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505031)

作品数:3 被引量:93H指数:3
相关作者:彭永臻王亚宜王淑莹令云芳祝贵兵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硝化
  • 3篇反硝化
  • 2篇聚磷
  • 2篇聚磷菌
  • 2篇反硝化除磷
  • 2篇反硝化聚磷
  • 2篇反硝化聚磷菌
  • 2篇除磷
  • 1篇代谢模型
  • 1篇动力学模型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源
  • 1篇生物除磷
  • 1篇生物化学
  • 1篇碳源
  • 1篇脱氮
  • 1篇温度
  • 1篇污泥
  • 1篇吸磷
  • 1篇力学模型

机构

  • 3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3篇王亚宜
  • 3篇彭永臻
  • 2篇王淑莹
  • 1篇祝贵兵
  • 1篇令云芳
  • 1篇殷芳芳
  • 1篇张宇坤
  • 1篇李军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污水有机碳源特征及温度对反硝化聚磷的影响被引量:47
2006年
为考察A2N连续流系统的主导生化反应过程及聚磷污泥的诸多特性,从而为反硝化除磷脱氮新工艺的应用推广提供可供参考的运行控制参数,首次采用A2N系统中的反硝化聚磷污泥(DPB污泥),以生活污水、乙酸以及细胞内碳源作为有机底物,利用批量静态试验展开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污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越高,厌氧段初始的放磷速率越快,放磷越充分,后续反硝化脱氮和缺氧吸磷效果也将明显提高;而内源反硝化脱氮速率决定于细胞内PHB贮存量,当反硝化聚磷微生物细胞体内的PHB被耗尽,微生物处于极度饥饿状态,内源反硝化速率很低,同时也不发生吸磷反应.试验同时考察分析了2种温度条件———正常温度(25~26℃)和低温(8~10℃)下DPB的反硝化吸磷情况,发现反应系统在低温条件下将减小厌氧放磷和缺氧吸磷的生化反应速率,但并不对反硝化聚磷菌产生完全抑制作用,即低温对系统整体吸磷效果的负面影响不大.
王亚宜王淑莹彭永臻祝贵兵令云芳
关键词:反硝化聚磷碳源温度
双污泥SBR工艺反硝化除磷脱氮特性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6
2008年
以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双污泥A2NSBR工艺反硝化除磷脱氮特性,重点考察了进水C/P和C/N及HRT的影响作用;同时基于DO、ORP和pH的典型变化规律,验证它们作为反硝化除磷过程控制参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P的去除率随着进水C/P的升高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当进水C/P≥19.39左右时,系统可维持优良的除磷效果;而当进水C/P降至15.36以下时,系统除磷效果呈恶化趋势.另一方面,A2NSBR在低C/N条件下仍可获得相对良好的除磷率,但易导致反硝化脱氮率的下降.C/N的升高增加了聚磷菌厌氧阶段合成PHB的量,继而提高最终的脱氮和除磷效果;但C/N过高将使厌氧段未反应完全的过剩碳源滞留到缺氧段,优先支持反硝化异养菌(ordinary heterotrophic organisms,OHOs)的反硝化反应而减少了缺氧阶段DNPAOs可利用的电子受体数,致使缺氧除磷效果恶化.此外,A2NSBR拥有2套完全独立的SBR,较利于建立以DO、ORP和pH为参数的过程控制体系.
王亚宜彭永臻殷芳芳李军张宇坤
关键词:反硝化除磷COD/N
反硝化除磷的生物化学代谢模型被引量:13
2006年
基于Delft科技大学和活性污泥法动力学模型(ASM2D)推出的反硝化除磷生物化学代谢模型,从生物除磷的计量学和动力学两方面介绍了反硝化除磷过程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机理。反硝化除磷与传统好氧除磷的生化反应机理非常相似,两种除磷模式的许多化学计量学和动力学方程可以通用;好氧除磷动力学所涉及的一部分参数同时也适用于反硝化除磷动力学;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氧化单位NADH2所吸收的磷酸盐量(P/NADH2)不同。引起两者P/NADH2值不同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以氧气作为电子受体和以硝态氮作为电子受体,消耗单位NADH2所产生的ATP量不同。在An/ASBR反硝化除磷系统中,测得该值为1.0 molATP/molNADH2,此值较An/OS-BR型好氧吸磷系统降低了40%左右。
王亚宜王淑莹彭永臻
关键词:生物除磷反硝化吸磷代谢模型动力学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