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346)

作品数:13 被引量:49H指数:5
相关作者:鲁开化郭树忠宋保强张阳李荟元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解放军第458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血管
  • 8篇增生
  • 8篇增生性瘢痕
  • 8篇瘢痕
  • 7篇基因
  • 4篇细胞
  • 4篇内皮
  • 3篇血管抑制
  • 3篇兔耳
  • 3篇兔耳增生性瘢...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生成
  • 2篇血管形成
  • 2篇乙醇
  • 2篇抑制剂
  • 2篇真核
  • 2篇真核表达
  • 2篇制剂
  • 2篇体外
  • 2篇胚胎

机构

  • 12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解放军第45...
  • 2篇北京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2篇鲁开化
  • 10篇郭树忠
  • 8篇宋保强
  • 8篇张阳
  • 4篇马福成
  • 4篇李荟元
  • 3篇夏炜
  • 3篇彭湃
  • 3篇韩岩
  • 3篇雷永红
  • 3篇宋革
  • 3篇张伟
  • 2篇柳鹏
  • 2篇张琳西
  • 2篇许雅君
  • 2篇李勇
  • 2篇张召锋
  • 2篇夏文森
  • 2篇韩静
  • 2篇李丽

传媒

  • 4篇中国美容整形...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中国实用美容...

