篇华北水利水电...
  • 2篇国家测绘地理...
  • 2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大同煤矿集团...
  • 1篇西山煤电(集...
  • 1篇国核电力规划...

作者

  • 22篇崔希民
  • 14篇高宁
  • 9篇袁德宝
  • 9篇高彩云
  • 6篇李峰
  • 4篇王果
  • 3篇洪雪倩
  • 3篇胡青峰
  • 2篇张玲
  • 2篇赵毅
  • 2篇刘小阳
  • 2篇李聪
  • 2篇邓绪彪
  • 2篇李建刚
  • 1篇冯月新
  • 1篇王强
  • 1篇吴亚军
  • 1篇范冬丽
  • 1篇翟燕
  • 1篇贾西茜

传媒

  • 9篇大地测量与地...
  • 3篇金属矿山
  • 3篇测绘科学
  • 2篇科技导报
  • 2篇煤矿安全
  • 2篇采矿与安全工...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测绘通报
  • 1篇工程勘察
  • 1篇影像技术
  • 1篇测绘工程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9篇2014
  • 7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官地矿综放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根据29401工作面的地质采矿条件,设计了其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结合该工作面的地质采矿条件,通过分析走向和倾向观测线的地表动态移动变形曲线,获得了该地质采矿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角量参数、超前影响规律以及概率积分预测参数。通过分析动态下沉和水平移动曲线的特点,得出山体滑移对该矿区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水平移动规律影响较大。
康新亮胡青峰袁天奇周建业翟燕
关键词:开采沉陷
多工作面开采地表沉陷动态预测系统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将工作面沿走向划分为若干个开采单元,地表动态移动变形值等于这若干个开采单元单独动态移动变形值的叠加;以Knothe时间函数和概率积分法为基础,建立了多工作面开采地表移动变形预计模型;研究了动态预计模型中单元格的划分方法以及不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设计了多工作面开采地表移动动态预计的算法步骤;通过对比分析预测结果和实测数据,以及展示某矿多工作面开采地表沉陷的预测效果,证实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冯月新胡青峰邓绪彪李垒成
关键词:开采沉陷时间函数
变形监测数据组合预测的串联与并联模式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为提高变形监测数据预测的精度与可靠性,提出了变形组合预测的串联与并联两种模式:即从变形时间序列分解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串联式组合模型;在线性定权和非线性定权约束条件下,建立了并联式组合预测模型。将两种模式的组合模型应用于某高层建筑的沉降变形预测,并对其预测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组合预测精度优于单一预测模型,且提高了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高宁高彩云
关键词:串联模式组合预测
基于温度的热红外波段选择的简单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从黑体辐射特性出发,根据目标地物、背景大气、传感器的参数等方面研究热红外波段在特定大气模式下的波谱噪声分析,依据目标地物在大气中的自身发射[1]和背景大气发射对比度的相关性及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模型,得出信噪比高的波谱区间。
袁德宝崔希民邱亚辉王果贾西茜范冬丽郎博
关键词:黑体辐射热红外波段噪声
变形数据多维粗差的灰包络线探测方法被引量:1
2012年
针对小样本、未知概率分布的变形数据粗差探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包络线的多维粗差探测方法,并根据灰色系统的不确定度理论,构造了粗差探测的灰包络线。将包络线探测法应用于某水电站的地下建筑物变形数据的粗差探测,验证了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粗差探测方法。
高宁崔希民高彩云
关键词:灰色系统
补偿最小二乘估计精化AR(p)的变形建模与预测被引量:1
2013年
以AR(p)模型为例,考虑模型误差对变形预测的影响,将模型误差看做非参数信号,采用半参数补偿最小二乘方法来处理,即利用半参数中的非参数分量表达模型误差;为更好地控制残差部分VTPV和光滑部分STRS之间的平衡,提出一种求解平滑参数α的Xu函数;最后,通过实例将精化后的AR(p)模型与灰色模型、灰神经网络模型、常规AR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补偿最小二乘方法能有效地处理变形建模中存在的模型误差,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高宁崔希民王果张玲卢立托
关键词:AR(P)模型
机载LiDAR点云城市建筑物面片的提取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为了从海量的LiDAR点云中分离出建筑物点类,先利用渐进式不规则三角网加密法过滤出地面点类,然后根据建筑物顶面的主成分和法向量分类出建筑物顶面点;在区域增长法分割出初始建筑物面片后,通过面片的形状属性删除围墙面域,并以数学形态学的闭算子填充小的孔洞;最后以建筑物面积阈值剔除小的植被区域。以3个典型的复杂城市区域为例测试算法的提取效果,结果显示建筑物的探测率和探测质量优于92%。
李峰崔希民袁德宝王冠杰李萌
关键词:机载LIDAR点云建筑物面片
顾及模型误差补偿的GM(1,1)变形预测建模被引量:5
2012年
分析GM(1,1)建模过程中模型误差的主要来源,建立顾及模型误差补偿的GM(1,1)模型,并通过实例将模型误差补偿后的GM(1,1)模型与传统GM(1,1)、PGM(1,1)和时变GM(1,1)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型误差补偿后的GM(1,1)模型预测精度最高。
高宁崔希民高彩云
关键词:GM(1,1)模型
顾及不同约束准则的变形并联组合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根据权重求取的不同约束准则,对变形并联组合预测模型的构建进行研究。分别构建了非最优、最优权、灰色综合关联度定权、熵权、神经网络非线性5类变形并联组合预测模型,讨论了5类约束准则下的权重求取特点,并比较了预测的效果。分析表明,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组合预测具有良好的特性和较高的预测精度。
高彩云崔希民高宁
关键词:权值组合预测
改进坡度的LiDAR点云形态学滤波算法被引量:21
2012年
针对经典形态学滤波算法中存在过多预置参数的现状,通过自动计算全区域地形的平均近似坡度,估计窗口迭代过程中用到的高差阈值。在得到初始格网的类别后,再利用格网坡度和高差阈值进一步区分格网内点的类别,最终达到移除非地面点类的目的。该算法只需输入最大建筑物尺寸、激光点云的误差,就可以有效地过滤绝大多数的非地面点类,同时减少了Ⅰ类误差和总误差的大小。
李峰崔希民袁德宝王果张玲
关键词:LIDAR形态学坡度滤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