年份

  • 4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5
  • 3篇200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ETH1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的表达及对报告基因激活作用的检测
2007年
目的通过观察血管生成抑制因子METH1的cDNA片段在酵母双杂交中的表达及检测其对报告基因有无激活作用,为进一步明确METH1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酵母双杂交Gal4系统3,经PCR扩增子METH1的cDNA片段,分别克隆入pUC19质粒,经测序正确后,再分别亚克隆入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pGBKT7中。将重组质粒导入酵母菌AH109,检测其表达产物在酵母细胞中对报告基因的激活作用。结果成功获得METH1的cDNA片段,该片段所表达的蛋白对酵母菌AH109无毒性,且对报告基因无激活作用。结论血管生成抑制因子METH1蛋白活性区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的表达产物,可作为诱饵蛋白进行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研究。
彭湃张伟鲁开化张阳宋保强
关键词:酵母双杂交报告基因
pCDNA3.0载体介导METH1基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的抑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研究METH1基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METH1,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中。体外扩增HUVEC,采用MTT法检测HepG2/METH1及HepG2培养的上清对HUVEC增殖的影响。结果成功的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METH1,并在HepG2中稳定表达。MTT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epG2/METH1组对HUVEC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P<0.01);而HepG2组对HUVEC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pCDNA3.0-METH1对HUVEC体外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METH1对瘢痕内血管的抑制治疗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阳鲁开化宋革裴兆辉郭树忠雷永红夏文森张琳西
关键词:血管形成HUVEC
血管抑制基因对瘢痕组织中VE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血管抑制剂Ad-METH1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及其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0只健康的日本大耳白兔,将兔耳制作成增生性瘢痕模型后,随机将兔的左右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兔耳。实验组行多点注射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asy-meth1),对照组注射空载腺病毒,30d后行成纤维细胞核仁区嗜银颗粒染色(AgNOR)、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分析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AgNOR颗粒计数:实验组为1.86±0.34,对照组为2.53±0.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羟脯氨酸含量:实验组为(4.335±0.156)mg/g,对照组为(5.259±0.169)mg/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表达的Western Blotting分析:实验组为0.56±0.15,对照组为0.84±0.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METH1对兔耳瘢痕组织增生及VEGF的表达有抑制作用,而对早期增生性瘢痕组织中VEGF表达的抑制是其抑制瘢痕增生的可能机制之一。
宋保强张阳张伟鲁开化郭树忠马福成
关键词:血管抑制增生性瘢痕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维生素B12对体外乙醇诱发小鼠胚胎畸变的影响
目的探讨维生素B(VB)对乙醇发育毒性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植入后全胚胎培养技术(WEC),将GD85的ICR小鼠胚胎用4.0g/L乙醇处理,同时用不同浓度VB(10、10和10mol/ L)干预。在大鼠即刻离心血清中旋转...
李丽张召锋韩静许雅君柳鹏李勇
关键词:维生素B12乙醇全胚胎培养小鼠
文献传递
METH1基因截短体的构建及其对HUVEC细胞增殖的影响
2007年
目的筛选血管生成抑制因子METH1功能编码区基因片段,为进一步研究METH1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设计METH1三种基因截短体,分别构建相应的重组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然后将其稳定转染入HUVEC细胞,用RT-PCR、Western-Blot方法检测其在细胞中的表达,最后,通过MTT及FCM法验证其对HUVEC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获得了能稳定表达的三种截短体,其中METH1-T2同METH1一样具有明显抑制HUVEC细胞增殖的作用,而METH1-T1、METH1-T3抑制细胞增殖的效果不明显。结论所获METH1-T2为功能活性区片段,可以替代METH1全长进行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分子机制研究。
彭湃张伟鲁开化韩岩夏炜易成刚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
重组血管抑制剂Ad-METH1对培养内皮细胞生物学的影响
2007年
目的研究重组血管抑制剂Ad-METH1对内皮细胞生物学的影响。方法将Ad- METH1作用于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过MTT比色实验、细胞周期分析等方法,研究Ad-METH1对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血管抑制剂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可能机制。结果Ad-METH1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活性,产生了明确的抑制作用。结论Ad-METH1对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是血管抑制剂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可能机制之一。
宋保强鲁开化郭树忠张琳西王云雅张阳彭湃
关键词:内皮细胞细胞周期细胞活性血管抑制剂
兔耳增生性瘢痕与血管内皮抑制素的抑制被引量:16
2005年
目的:从外观形态、微血管计数、微循环血流灌注、组织形态学方面观察血管内皮抑制素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8/11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实验室完成。日本大耳白兔10只,随机将每只兔子的一只耳归入实验组,另一只归入对照组,每组10只兔耳。两组均进行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的复制。兔耳创面上皮化后10d,实验组瘢痕组织局部多点注射血管内皮抑制素,对照组瘢痕组织局部多点注射生理盐水,两组注射剂量及频率为0.2mL/次,1次/隔日,连续6次。30d后观察两组瘢痕组织外观形态、微血管计数、微循环血流灌注以及病理组织形态学的差异。结果:20只兔耳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外观形态变化:实验组瘢痕明显萎缩,略高出兔耳皮肤表面,颜色接近兔耳正常肤色,触之质软;对照组瘢痕呈增生期表现,明显高出兔耳皮肤表面,淡红色,质地坚硬。②微血管计数结果:实验组瘢痕组织表面微血管数量明显减少,散在分布;对照组瘢痕组织表面微血管数量丰富,相互交织成网状;40倍显微镜下微血管计数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7.63±3.34),(51.23±5.54)个,P<0.01]。③微循环血流灌注变化: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1.16±3.12),(64.27±4.28)个,P<0.01]。④病理组织形态学差异:实验组瘢痕组织真皮层变薄,血管及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胶原纤维较细致,排列有序,呈成熟期表现;对照组瘢痕组织可见大量成纤维细胞,血管分布丰富,其间可见较多的炎细胞浸润,胶原纤维粗大,排列紊乱,呈增生期表现。结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兔耳瘢痕增生及瘢痕组织的血管生成、微循环血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血管的发生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在增生性瘢痕形成早期有针对性的进行血管靶向治疗可有效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形成。
宋保强鲁开化郭树忠李荟元郝林源夏炜马福成张翠翠
关键词:增生抑制素毛细血管
人血管生成抑制分子的分子克隆与真核表达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克隆人血管生成抑制分子 (METH1)全长cDNA ,建立稳定表达人METH1分子的哺乳动物细胞系。方法 RT PCR获取人METH1cDNA ,序列测定后克隆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0中 ,用脂质体转染入HepG2细胞 ,G4 18筛选出稳定表达细胞系 ,用RT PCR与Westernblot分别检测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RT PCR扩增得到预期大小的目的条带 ,序列分析表明成熟肽编码区与发表序列 [GI∶5 72 5 5 0 5 ]完全一致 ;克隆人pCDNA3 0中得到METH1真核表达载体 ,G4 18筛选 3周后得到稳定表达细胞系 ,RT PCR与Westernblot显示METH1在HepG2细胞中有高水平表达。结论 人METH1全长cDNA成功克隆 ,并在哺乳动物细胞系HepG2中获得稳定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METH1分子对增生性瘢痕血管形成的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张阳鲁开化郭树忠宋革杨国嵘王臻雷永红
关键词:分子克隆真核表达RT-PCR整形外科
重组血管生成抑制剂Ad-METH-1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抑制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将已经成功构建、携带有METH-1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pAdEasy-meth1,转染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研究血管靶向基因治疗对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方法复制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于创面上皮化后10天,兔耳瘢痕局部注射携带有目的基因METH-1的重组腺病毒颗粒,30天后,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察兔耳瘢痕微循环的变化,标本取材,行HE染色、CD34染色、核仁区嗜银颗粒染色,研究分析血管靶向基因治疗对兔耳瘢痕组织血管生成、微循环血流灌注及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血管靶向治疗30天后,兔耳瘢痕微血管生成、微循环血流灌注及成纤维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结论在瘢痕形成早期,应用Ad-METH-1进行血管靶向治疗,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宋保强鲁开化郭树忠李荟元张阳胡佩臻夏炜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血管生成基因治疗
重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1对增生性瘢痕组织血管及其相关因子的影响
2008年
目的研究基因转染血管生成抑制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血管及其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基因重组血管抑制剂Ad—METH-1作用于兔耳增生性瘢痕,用微循环显微镜检、组织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研究Ad—METH-1对兔耳瘢痕组织增生、血管生成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表达的影响,探讨基因转染血管生成抑制对增生性瘢痕的影响。结果Ad—METH-1注射后30d,实验组瘢痕组织微血管计数为12.38±2.56,VEGF阳性细胞百分比为17.64%,bFGF阳性细胞为18.24%;对照组微血管计数为48.12±6、46,VEGF阳性细胞百分比为31.34%,bFGF阳性细胞为28.26%。结果显示,实验组瘢痕组织微血管计数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瘢痕组织VEGF及bFGF的阳性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METH.1对兔耳瘢痕组织增生、血管生成及VEGF、bFGF表达产生了明确的抑制作用,早期行血管抑制治疗可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基因转染血管抑制治疗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增生性瘢痕防治方法。
宋保强鲁开化郭树忠韩岩张阳胡佩珍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